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40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针织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得到针织面料防水性弱,下雨时容易被雨水打湿,进而影响穿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和防水层,基层为由结构纱编织而成的罗纹组织,防水层由梳栉GB1和梳栉GB2构成,梳栉GB1为防水纱,梳栉GB2为加强纱,梳栉GB1与梳栉GB2的数量比为3:1,防水层上植有绒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涤纶纤维的疏水性,在面料的表面采用高密度编织,使得水分无法透过防水层,进而起到防水的效果,而面料防水层表面的绒毛则可以形成类似荷叶的显微结构,起到加强防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污作用。到一定程度的防污作用。到一定程度的防污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被称作针织,而以此工艺织成的面料则被称作针织面料。
[0003]针织面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当中,现有的针织面料一般不具备防水能力,在下雨时容易被雨水打湿影响穿着。
[0004]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水针织面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针织面料,包括基层和防水层,所述基层为由结构纱编织而成的罗纹组织,所述防水层由梳栉GB1和梳栉GB2构成,所述梳栉GB1为防水纱,所述梳栉GB2为加强纱,所述梳栉GB1与所述梳栉GB2的数量比为3:1,所述防水层上植有绒毛。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

0/1

2/1

0/1

2/2

3/2

1,所述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2

1/1

0/1

2/2

3/2

1。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防水纱的捻度为1500捻/米
r/>2000捻/米。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毛的长度为0.1mm

0.2mm,所述绒毛的直径小于0.1mm。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纱采用CVC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加强纱的直径小于所述防水纱的直径。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纱由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结构纱的捻向为Z捻。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的横向密度为PA=E/30。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利用涤纶纤维的疏水性,在面料的表面采用高密度编织,使得水分无法透过防水层,进而起到防水的效果,而面料防水层表面的绒毛则可以形成类似荷叶的显微结构,起到加强防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污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梳栉GB1的垫纱运动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梳栉GB2的垫纱运动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防水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加强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结构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基层;11、结构纱;2、防水层;21、防水纱;22、加强纱;3、绒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防水针织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1和防水层2,将面料设置为两层复合而成,使得面料可以获得互不干扰的多个功能层,基层1为由结构纱11编织而成的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属于纬编的基本组织之一,具有较高的弹性,使得基层1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进而加强面料的强度,防水层2由梳栉GB1和梳栉GB2构成,而防水层2采用经编工艺进行编织,由于经编结构具有紧密度高、强度高等特点,因此更有利于减少防水层2纱线间的间隔,进而有利于加强防水层2的防水效果。
[0024]如图6所示,结构纱11由棉纤维加捻而成,结构纱11的捻向为Z捻,棉纤维具有较强的亲肤性,因而采用此材质加捻而成的结构式具有加强的亲肤能力,用以提高面料在穿着时的舒适性,而Z捻的纱线具有柔软蓬松的特点,因此该捻向设置可以使得结构纱11的亲肤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梳栉GB1为防水纱21,梳栉GB2为加强纱22,防水纱21用于赋予防水层2防水能力,加强纱22则用于加强防水层2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防水纱21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防水层2具有稳定的防水能力,同时梳栉GB1与梳栉GB2的数量比为3:1,也可以进一步保证防水层2具有足够的防水性。
[0026]如图4所示,防水纱21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因此当水分落到防水层2时,水分由于无法被防水纱21吸收而停留在防水层2的表面,进而实现面料的防水效果,防水纱21的捻度为1500捻/米

2000捻/米,优选为2000捻/米,捻度更高的纱线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紧密度,可以用于防止水分从涤纶纤维间的缝隙中渗透防水层2,进一步加强防水层2的防水能力。
[0027]如图5所示,加强纱22采用CVC纱线编织而成,加强纱22的直径小于防水纱21的直径,CVC纱线为棉涤混纺纱,其同时具有棉纤维的柔软性和涤纶纤维的高强度,因此将加强纱22添入防水层2后,可以为防水层2提供一定的韧性,进而保证防水层2也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保证面料的结构完整性,而其小于防水纱21的直径则使得加强纱22在编织时可以隐藏在防水纱21下,进而保证防水纱21位于面料的表面,进一步保证面料的防水性。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

0/1

2/1

0/1

2/2

3/2

1,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2

1/1

0/1

2/2

3/2

1。
[0029]如图1所示,防水层2的横向密度为PA=E/30,该设置表示每1cm面料中,具有纱线数30根,该密度属于高密度编织,因此其编织结构内纱线间的间隙较小,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子穿过防水层2,进一步加强防水层2的防水能力。
[0030]如图1所示,防水层2上植有绒毛3,绒毛3的长度为0.1mm

0.2mm,优选为0.1mm,绒毛3的直径小于0.1mm,绒毛3为涤纶短纤,由支数为4D的涤纶纤维纺成丝束后切片而来,并且通过喷头式植绒工艺植于防水层2上,上述设置使得绒毛3在面料的表面形成类似荷叶的显微结构,其不仅可以将水分以水滴的形式进行阻挡,还可以阻挡一部分的灰尘等污渍,因此使得面料的面料不仅具有防水能力,还具有一定的防污能力,使得面料的功能性得到扩展。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针织面料,包括基层(1)和防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为由结构纱(11)编织而成的罗纹组织,所述防水层(2)由梳栉GB1和梳栉GB2构成,所述梳栉GB1为防水纱(21),所述梳栉GB2为加强纱(22),所述梳栉GB1与所述梳栉GB2的数量比为3:1,所述防水层(2)上植有绒毛(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的垫纱数码为1

0/1

2/1

0/1

2/2

3/2

1,所述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2

1/1

0/1

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露萍朱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善萍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