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15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检测仪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固定环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环的外侧环形等角度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外表面啮合有连接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检测仪器
,具体是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用途最为广大的一种材料

弹性模量是混凝土的重要的力学性能,其是指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是对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检测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弹性模量测试仪,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对待测混凝土块进行测量,并沿中心位置划分标记,标记情况如图
10
所示,固定环需要固定在侧面中部的四分之一处,随后把固定环套在测量件的表面,通过转动四个定位杆对测量件进行挤压固定,千分表安装在固定环的表面用来显示数据

这样,在对测量件进行标记时,虽然操作简单,但是较为繁琐,外周的四个面都要进行标记,较为麻烦,同时,想要提高检测的精准度,需要保证四个定位杆对测量件的压力尽可能相同,而常规也是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压力调节,主观性强,精准度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定位繁琐

锁定压力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0006](

)
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固定环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环的外侧环形等角度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外表面啮合有连接组件,所述固定环外表面相邻两个第一调节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组件,所述第二活动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底部的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固定组件;通过设置的第一活动组件

第一调节组件和连接组件等结构配合,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的转动带动连接组件整体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活动组件整体进行转动,而连接组件上下分布在相邻两个第一调节组件的两端,相对的两个第一调节组件是同步转动向固定环内部移动的,从而对测量件进行挤压固定,并且可通过同步旋转两个第一活动组件的方式,调节四个第一调节组件对测量件的压力,保持四个第一调节组件对测量件压力的均匀,需要注意的是,固定环两侧的第一活动组件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即只需要双手拧动两个第一活动组件即可,操作方便;通过第一固定组件

第二活动组件

第二固定组件等结构配合,转动调节握把时能够带动第一斜齿轮

第二斜齿轮带动螺纹杆旋转,且由于限位杆对第四齿轮

第五齿轮进行限位,这样第二调节组件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活动组件进行移动,从而通过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带动第四齿轮

第五齿轮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二齿
条与第二活动组件同向移动,最终使得固定环同步移动,由于第四齿轮的直径值是第五齿轮直径值的两倍且二者齿数相同,使得固定环始终处于装置整体的四分之一处,便于进行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环的外侧还安装有千分表,千分表的安装为装置对测量件固定完成后,使用压力机测量前,由于是现有技术,因此未在图中展示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圆环,所述活动圆环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向内凹陷的第一齿条,所述活动圆环的内侧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弧形条,所述活动圆环通过弧形条与固定环活动套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栓,所述调节栓位于固定环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直径值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值,所述调节栓与固定环螺纹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方形杆,所述第一方形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方形杆另一端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方形杆,所述第二方形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方形杆均活动套接在固定环的内部且第三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方形杆贯穿第二方形杆且延伸至固定环的内侧,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固定环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块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内部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的表面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两端对称安装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的齿数相同但第四齿轮的直径值为第五齿轮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从中间向外侧依次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矩形块在第三凹槽内部滑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板内部与第三齿条同面的一侧两端均活动套接有等距分布的活动滚珠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和底部的两端均对称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第五齿轮轴承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宽度值大于第二凹槽的宽度值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握把,所述调节握把位于固定块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活动套接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两侧均对称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螺纹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的限位外壳,所述限位外壳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中部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活动柱的垂直剖面为“T”字形,所述活动柱可在限位外壳内部沿轴向方向旋转

[0016]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为可弯折结构,所述定位板的形状为“7”字形且通过底部的磁铁块与第二连接板吸附固定,所述定位板九十度旋转后为“一”字形,所述定位板可通过活动柱进行转动,所述弹簧压缩到最大值时,“一”字形所述限位外壳底面到第二固定组件中
部的距离是固定环中部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0017](

)
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活动组件

第一调节组件和连接组件等结构配合,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的转动带动连接组件整体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活动组件整体进行转动,而连接组件上下分布在相邻两个第一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包括固定环
(1)
,所述固定环
(1)
内侧的上下端均开设有环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
(1)
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组件
(2)
,所述固定环
(1)
的外侧环形等角度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组件
(3)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
(3)
的外表面啮合有连接组件
(4)
,所述固定环
(1)
外表面相邻两个第一调节组件
(3)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组件
(5)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
(5)
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组件
(6)
,所述第二活动组件
(6)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
(9)
,所述第二活动组件
(6)
底部的中间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组件
(8)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
(8)
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固定组件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
(2)
包括活动圆环
(21)
,所述活动圆环
(21)
底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向内凹陷的第一齿条
(22)
,所述活动圆环
(21)
的内侧环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弧形条
(23)
,所述活动圆环
(21)
通过弧形条
(23)
与固定环
(1)
活动套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
(3)
包括调节栓
(31)
,所述调节栓
(31)
位于固定环
(1)
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
(33)
,所述第一齿轮
(33)
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
(32)
,所述夹持板
(32)
的直径值大于第一齿轮
(33)
的直径值,所述调节栓
(31)
与固定环
(1)
螺纹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
(4)
包括第一方形杆
(41)
,所述第一方形杆
(41)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
(42)
,所述第一方形杆
(41)
另一端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方形杆
(43)
,所述第二方形杆
(43)
远离第二齿轮
(42)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
(44)
,所述第三齿轮
(44)
与第二方形杆
(43)
均活动套接在固定环
(1)
的内部且第三齿轮
(44)
与第一齿条
(22)
啮合,所述第一方形杆
(41)
贯穿第二方形杆
(43)
且延伸至固定环
(1)
的内侧,所述第二齿轮
(42)
与第一齿轮
(33)
啮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
(5)
包括与固定环
(1)
固定连接的连接块
(51)
,所述连接块
(51)
远离固定环
(1)
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
(52)
,所述第一连接板
(52)
远离连接块
(51)
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
(53)
,所述第一连接板
(52)
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凹槽
(54)
,所述第一连接板
(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海斌汪江红郑光辉陈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交投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