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97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涉及医学训练器械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方后边缘转动连接有第一模拟旋台;第二模拟旋台,所述第二模拟旋台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内部;第三模拟旋台,所述第三模拟旋台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内部;通过体型的改变对训练器械的弹力进行调节,当心脏复苏训练器械的按压面积增加时,底部参与支撑的弹簧数量同步增加,进而改变下压器械的阻力,实现了对“体型越大的患者肋骨强度越大”的仿真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心脏复苏训练模型结构固定,模型的受压变形性能不可调节,不能更好的模仿不同年龄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训练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训练时,通过假人作为训练器械进行训练,训练时通过手部均匀按压胸部上方,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

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0003]对于不同年龄段

不同性别

不同体型的患者骨骼密度和厚度不同,进行心脏复苏术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合适力度

深度的按压,从而提高心脏复苏治疗的有效性,并避免由于按压力度控制不均匀造成的二次创伤,而现有的心脏复苏训练模型结构固定,模型的受压变形性能不可调节,不能更好的模仿不同年龄段

不同性别

不同体型的患者,不能通过对训练工具结构的调节提高与实际救援中的相似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以解决对于不同年龄段

不同性别

不同体型的患者骨骼密度和厚度不同,进行心脏复苏术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合适力度

深度的按压,从而提高心脏复苏治疗的有效性,并避免由于按压力度控制不均匀造成的二次创伤,而现有的心脏复苏训练模型结构固定,模型的受压变形性能不可调节,不能更好的模仿不同年龄段

不同性别

不同体型的患者,不能通过对训练工具结构的调节提高与实际救援中的相似度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具体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方后边缘转动连接有第一模拟旋台;第二模拟旋台,所述第二模拟旋台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内部;第三模拟旋台,所述第三模拟旋台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内部,且第三模拟旋台位于第二模拟旋台中心;第四模拟旋台,所述第四模拟旋台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内部,且第四模拟旋台位于第三模拟旋台中心;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四模拟旋台中间;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四模拟旋台上;触发报警器,所述触发报警器活动连接在第四模拟旋台的下表面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的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后缘板,后缘板上表面中间开设有缘杆内槽,缘杆内槽的前方贯穿开设有限位后槽,缘杆内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锁块,升降锁块的底部固弟连接有锁定推簧,锁定推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缘杆内槽的内部底面上,升降锁块的上表面凹设加工有半圆结构的锁定上槽,锁定上槽内表面中间加工有凸环,升降锁块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块推柄,锁块推柄滑动连接在限位后槽上,后缘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铰接端筒,操作台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台体插孔,台体插孔为长方形结构的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拟旋台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旋台铰接杆,旋台铰接杆转动连接在铰接端筒内,旋台铰接杆外表面上凹设开设有定位端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拟旋台的中间开设有旋台中槽,旋台中槽内部固定连接有
圆轴结构的铰接支轴,第一模拟旋台下表面的旋台中槽前端凹设开设有第一接口,第一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插套,第一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上套接有第一顶簧,第一顶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的下表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拟旋台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二旋孔,第二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二插套,第二模拟旋台的下表面里边缘前方开设有第二接口,第二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凸块,第二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垂直于第二模拟旋台的下表面,第二导向柱上套接有第二顶簧,第二顶簧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模拟旋台的下表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模拟旋台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三旋孔,第三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三插套,第三模拟旋台的下表面里边缘前方开设有第三接口,第三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凸块,第三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三导向柱,第三导向柱垂直于第三模拟旋台的下表面,第三导向柱上套接有第三顶簧,第三顶簧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模拟旋台的下表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模拟旋台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第四旋孔,第四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四插套,第四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凸块,第四模拟旋台的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四顶簧,第四插套内部转动连接有同步齿条锁杆,第四模拟旋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下导向支杆,下导向支杆垂直于第四模拟旋台的下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手柄的轴体转动连接第四模拟旋台,且调节手柄的轴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主动齿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齿轮啮合连接调节主动齿轮,联动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联动丝杠,联动丝杠垂直于联动齿轮的下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报警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开设有一处触发侧槽,触发侧槽与下导向支杆滑动连接,触发报警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触发推杆,触发推杆上纵向贯穿开设有螺旋孔,触发推杆螺旋孔与联动丝杠形成螺旋传动,触发报警器的下端设置有报警触发钮,触发报警器的右侧设置有蜂鸣器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0016]1、
本专利技术中的心脏复苏训练模型安装在操作台上,结构便捷,在心脏复苏训练结束后,将锁块推柄向下推动,使升降锁块下降,使锁定上槽与定位端槽分离,即可将第一模拟旋台向左抽出,将训练器械进行拆卸,再次安装时,将旋台铰接杆插入铰接端筒,并将锁块推柄向下按压,使定位端槽位于锁定上槽凸条上方,使升降锁块在锁定推簧的弹力作用下上移,锁定上槽与定位端槽贴合,对定位端槽进行限位,训练器械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使用便捷,利于收纳,有利于节省空间和搬运

