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矫治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51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一种牙科矫治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科矫治器械包括壳状本体(11),壳状本体(11)设置有若干容纳上颌牙齿的腔体,壳状本体(11)还设有使牙弓形态重塑的上腭弓(12),上腭弓(12)的两端分别部分连接于壳状本体(11)左右两侧后牙区舌侧的龈缘处或邻近龈缘处;壳状本体(11)与牙齿作用时,上腭弓(12)通过形变诱发上颌腭中缝骨沉积颊舌侧向扩增,后牙区牙齿在与壳状本体(11)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在与壳状本体(11)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在与壳状本体(11)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牙科矫治器械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9年12月31日递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1922484327.1和201911422575.1的优先权。它们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援引全部并入本文。


[0003]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牙科矫治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4]在正畸医生的接诊患者中,牙齿拥挤是常见的临床表现,虽然目前常用的矫治设计为拔牙,邻面去釉,推磨牙向远中或者唇倾牙齿等方法提供间隙。但还有一部分患者,拥挤主要表现为牙弓宽度不足,在牙弓宽度打开后,拥挤就会得到改善。扩弓治疗是牙弓宽度不调的常见矫治方法,常见的扩弓方法有固定扩弓器扩弓,四眼簧扩弓,骑士弓扩弓,种植钉辅助扩弓,外科手术辅助扩弓等。隐形矫治器也有一定的扩弓能力,以往有研究显示将螺旋扩弓簧结合隐形矫治器进行扩弓,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0005]然而,以上矫治方式大都为固定矫治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对患者口腔的损伤较大,还使患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感较差。另外,在进行上述矫治过程操作时,需要在患者使用时将扳手伸进口内装置小孔内进行扩弓操作,这大大增加了患者扩弓的不便,也容易在操作时小扳手掉入口内造成呼吸道阻塞等风险。传统的四眼簧扩弓器等因为其金属部件容易压迫粘膜,常常给患者造成不适感。隐形牙齿矫治器由于其佩戴舒适可摘戴,并且美观,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隐形牙齿矫治器本身也具有部分扩弓的作用,但由于扩弓力较小,扩弓效果差,磨牙要依次前后扩弓,使得扩弓周期延长。因此,如何将传统扩弓功能矫治效果与隐形矫治器结合并能够达到相同或更佳的矫治效果,或者对隐形矫治器进行结构改进以达到扩弓矫治器相同或更佳的矫治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6]因此,有必要开发新型的牙科矫治器械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矫治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科器械套组及牙科矫治系统,所述牙科矫治器械的上颚弓能够通过形变诱发上颌腭中缝骨沉积、颊舌侧向扩增,使得后牙区牙齿能够在与所述牙科矫治器械的壳状本体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矫治器械,包括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设置有若干容纳上颌牙齿的腔体,所述壳状本体还设有使牙弓形态重塑的上腭弓,所述上腭弓的两端分别部分连接于所述壳状本体左右两侧后牙区舌侧的龈缘处或邻近龈缘处;所述壳状本体与牙齿作用时,所述上腭弓通过形变诱发上颌腭中缝骨沉积颊舌侧向扩增,后牙区牙齿在与所述壳状本体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
[000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壳状本体左右两侧后牙区的舌侧间距与对应左右两侧后牙区牙齿舌侧间距不同。
[00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还设有增强所述上腭弓扩张或收缩的加强部。任选的,所述加强部为设于所述上腭弓上且与上腭的弯曲弧度一致或不同的至少一个加强脊。
[00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脊的脊高与抗弯截面系数成正比。
[001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脊沿矢状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为间断截面或连续截面;
[001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脊横断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沿所述上腭弓横断面上下设置、沿所述上腭弓横断面以上设置或沿所述上腭弓横断面以下设置。
[001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脊横断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或半封闭的多边形。
[001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的刚度大于所述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区域的刚度。和/或,所述上腭弓与所述壳状本体的厚度、硬度、材料和层数中的至少一种不同。
[001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的至少一部分为多层结构;任选的,所述多层结构的相邻两层之间设有加强弓丝。
