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69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控制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控制方法

系统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交通

军事装备

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池充电,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

随着充电过程的持续进行,锂离子在负极聚集,大电流快速充电使锂离子在负极堆积析出,产生电芯析锂,缩短电池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方法

系统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以缓解电池充电在负极产生析锂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方法,包括:
[0005]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

[0006]在该实施例中,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对电池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由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与电池构成放电回路,在该放电回路中电池释放的电量被用电负载使用

实现利用电池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实现电池放电,能够适用于充电设备不具备放电功能的充电场景,在这样的充电场景下无需更换成具有放电功能的充电设备,能够节省成本

而且没有增加r/>BMS
的硬件成本,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放电实现了抑制电池析锂

提高充电安全性的效果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包括:
[0008]发送脉冲放电指令给所述电池所属用电设备,所述脉冲放电指令包括预设放电参数

[0009]在该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只需将预设放电参数发送给用电设备,后续将由用电设备选择接收电池放电电流的目标用电负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很简单的操作即可以实现电池充电过程中放电,能适用于充电设备不具备放电功能的充电场景

没有增加硬件成本

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放电,抑制电池析锂,增加电池安全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包括:
[0011]接收所述用电设备返回的放电功能开启通知

[0012]在该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接收用电设备返回的放电功能开启通知,即可开始放电,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简单的信号发送及接收的操作即可与用电设备配合完成电池充电过程中放电,能适用于充电设备不具备放电功能的充电场景

没有增加硬件成本,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放电,抑制电池析锂,增加电池安全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4]发送所述脉冲放电指令的同时开始计时;
[0015]在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停止放电

[0016]在该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发送脉冲放电指令的同时开始计时,在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放电,能够有效防止用电设备长时间不响应,以及避免单次放电时长过长影响电池的整体充电效率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未接收到所述放电功能开启通知或计时的放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

[0018]在该实施例中,在用电设备未响应的情况下无法构成电池的放电回路,电池无法进行放电,因此停止电池的本次放电操作,避免在用电设备无响应的情况下放电导致电池所在电路中元器件损坏的情况

还可以避免用电设备无响应的情况下长时间等待,从而避免电池的整个充电过程时间过长

在用电设备响应且实际放电预设时长阈值时停止放电,避免每次放电时间过长而影响电池的充电效率,达到既能通过放电抑制电池析锂又不会对电池的整体充电效率产生过大影响的效果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包括:
[0020]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0021]在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脉冲放电指令给所述电池所属用电设备

[0022]在该实施例中,在监测到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情况下,认为电池实际停止充电了,此时再发送脉冲放电指令给用电设备

如此能够避免在电池尚未停止充电的情况下开始放电,避免电池同时进行充电和放电而损坏电池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电池停止放电,包括:
[0024]发送脉冲放电结束指令给所述用电设备

[0025]在该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只需发送脉冲放电结束指令即可实现停止放电,操作简单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电池停止放电,包括:
[0027]发送充电请求给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请求所请求的充电电流基于当前电池状态确定

[0028]在该实施例中,在电池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放电之后,电池管理系统再次发送充电请求给充电设备,该充电请求所请求的充电电流基于当前电池状态确定

充电设备接收到该充电请求后恢复对电池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再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确定是否再次放电,如此循环执行,实现在电池充电过程中进行多次短时放电,从而抑制充电过程中的析锂现象,实现电池健康快充,提高充电安全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满足预设放电条件下,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

[0030]在该实施例中,电池充电过程中通过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来确定放电时机,在放电时机到达时电池向用电负载放电,能够精确地判断放电时机,进行多次短时放电,减少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析锂,提高电池充电的安全性,实现健康充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电池当前满足所述预设放电条件,包括:
[0032]获取电池当前的状态;
[0033]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0034]在该实施例中,基于电池的状态判断电池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无需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硬件改动,仅通过软件处理即可自动监控是否达到电池的放电时机,对放电时机的把控更加精准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包括:
[0036]当所述状态为充电状态时,获取所述电池当前的电性参数;
[0037]基于所述电性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包括:发送脉冲放电指令给所述电池所属用电设备,所述脉冲放电指令包括预设放电参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包括:接收所述用电设备返回的放电功能开启通知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脉冲放电指令的同时开始计时;在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池停止放电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未接收到所述放电功能开启通知或计时的放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包括: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脉冲放电指令给所述电池所属用电设备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电池停止放电,包括:发送脉冲放电结束指令给所述用电设备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电池停止放电,包括:发送充电请求给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请求所请求的充电电流基于当前电池状态确定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满足预设放电条件下,所述电池向其所属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放电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电池当前满足所述预设放电条件,包括:获取电池当前的状态;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包括:当所述状态为充电状态时,获取所述电池当前的电性参数;基于所述电性参数,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性参数,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包括:基于所述电性参数等于当前放电周期的参数阈值,确定所述电池满足预设放电条件;所述电性参数包括电压

荷电状态
SOC、
充电时长中的至少之一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电池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包括:基于所述状态为充电结束状态,确定所述电池满足预设放电条件

14.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电设备,包括:在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所述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接收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用电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接收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包括:与所述电池对应的电池管理系统通信确定目标用电负载及所述目标用电负载的工作功率;控制所述目标用电负载以所述工作功率接收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电池对应的电池管理系统通信确定目标用电负载及所述目标用电负载的工作功率,包括:接收所述电池对应的电池管理系统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珊黄磊磊梁旭李海力张世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