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022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湿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除湿系统,包括水汽过滤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除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有防水防潮要求的产品,通常需要装入到箱体内部的封闭空间内,特别地,如果产品装入到箱体内部后还需和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那么箱体的封闭空间能够和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但外界的液体不能进入到箱体的封闭空间内

比如,箱体的封闭空间内装有电池产品,电池在热失控时需要向外界排气,以使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的气压能够和外界大气压平衡,避免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的气压过大而引发爆炸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由于外界空气和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的气体是互相连通的,因此箱体的封闭空间内将会具有一定湿度的空气,当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空气的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水分子预冷而容易凝结成小水滴,所冷凝的小水滴有可能附着在电气元器件或者其它关键零部件的表面,进而影响电气安全及零部件的寿命

[0003]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中,一般在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直接放置吸水材料
(
如干燥剂
)
,以吸收冷凝液,然而,任何吸水材料均具有一定的饱和度,即,当吸水材料内部的含水量达到一定限值时,即无法再继续吸收水分

而有些产品的设计寿命较长,寿命通常要求8至
10
年,故在当前方案下,如满足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使用需求,则需每隔一段时间将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的吸收材料取出并更换,此将极其浪费人力

物力且还会影响产品的使用

[0004]综上,基于能够和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箱体,在满足产品较长寿命的需求下,如何更好地解决箱体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水分子的凝结问题是本领域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除湿系统,主要解决如何对能够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封闭空间除湿而又能满足封闭空间内的产品较长的使用寿命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除湿系统,包括水汽过滤模块

冷凝构件及冷凝器;
[0008]所述冷凝构件包括基座及多个凸设于所述基座的凸块,所述水汽过滤模块与所述基座共同围设形成一个除湿空间,多个所述凸块均布置于所述除湿空间内;
[0009]所述冷凝器布置于所述除湿空间之外且与所述基座相连,并用于降低所述冷凝构件的温度,以使所述除湿空间内能够形成冷凝液;
[0010]所述水汽过滤模块用于供所述除湿空间和外界能够进行气体交换,且所述水汽过滤模块用于限制外界的液体进入至所述除湿空间内以及限制在所述除湿空间内所冷凝而成的冷凝液向外滴落;
[0011]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与所述除湿空间连通的汇流腔,所述汇流腔用于接收所述除湿空间内的冷凝液

[0012]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在背向所述基座的一面开设有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分别连通所述除湿空间及所述汇流腔,并用于将所述除湿空间内的冷凝液引导至所述汇流腔内,所述凸块在围绕所述引导通道外周的多个外壁面上开设了贯通至所述引导通道内的通孔

[0013]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通道内布置有多条筋块,多条所述筋块将所述引导通道分隔为多条引导流道,各所述引导流道与所述凸块对应一个外壁面上的所述通孔相连通,且所述引导流道与所述汇流腔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引导流道的底面为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所述汇流腔内,而其余位于上方的所有所述引导流道内均开设有向下贯穿对应一条所述筋块的进液孔,以使位于上方的所有引导流道能够向下连通到最下方的所述引导流道内

[0015]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除底面外,其余围绕所述引导通道外周的所有外壁面均开设有所述通孔

[0016]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除湿系统还包括吸水构件,所述基座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排所述凸块,两排所述凸块之间布置有所述吸水构件,所述凸块在顶面上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凸块的顶面所开设的所述通孔用于接收所述吸水构件吸水饱和时所渗出的冷凝液

[0017]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构件被上方一排所述凸块的底面及下方一排所述凸块的顶面共同夹持

[0018]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面向所述除湿空间的一面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多条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分别连通所述除湿空间及所述汇流腔,并用于供所述除湿空间底部的冷凝液排出至所述汇流腔内

[0019]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至所述汇流腔内,所述汇流腔的底面向所述出水口的逐渐向下倾斜

