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78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包括进气管、壳体、气流止回机构。所述进气管从所述壳体的下部一侧进入壳体内,与所述气流止回机构底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曝气盘,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气流止回机构通过棒材固定连接。使用该曝气器时,气流从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气流止回机构,再进入到所述壳体内部,最终从所述曝气盘进入水体形成气泡。气体通过所述气流止回机构时只能单向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因此,当进气管停止通气时,所述壳体内部留充满气体。所述壳体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使外界的水体难以进入所述壳体内部,减少水体内的杂质堵塞所述曝气盘表面的曝气孔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岭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由此产生的污水、废水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环保标准。曝气是污水处理的常见工序。曝气过程中空气与污水充分接触,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同时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分解。
[0003]曝气器是曝气充氧的必要设备。现有的水下曝气器大多数曝气盘的排气方向朝向水面,供气管道充气时,气泡从曝气盘冒出并飘向水面,当供气管道停止充气时,则常出现污水倒灌进曝气器内部,污水内的杂质极易堵塞曝气盘的曝气孔,影响出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污水倒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包括进气管、壳体、气流止回机构,进气管与气流止回机构底部的进气口连接,壳体的内壁与气流止回机构通过棒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底端安装曝气盘,曝气盘底面向下开有曝气孔;壳体内部安装气流止回机构,气流止回机构包括腔体、塞头、复位弹簧,腔体的底端设有进气口,腔体顶端的出气口与壳体内部相通;塞头头部与进气口互相嵌合,塞头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将空腔分为头腔和尾腔的挡片,头腔的侧面设有连通进气口的第一透气孔,挡片上设有连通头腔和尾腔的第二透气孔,尾腔与出气口相通;尾腔中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挡片接触,另一端与腔体的内顶接触。
[0006]进一步的,壳体上部的直径比下部的直径小。
[0007]进一步的,曝气盘的内部设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通过支架连接成一体。
[0008]进一步的,棒材成列且周向排布在腔体外壁。
[0009]进一步的,进气口与腔体内壁设有圆弧过渡,进气口的直径小于塞头头部的直径。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气体通过气流止回机构进入壳体内部后,气体只能从曝气孔排出。停止供气时,塞头堵住进气口,腔体内留存有气体且曝气孔的排气方向朝下,在壳体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外界水体对壳体的渗透有限,减少杂质对曝气孔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气流止回剖面示意图;
[0015]其中:1、进气管;2、壳体;3、气流止回机构;21、曝气盘;211、加强筋;212、支架;213、曝气孔;31、腔体;32、塞头;33、复位弹簧;34、棒材;311、进气口;312、出气口;321、第一透气孔;322、挡片;323、第二透气孔;324、塞头尾端;325、头腔;326、尾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3所示,进气管1从壳体2下部的侧面进入壳体2,与气流止回机构3底部的进气口连接。壳体2的内壁与气流止回机构3通过棒材34固定连接,棒材34成列且周向排布在腔体31外壁。壳体2底部安装曝气盘21,曝气盘21的表面布满曝气孔213。气体通过进气管1到达气流止回机构3,单向通过气流止回机构3后进入壳体2。壳体2上部的直径比下部的直径小,因此气体从壳体2的上部迅速转移至下部,从壳体2底部的曝气孔21排出,最终进入水体形成气泡。曝气盘21内设有多个加强筋211,支架212将各加强筋211连接成一体,加强筋211与支架212利于提升曝气盘21的强度。
[0019]气流止回机构3包括腔体31、塞头32、复位弹簧33。腔体31的底端设有进气口311,顶端出气口312与壳体2连通。腔体31内部设有塞头32,塞头32的头部与进气口311互相嵌合,进气口311与腔体31内壁设有圆弧过渡,进气口311的直径小于塞头32头部的直径可以堵塞所述进气口311。塞头32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将内腔分为头腔325和尾腔326的挡片322,头腔325的侧面设有连通进气口311第一透气孔321,挡片322上设有连通头腔325和尾腔326的第二透气孔323,尾腔326与出气口312相通,尾腔326中还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的一端与挡片322接触,另一端与腔体31的内顶接触。供气时,气压挤推塞头32压缩弹簧,气流进入腔体31内部并依次通过第一透气孔321、头腔325、第二透气孔323、尾腔326、出气口312,进入壳体2内部。不供气时,塞头32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紧紧堵住腔体31的进气口311,防止壳体2内的气体逃逸。
[002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供气管道充气时,气体通过进气管1到达腔体31底部的进气口311。在气压的作用下,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塞头32压缩复位弹簧33,进气口311打开。气体进入腔体31并从第一透气孔321进入头腔325,再通过第二透气孔323,进入尾腔326,通过腔体31的出气口312进入壳体2内部。气体进入壳体2后,气体从壳体2上部往下部转移,通过壳体2底部的曝气盘21上的曝气孔213进入水体,形成气泡与水体充分接触。供气管道停止供气时,作用于塞头32的气压消失,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塞头32堵塞腔体31的进气口,曝气孔213的出气方向对着水底,壳体2内留存气体,在气压作用下,外界的水体难以倒灌进壳体2内部,减少水体中的杂质对曝气孔213。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的曝气器,包括进气管(1)、壳体(2)、气流止回机构(3),进气管(1)与气流止回机构(3)底部的进气口(311)连接,壳体(2)的内壁与气流止回机构(3)通过棒材(3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底端安装曝气盘(21),曝气盘(21)底面向下开有曝气孔(213);壳体(2)内部安装气流止回机构(3),气流止回机构(3)包括腔体(31)、塞头(32)、复位弹簧(33),腔体(31)的底端设有进气口(311),腔体(31)顶端的出气口(312)与壳体(2)内部相通;塞头(32)头部与进气口(311)互相嵌合,塞头(32)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将空腔分为头腔(325)和尾腔(326)的挡片(322),头腔(325)的侧面设有连通进气口(311)的第一透气孔(321),挡片(32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文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市南泉高岭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