[001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包括腭侧面和舌侧面,所述腭侧面与上腭间的距离为1

2mm。
[001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还设有调节所述上腭弓扩张或收缩的调节部;任选的,所述调节部为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弹性伸缩结构的伸缩方向为颊舌侧方向。
[001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与所述壳状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腭弓还设有颊舌侧方向扩张或收缩的且磁性相反的磁体。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器械套组,包括用于上颌的第一壳状牙科器械和用于下颌的第二壳状牙科器械,所述第一壳状牙科器械为本文第一方面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所述第二壳状牙科器械的壳状本体设置有若干容纳下颌牙齿的腔体。
[0022]第三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矫治系统,包括多组牙科器械套组,所述多组牙科器械套组包括至少一组如本文第二方面所述的牙科器械套组,所述多组牙科器械套组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的几何形状;任选的,所述多组牙科器械套组中的上腭弓在不同的矫治阶段的弯曲弧度不同;任选的,所述牙科器械套组中的上腭弓还设有增强所述上腭弓扩张或收缩的加强部;任选的,所述加强部为设于所述上腭弓上且与上腭的弯曲弧度一致或不同的至少一个加强脊,所述加强脊的脊高与抗弯截面系数成正比。
[002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随着矫治过程中的进行,不同牙科器械套组中的加强脊的脊高逐渐减小。
[0024]第四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方法,包括:
[0025]获取初始牙颌数字模型,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包括上腭部数字模型;
[0026]基于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设计具有特征信息的上腭弓数字模型,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上腭弓数字模型的尺寸信息及预设位置信息,所述上腭弓的预设位置信息为
上腭弓的两端设于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后牙区舌侧龈缘处或舌侧邻近龈缘处;
[0027]基于所述初始牙颌数字模型和所述具有特征信息的上腭弓数字模型,生成具有上腭弓数字模型的牙颌数字模型;
[0028]基于所述具有上腭弓数字模型的牙颌数字模型设计牙科矫治器械,以使所述牙科矫治器械包括具有容纳上颌牙列的空腔的壳状本体,及所述牙科矫治器械左右两侧后牙区舌侧龈缘处或邻近龈缘处连接设置的上腭弓;
[0029]所述牙科矫治器械与牙齿作用时,所述上腭弓通过形变使上颌腭中缝骨沉积颊舌侧向扩增,后牙区牙齿在与所述牙科矫治器械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
[0030]第五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牙科矫治器械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基于本文第四方面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牙科矫治器械的制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热压成型或直接3D打印。
[0031]本申请提供的牙科矫治器械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科器械套组及牙科矫治系统,至少具有下述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壳状本体左右两侧后牙区舌侧的龈缘处或邻近龈缘处设置使牙弓形态重塑的上腭弓,所述壳状本体与牙齿作用时,所述上腭弓能够通过形变诱发上颌腭中缝骨沉积颊舌侧向扩增,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牙科矫治器械,包括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设置有若干容纳上颌牙齿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还设有使牙弓形态重塑的上腭弓,所述上腭弓的两端分别部分连接于所述壳状本体左右两侧后牙区舌侧的龈缘处或邻近龈缘处;所述壳状本体与牙齿作用时,所述上腭弓通过形变诱发上颌腭中缝骨沉积颊舌侧向扩增,后牙区牙齿在与所述壳状本体的作用下颊舌侧向移动;其中,所述上腭弓截面上的最大应力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左右两侧后牙区的舌侧间距与对应左右两侧后牙区牙齿舌侧间距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腭弓还设有增强所述上腭弓扩张或收缩的加强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设于所述上腭弓上且与上腭的弯曲弧度一致或不同的至少一个加强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脊的脊高与抗弯截面系数成正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脊沿矢状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为间断截面或连续截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矫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脊横断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沿所述上腭弓横断面上下设置、沿所述上腭弓横断面以上设置或沿所述上腭弓横断面以下设置。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刚魏亭亭王特蒋健羽徐子卿郭涛王星星杨森森庄慧敏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