[0020]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汽过滤模块包括防水透气膜

外层骨架及内层骨架;
[0021]所述防水透气膜包括防水基层及凸设于所述防水基层外周一圈的防水凸沿;所述防水基层

所述防水凸沿及所述基座共同围设形成所述除湿空间;
[0022]所述外层骨架及所述内层骨架分别与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形状相似,且所述外层骨架及所述内层骨架共同夹持所述防水透气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除湿系统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4]当本方案的自动除湿系统应用在能够和外部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封闭空间内时,启动冷凝器可降温冷凝构件的温度,从而将除湿空间内的气体的水分子冷凝为冷凝液,进而降低除湿空间内的气体湿度,由于水汽过滤模块具有仅能供气体进入但限制液体进入的特性,因此除湿空间内较低湿度的气体能够穿过水汽过滤模块排出至封闭空间内,而封闭空间内湿度较高的空气又可穿过水汽过滤模块进入到除湿空间内,因此,通过对除湿空间的不断除湿,可降低整个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湿度,避免封闭空间内形成可对产品造成损害的冷凝液,与此同时,由于水汽过滤模块具有限制液体进入的特性,除湿空间内所形成的冷凝液不会向下掉落到封闭空间内,从而确保降低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湿度的可靠性,并进一
步避免封闭空间内存在可对产品造成损害的冷凝液

另外,冷凝构件在除湿空间内所设计的凸块用于增加冷凝构件和除湿空间内的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除湿效率,冷凝构件的基座内的汇流腔用于接收来自除湿空间内的冷凝液,当使用连通至汇流腔内的排水管时,可将汇流腔内所接收的冷凝液沿预设路径向外排出,避免汇流腔内积聚过多的冷凝液的冷凝液而倒流至除湿空间内,提高为封闭空间除湿的可靠性

[0025]综上,采用本方案的自动除湿系统,能够对封闭空间进行除湿,大幅减少或杜绝封闭空间内产生冷凝液,从而对封闭空间内的产品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封闭空间内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期间,产品无需返厂维护,降低人力及物力的维修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汽过滤模块
(1)、
冷凝构件
(2)
及冷凝器
(3)
;所述冷凝构件
(2)
包括基座
(21)
及多个凸设于所述基座
(21)
的凸块
(22)
,所述水汽过滤模块
(1)
与所述基座
(21)
共同围设形成一个除湿空间
(5)
,多个所述凸块
(22)
均布置于所述除湿空间
(5)
内;所述冷凝器
(3)
布置于所述除湿空间
(5)
之外且与所述基座
(21)
相连,并用于降低所述冷凝构件
(2)
的温度,以使所述除湿空间
(5)
内能够形成冷凝液;所述水汽过滤模块
(1)
用于供所述除湿空间
(5)
和外界能够进行气体交换,且所述水汽过滤模块
(1)
用于限制外界的液体进入至所述除湿空间
(5)
内以及限制在所述除湿空间
(5)
内所冷凝的冷凝液向外滴落;所述基座
(21)
内设置有与所述除湿空间
(5)
连通的汇流腔
(211)
,所述汇流腔
(211)
用于接收所述除湿空间
(5)
内的冷凝液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
(22)
在背向所述基座
(21)
的一面开设有引导通道
(221)
,所述引导通道
(221)
分别连通所述除湿空间
(5)
及所述汇流腔
(211)
,并用于将所述除湿空间
(5)
内的冷凝液引导至所述汇流腔
(211)
内,所述凸块
(22)
在围绕所述引导通道
(221)
外周的多个外壁面上开设了贯通至所述引导通道
(221)
内的通孔
(222)。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通道
(221)
内布置有多条筋块
(223)
,多条所述筋块
(223)
将所述引导通道
(221)
分隔为多条引导流道
(2211)
,各所述引导流道
(2211)
与所述凸块
(22)
对应一个外壁面上的所述通孔
(222)
相连通,且所述引导流道
(2211)
与所述汇流腔
(211)
连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引导流道
(2211)
的底面为引导面
(22111)
,所述引导面
(22111)
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所述汇流腔
(211)
内,而其余位于上方的所有所述引导流道
(2211)
内均开设有向下贯穿对应一条所述筋块
(223)
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艳峰金佺良於洪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