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以及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195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以及含氟废水处理系统,电解装置包括连接有驱动机构的滚筒,所述滚筒内中部设有进水进气管,位于滚筒外部的进水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水进气口,位于滚筒内部的进水进气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出气孔,在滚筒外壁上设有多个排水孔,滚筒外壁与进水进气管之间设有填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以及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废水处理相关
,具体是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以及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常见的有药剂法和过滤法

药剂法是以加钙盐

铁盐或铝盐为主,使之形成氟化物沉淀除去,但最低仅可处理至含氟量为
7.0mg/L。
过滤法虽然能将含氟量处理至较低,但所用的膜(返渗透)易堵塞,离子交换树脂需要进行再生处理,其浓缩液处理起来难度更大

因此,现有的处理方法以药剂法为主

[0003]现在有一种废水的微电解处理工艺

所谓微电解,就是利用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组成原电池,对水进行电解,以此破坏水中大分子化合物,以利后续生化处理

目前最常用的填料材料是铁和碳,装置为固定床

[0004]由于氟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元素,在水中能与其它物质化合,当用药剂处理时,药剂用量一般过量较多,这无疑增加了成本

同时,废水中的成分非常复杂,一般含有有机成分

这些有机组分会对氟离子起屏蔽作用,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处理难度

目前所用药剂一般为铝盐

铁盐或钙盐

由于存在盐效应,使形成的氟化物溶解,加大药剂用量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污染

产生的污泥也随之增加

[0005]现有微电解装置为固定床,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运行,由于水中含有固体颗粒和反应产物,存在的问题是材料易板结

装置易堵塞

还时常出现废水的“短路”、“偏流”等现象,处理效果会逐步衰退,使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以及含氟废水处理系统,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减少环境污染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包括连接有驱动机构的滚筒,所述滚筒内中部设有进水进气管,位于滚筒外部的进水进气管一端设有进水进气口,位于滚筒内部的进水进气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出气孔,在滚筒外壁上设有多个排水孔,滚筒外壁与进水进气管之间设有填料

[0009]进一步,所述出水出气孔沿所述进水进气管轴向依次间隔布置

[0010]进一步,所述排水孔沿滚筒外壁轴向以及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0011]进一步,所述滚筒由一对滚圈以及位于两滚圈之间的滚筒外壁构成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滚轮,两滚圈分别安放在对应的滚轮上,各滚轮上的轴分别安装在轴承座上,至少一侧滚轮上的轴与带电动机的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聚丙烯酰胺化药机

原水池

一级分离罐

盐酸储罐

中间水箱

二级分离罐以及上述的活动床微电解装置;
[0014]所述原水池

一级分离罐

中间水箱

活动床微电解装置以及二级分离罐之间依次连接, 聚丙烯酰胺化药机连接一级分离罐

二级分离罐的进端,盐酸储罐连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出端与活动床微电解装置的进水进气口连接,活动床微电解装置的出端与二级分离罐进端连接

[0015]进一步,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端与活动床微电解装置的进水进气口连接

[0016]进一步,还包括压滤机,所述一级分离罐的下部出端以及二级分离罐的下部出端与所述压滤机进端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一级分离罐出端设置于上部,所述二级分离罐出端设置于上部且连接有外排水管

[0018]进一步,所述活动床微电解装置的填料为铝系合金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
本技术采用了活动床式微电解装置,结构合理,在滚筒转动

填料活动等的作用下,有效地解决了填料材料的板结

堵塞以及废水的偏流

短路等问题

[0021]2、
本技术的处理系统,其技术可用于电厂脱硫废水

循环水及其它化工含氟废水的处理,通过大量试验,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氟含量由
100mg/L
左右,可处理至
1.5mg/L
以下(去除
90%
以上),达到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为本技术微电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2为本技术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所示标号:
[0025]1、
聚丙烯酰胺化药机;
2、
原水池;
3、
一级分离罐;
4、
盐酸储罐;
5、
中间水箱;
6、
空气压缩;
7、
活动床微电解装置;
8、
二级分离罐;
9、
压滤机;
[0026]71、
轴承座;
72、
滚轮;
73、
滚圈;
74、
排水孔;
75、
填料;
76、
进水进气管;
77、
进水进气口;
78、
减速机;
79、
滚筒外壁;
761、
出水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8]实施例1[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

本活动床微电解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

[0030]本实施例的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包括由一对滚圈
73、
两滚圈
73
之间的滚筒外壁
79
构成的滚筒

滚筒中部有进水进气管
76
,该所述的进水进气管
76
设置在滚筒内部中间,其一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驱动机构的滚筒,所述滚筒内中部设有进水进气管(
76
),位于滚筒外部的进水进气管(
76
)一端设有进水进气口(
77
),位于滚筒内部的进水进气管(
76
)上设有多个出水出气孔(
761
),在滚筒外壁(
79
)上设有多个排水孔(
74
),滚筒外壁(
79
)与进水进气管(
76
)之间设有填料(
7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出气孔(
761
)沿所述进水进气管(
76
)轴向依次间隔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74
)沿滚筒外壁(
79
)轴向以及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由一对滚圈(
73
)以及位于两滚圈(
73
)之间的滚筒外壁(
79
)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床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滚轮(
72
),两滚圈(
73
)分别安放在对应的滚轮(
72
)上,各滚轮(
72
)上的轴分别安装在轴承座(
71
)上,至少一侧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恩硕边学哲宋传军王焕忠杨贵波刘增甫范常辉罗观平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中科绿水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