[0017]2、
本专利技术中的心脏复苏训练器械使用时,可以模拟不同患者的体型,并通过体型的改变对训练器械的弹力进行调节,当心脏复苏训练器械的按压面积增加时,底部参与支撑的弹簧数量同步增加,进而改变下压器械的阻力,实现了对“体型越大的患者肋骨强度越大”的仿真效果

[0018]3、
本申请中的心脏复苏训练器械中,在进行训练时,需要对按压幅度进行限定,对体型小的患者而言,按压幅度不能过大,而对于体型大的患者,按压幅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
节,使按压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了实现对按压幅度控制的训练,设置有触发报警器,触发报警器位于第四模拟旋台下表面,触发报警器的下端设有报警触发钮,当按压器械过程中,触发报警器下移,当报警触发钮接触操作台时,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使用者,触发报警器的高度可通过疌触发推杆的螺旋传动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报警幅度的调节,起到对按压幅度控制能力的训练作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包括:操作台
(1)
;所述操作台
(1)
的上方后边缘转动连接有第一模拟旋台
(2)
;其特征在于,第二模拟旋台
(3)
,所述第二模拟旋台
(3)
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
(2)
内部;第三模拟旋台
(4)
,所述第三模拟旋台
(4)
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
(2)
内部,且第三模拟旋台
(4)
位于第二模拟旋台
(3)
中心;第四模拟旋台
(5)
,所述第四模拟旋台
(5)
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
(2)
内部,且第四模拟旋台
(5)
位于第三模拟旋台
(4)
中心;调节手柄
(6)
,所述调节手柄
(6)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四模拟旋台
(5)
中间;联动齿轮
(7)
,所述联动齿轮
(7)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四模拟旋台
(5)
上;触发报警器
(8)
,所述触发报警器
(8)
活动连接在第四模拟旋台
(5)
的下表面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
(1)
的后边缘固定连接有后缘板
(101)
,后缘板
(101)
上表面中间开设有缘杆内槽
(102)
,缘杆内槽
(102)
的前方贯穿开设有限位后槽
(103)
,缘杆内槽
(102)
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锁块
(104)
,升降锁块
(104)
的底部固弟连接有锁定推簧
(105)
,锁定推簧
(105)
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缘杆内槽
(102)
的内部底面上,升降锁块
(104)
的上表面凹设加工有半圆结构的锁定上槽
(107)
,锁定上槽
(107)
内表面中间加工有凸环,升降锁块
(104)
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块推柄
(106)
,锁块推柄
(106)
滑动连接在限位后槽
(103)
上,后缘板
(101)
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铰接端筒
(108)
,操作台
(1)
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台体插孔
(109)
,台体插孔
(109)
为长方形结构的通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旋台
(2)
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旋台铰接杆
(201)
,旋台铰接杆
(201)
转动连接在铰接端筒
(108)
内,旋台铰接杆
(201)
外表面上凹设开设有定位端槽
(20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旋台
(2)
的中间开设有旋台中槽
(203)
,旋台中槽
(203)
内部固定连接有圆轴结构的铰接支轴
(206)
,第一模拟旋台
(2)
下表面的旋台中槽
(203)
前端凹设开设有第一接口
(204)
,第一模拟旋台
(2)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插套
(205)
,第一模拟旋台
(2)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处第一导向柱
(207)
,第一导向柱
(207)
上套接有第一顶簧
(208)
,第一顶簧
(208)
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模拟旋台
(2)
的下表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脏复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拟旋台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曾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