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979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提升短路比计算分析能力对于新能源高质量消纳

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推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亟需从短路电流特性

短路比计算方法等方面提出适用于工程实用的便捷计算方法,支撑能源转型进程

[0003]风电

光伏机组具备一定的调压能力但比较弱,联于弱电网时极易因电压波动脱网,需要系统提供电压支撑保证安全运行

短路比
(short circuit ratio

SCR)
是衡量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

临界短路比
(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

CSCR)
为系统临界稳定状态对应的短路比

通过比较系统当前短路比与其临界短路比可以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估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有助于控制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影响,对保障新能源并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0004]类似于传统高压直流接入电网,工程实用计算中通常借鉴传统直流的短路比的方法,计算考虑新能源的短路比,以便对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程序进行定量化的评估和分析,对新能源接入电网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接入短路比计算需要充分考虑新能源贡献短路电流特性,需要从其控制保护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目前新能源短路电流计算方面已有相关成果,工程实用短路电流计算软件
PSD

SCCP
已有相关计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考虑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的便捷评估,而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包括:
[0006]获取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并将所述典型运行方式数据转换为适用于短路电流扫描计算的待分析数据;
[0007]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节点开路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1

[0008]基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新能源发电单元,对于系统电流短路的影响,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节点接入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2

[0009]根据所述
I
k1
、I
k2
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

[0010]可选的,基于
SCCP
程序进行短路电流扫描计算

[0011]可选的,根据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无功支撑系数
K
T
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的匹配表,确定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的值

[0012]可选的,根据所述
I
k1
、I
k2
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计算公式如下:
[0013][0014]其中,
SCR
i
为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
S
ac,i
为交流系统等效容量,
S
equ,i
为新能源等效容量,
U
N
为系统额定电压,
I
k1
为节点开路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2
为节点接入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0015]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系统,包括:
[0016]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并将所述典型运行方式数据转换为适用于短路电流扫描计算的待分析数据;
[0017]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节点开路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1

[0018]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新能源发电单元,对于系统电流短路的影响,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节点接入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2

[0019]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I
k1
、I
k2
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

[0020]可选的,基于
SCCP
程序进行短路电流扫描计算

[0021]可选的,根据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无功支撑系数
K
T
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的匹配表,确定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的值

[0022]可选的,根据所述
I
k1
、I
k2
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计算公式如下:
[0023][0024]其中,
SCR
i
为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
S
ac,i
为交流系统等效容量,
S
equ,i
为新能源等效容量,
U
N
为系统额定电压,
I
k1
为节点开路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2
为节点接入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0025]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26]处理器,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
[0027]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0028]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并将所述典型运行方式数据转换为适用于短路电流扫描计算的待分析数据;排除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新能源发电单元,对于系统电流短路的影响,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并将所述典型运行方式数据转换为适用于短路电流扫描计算的待分析数据;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节点开路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1
;基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新能源发电单元,对于系统电流短路的影响,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计算得到所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节点接入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2
;根据所述
I
k1
、I
k2
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
SCCP
程序进行短路电流扫描计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无功支撑系数
K
T
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的匹配表,确定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的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
I
k1
、I
k2
和短路比计算折算系数
K
,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SCR
i
为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
S
ac,i
为交流系统等效容量,
S
equ,i
为新能源等效容量,
U
N
为系统额定电压,
I
k1
为节点开路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I
k2
为节点接入时的关键节点系统短路电流
。5.
一种用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的短路比优化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新能源多场站接入地区电网的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并将所述典型运行方式数据转换为适用于短路电流扫描计算的待分析数据;第一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辉霍启迪齐晓光唐晓骏张倩茅谢岩徐田丰张鑫陈湘蔡成鑫李立新高雯曼王子琪朱劭璇申家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