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049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泥处理罐、油水分离槽和加药漏斗,所述油泥处理罐上安装有加药漏斗,所述加药漏斗内设置有调质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油水分离槽,油水分离槽内安装有分离板,经过油泥分离罐分离产生的油水通过一级出油管排出后进入油水分离槽,在油水分离槽内的油与水因密度不同通过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依次分离,最终将油与水彻底分离,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够将油泥中的油与水彻底分离,提高了对于油污的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离心罐上安装有加药漏斗,通过加药漏斗向离心罐内加入调质剂,可降低含油污泥的黏度,然后再高速离心,油、污、水三相分离效果更好。水三相分离效果更好。水三相分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泥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是油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产生大量 的含油污泥,如落地油泥、清罐油泥、浮渣底泥、三项分离器油泥、生产事故产生的溢油污泥等,这些含油污泥不经处理直接废弃排入环境将严重危害环境的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为此需要使用油泥处理装置对油泥进行处理后排放。
[0003]经检索,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6023539U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只需控制驱动轴正反转动,即正向转动时,能带动滤筒转动产生离心力使得含油污泥经过过滤件进行过滤,反向转动时,滤筒保持禁止,刮泥件可对滤筒内壁以及过滤件上的污泥进行刮除,结构简单,全程只需控制驱动轴的转动方向即可”,但是,现有的装置在冬天对油泥进行离心分离时,由于冬天温度较低,油污容易乳化(油污粘稠度提高),而离心式油污处理装置无法有效破乳,因此导致油水分离效果不佳,不可避免地会有少量的水随油一同被分离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油泥处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油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泥处理罐、油水分离槽和加药漏斗,所述油泥处理罐上安装有加药漏斗,所述加药漏斗内设置有调质剂,所述加药漏斗的底部安装控制阀,所述油泥处理罐的底部一侧连接有一级出油管,所述一级出油管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水分离槽,所述油水分离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所述第一分离板高于第二分离板并低于油水分离槽的高度,所述油水分离槽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油水分离槽的一侧侧面安装有二级出油管。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一分离板与油水分离槽之间的槽体相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之间的槽体相通,所述二级出油管与第二分离板与油水分离槽之间的槽体相通。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所述二级出油管上安装有出油阀。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水分离槽前后内壁上安装有滑轨,所述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两端开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滑槽。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泥处理罐的上部安装有入料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油水分离槽,油水分离槽内安装有分离板,经过油泥分离罐分离产生的油水通过一级出油管排出后进入油水分离槽,在油水分离槽内的油与水因密度
不同通过第一分离板和第二分离板依次分离,最终将油与水彻底分离,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通够将油泥中的油与水彻底分离,提高了对于油污的分离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在原有的离心罐上安装有加药漏斗,通过加药漏斗向离心罐内加入调质剂,可降低含油污泥的黏度,然后再高速离心,油、污、水三相分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油泥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油泥处理装置图1中油水分离槽的侧剖图。
[0016]图3为油泥处理装置图1中油水分离槽的俯视图。
[0017]1、油泥处理罐;2、油水分离槽;3、入料斗;4、加药漏斗;5、控制阀;6、一级出油管;7、第一分离板;8、第二分离板;9、第一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1、出水阀;12、二级出油管;13、出油阀;14、滑轨;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泥处理罐1、油水分离槽2和加药漏斗4,油泥处理罐1上安装有加药漏斗4,加药漏斗4内设置有调质剂,加药漏斗4的底部安装控制阀5,油泥处理罐1的上部安装有入料斗3,本实施例中通过加药漏斗4向离心罐内加入调质剂,可降低含油污泥的黏度,然后再高速离心,使得油、污、水三相分离效果更好。
实施例2
[0020]请参阅图1

3,油泥处理罐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一级出油管6,一级出油管6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水分离槽2,油水分离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第一分离板7高于第二分离板8并低于油水分离槽2的高度,油水分离槽2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油水分离槽2的一侧侧面安装有二级出油管12,第一出水管9与第一分离板7与油水分离槽2之间的槽体相通,第二出水管10与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之间的槽体相通,二级出油管12与第二分离板8与油水分离槽2之间的槽体相通,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上安装有出水阀11,二级出油管12上安装有出油阀13,油水分离槽2前后内壁上安装有滑轨14,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两端开设有与滑轨14相适配的滑槽15,通过滑轨14与滑槽15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人员对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进行拆卸更换,从而便于维修,油水分离槽2采用透明玻璃支撑而成,这样可以方便人员观测油水分离槽2内油水分离层位置,以便于更好的对油和水进行分离,本实施例中经过油泥分离罐1分离产生的油水通过一级出油管6排出后进入油水分离槽2,在油水分离槽2内的油与水因密度不同通
过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依次分离,最终将油与水彻底分离,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通够将油泥中的油与水彻底分离,提高了对于油污的分离效果。
[0021]本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辅相成,两者相互组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均可达到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效果。
[0022]本技术油泥处理罐1包括对比文件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6023539 U中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所有结构,即本技术是在对比文件公开的油污离心装置上作出的改进,对应于上述对比文件相同的结构,本技术不再详细公开和叙述。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4]使用时,先将油污通过入料斗3注入油泥离心罐1内,然后将加药漏斗4内的调质剂加入到油泥离心罐1内,降低含油污泥的黏度,然后通过油泥离心罐1对油污进行高速离心,离心后的油和水通过一级出油管6排出到油水分离槽2内,油水首先通过第一分离板7进行分离,然后在进入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之间,通过第二分离板8进行二次油污分离,最终油液通过二级出油管12排出,而被滞留在第二分离板8前和第一分离板7前的水体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10和第一出水管9排出。
[00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泥处理罐(1)、油水分离槽(2)和加药漏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罐(1)上安装有加药漏斗(4),所述加药漏斗(4)内设置有调质剂,所述加药漏斗(4)的底部安装控制阀(5),所述油泥处理罐(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一级出油管(6),所述一级出油管(6)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水分离槽(2),所述油水分离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离板(7)和第二分离板(8),所述第一分离板(7)高于第二分离板(8)并低于油水分离槽(2)的高度,所述油水分离槽(2)的前端面安装有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所述油水分离槽(2)的一侧侧面安装有二级出油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龙刘召李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库车畅源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