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风管、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031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管,包括环形管体、连接筋和固定套筒,其中连接筋一端与环形管体内壁圆周固定连接,连接筋另一端与固定套筒外壁圆周固定连接,环形管体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环形管体外壁圆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采用单个通风管代替原来复杂的生物笼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处理能耗低,环形通风管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通风性能更好,使得其内的的生物填料更获得更好氧气,促使空气更好地在转笼内部流通,提高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的吸附和降解。的吸附和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管、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净化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管、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浓度碳氮废水主要有以下危害:

需氧性危害。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污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

感观性污染。高浓度有机污水不但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更严重影响到水体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致毒性危害。高浓度有机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会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断累积、储存,最后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迫在眉睫。
[0003]高浓度碳氮废水处理是目前废水处理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本技术采用圆环形通风管可高效解决这一难题。专利号为202122462632.8名称为《一种利用转笼的生物清洗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利用转笼的生物清洗装置,包括底座、壳体、转笼和动力部,底座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壳体两侧固定设置有轴承;动力部包括电机座、电机和传动轴。该技术专利在低转速条件下生物膜的快速增长会导致转笼内部出现厌氧区,即只有转笼的表面会存在好氧环境,增加通风管后,但是也只有靠近通风管的生物填料可以吸收到氧气,远离通风管的生物填料依然处于厌氧区,无法促使空气更好地在转笼内部流通,提高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
[0004]常规转速下生物转笼虽然有较高的COD和NH4+去除率,但是由于反应槽中溶解氧浓度较高,不足以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厌氧环境,从而导致反应器出水出现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积累,TN的去除效率低;低转速条件下,生物转笼可以创造出厌氧

好氧同时发生的环境,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时有利于生物膜浓度的提升。但是在低转速条件下生物膜的快速增长会导致转笼内部出现厌氧区,即只有转笼的表面会存在好氧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通风效果好且可以高效去除碳氮废水的一种通风管、污水处理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通风管,包括环形管体、连接筋和固定套筒,其中连接筋一端与环形管体内壁圆周固定连接,连接筋另一端与固定套筒外壁圆周固定连接,环形管体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环形管体外壁圆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
[0008]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槽、动力部和所述的通风管,其中动力部包括电机、传动杆和支撑柱,通风管通过固定套筒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上,支撑柱和电机设置在水槽顶部平面上,传动杆两端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与传动杆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通风
管内设置有生物填料。
[000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传动杆上平行设置有多个通风管。
[0010]通过上述设置:增加多个通风管,从而增加了生物填料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了净化水资源的效率。
[001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水槽顶部平面上平行设置有多个动力部,各个动力部的传动杆与电机之间均通过带连接。
[00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水槽两端部底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00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生物填料为聚糖菌的生物膜和载体。
[0014]采用本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采用单个通风管代替原来复杂的生物笼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处理能耗低。
[0016]环形通风管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通风性能更好,使得其内的的生物填料更获得更好氧气,促使空气更好地在转笼内部流通,提高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通风管示意图;
[0021]图3为COD进出水浓度及去除率示意图;
[0022]图4为COD平均进出水浓度及去除率示意图;
[0023]图5为氨氮进出水浓度及去除率示意图;
[0024]图6为氨氮平均进出水浓度及去除率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为:1、管体;2、连接筋;3、固定套筒;4、通风孔;5、传动杆;6、水槽;7、电机;8、支撑柱;9、皮带;10、进水管;1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7]一种通风管,包括环形管体1、连接筋2和固定套筒3,其中连接筋2一端与环形管体1内壁圆周固定连接,连接筋2另一端与固定套筒3外壁圆周固定连接,环形管体1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4,环形管体1外壁圆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
[0028]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槽6、动力部和通风管,其中动力部包括电机7、传动杆4和支撑柱8,通风管通过固定套筒4固定设置在传动杆4上,支撑柱8和电机7设置在水槽6顶部平面上,传动杆5两端与支撑柱4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7与传动杆4之间通过皮带9连接,通风管内设置有生物填料。
[0029]传动杆4上平行设置有多个通风管。
[0030]水槽6顶部平面上平行设置有多个动力部,各个动力部的传动杆4与电机7之间均通过带连接。
[0031]水槽6两端部底侧分别设有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
[0032]生物填料为聚糖菌的生物膜和载体。
[0033]工作原理及方法
[0034]一种污水净化方法,利用污水处理装置和通风管内的生物填料进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装置可以使得生物填料不断的在周期内进行交替厌氧

好氧环境,生物填料在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
[0035]通风管二分之一处于水槽6内,其余部分曝露与空气中,通风管每30分钟转动一周,从而实现每15分钟频率下的交替厌氧

好氧环境,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6]S1:从进水管10开始向水槽6加入污水,从盖板处向通风管内加入生物填料,随后启动电机7;
[0037]S2:电机7转动,处于水下厌氧区的生物填料开始对污染物进行分解,15分钟后,厌氧区的生物填料转到水面上,从两侧通风孔中吸入大量氧气;
[0038]S3:厌氧

好氧环境的交替,使得生物填料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时导致生物膜浓度的提升,提高净水效率。
[0039]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管体、连接筋和固定套筒,其中连接筋一端与环形管体内壁圆周固定连接,连接筋另一端与固定套筒外壁圆周固定连接,环形管体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环形管体外壁圆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2.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动力部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其中动力部包括电机、传动杆和支撑柱,通风管通过固定套筒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上,支撑柱和电机设置在水槽顶部平面上,传动杆两端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与传动杆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亮庄琛王胜张超群刘铖王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