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处理方法和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95911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处理方法和电池。在该方法中,对电池进行化成之后,在分容之前对电池进行再处理:基于化成过程中得到的原SEI膜得到更耐氧化的新保护膜(也是一种SEI膜)。其中,对电池进行再处理的过程包括:对化成后的电池进行至少一次深度放电以分解原SEI膜中耐氧化性较差的组分,同时生成其他组分。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电池负极表面形成更耐氧化的保护膜,防止电池过放时电解液与负极接触而反应产气,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性和可靠性。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处理方法和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处理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例如锂电池)在经过化成、分容以及封装等处理之后,即可得到成品电池,该成品电池的使用方式可以包括:置于电子设备中用于为该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等。
[0003]电池在化成的过程中,通过为电池进行首次充电以生成一层位于负极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简称SEI膜。生成该SEI膜的原因在于:在首次充电的过程中,该电池中的电解液在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例如,该电解液中的部分组分在石墨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在后续使用该成品电池的过程中,该SEI膜可以防止电解液与负极反应,这样可以减少活性锂的损失,增加该成品电池的使用寿命。该SEI膜的稳定性还对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循环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SEI膜的稳定性越稳定,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循环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越高。其中,SEI膜的稳定性可以由SEI膜的质量、组分、强度以及厚度等决定。
[0004]稳定性包括耐氧化性以及耐还原性等。但是,化成过程中生成的SEI膜耐氧化性较差,如何生成更耐氧化性的SEI膜是值得讨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处理方法和电池,可以使得电池的负极具有更耐氧化性的保护膜,防止电解液与负极反应的作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注入了电解液的电池进行首次充电以进行化成,得到化成后的电池;该化成后的电池中负极具有第一保护膜,该第一保护膜是化成过程中该电解液在该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所生成的;对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使得每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对应的电压为过放电压,得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中负极具有第二保护膜;该第二保护膜为在N次放电的过程中该第一保护膜中部分或全部组分分解后,该电解液与该负极接触反应生成了其他组分后得到的;该过放电压小于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关机电压;该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使得充电后的电池对应的电压为可分容电压;该可分容电压大于该过放电压且小于满电电压;该满电电压为该充电后的电池继续充满电时对应的电压。
[0007]上述实施例中,对电池进行化成之后,在分容之前对电池进行再处理:基于化成过程中得到的原SEI膜得到更耐氧化的新保护膜(也是一种SEI膜)。其中,对电池进行再处理的过程包括:对化成后的电池进行至少一次深度放电以分解原SEI膜中耐氧化性差的组分,同时生成其他组分。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电池负极表面形成更耐氧化的保护膜,防止电池过放时电解液与负极接触而反应产气,以此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
使得充电后的电池对应的电压为可分容电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该充电后的电池继续以第二电流充电至充满电,得到充满电后的电池;该第二电流大于该第一电流;对该充满电后的电池进行放电,记录放出的全部电量为电池的容量;
[0009]确定该电池的容量符合要求之后,对容量符合要求的电池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目标电池。
[0010]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流为较小的电流。电池在过放状态之下不适合使用正常充电时涉及的电流(例如10A)进行充电,会对电池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基于较小的电流(第一电流)将处于过放状态的电池充电至可分容电压,这里的目的在于激活电池。然后再基于正常充电时涉及的电流(第二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以执行分容操作。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具体包括:将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的过程包括T个不同阶段,T个阶段中的不同阶段对电池进行放电时输出的电流大小不同,T个阶段中的同一个阶段中,每一次对电池放电输出的电流大小相同。
[0012]上述实施例中,分阶段进行N次放电,可以使得电池放电更彻底,有利于第二保护膜的生成。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具体包括:对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中的每一次放电均以大小相同的电流将电池放电至过放电压。
[0014]上述实施例中,将电池放电至过放电压以实现基于第一保护膜得到第二保护膜的处理过程可以看作对电池使用过程中处于过放状态时,第一保护膜被分解的一种模拟。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具体包括: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包括D个阶段,该D个阶段中的不同阶段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使用的第一电流大小不同;该D个阶段中的同一个阶段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使用的第一电流相同;该D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0016]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放电阶段涉及的电流大小可以不同,增加了方案的灵活性。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具体包括:以大小相同的第一电流对该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
[0018]上述实施例中,基于较小的电流(第一电流)将处于过放状态下的电池充电至可分容电压,这里的目的在于激活电池。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的过程划分为T个不同阶段,T个阶段中的不同阶段对电池进行放电时输出的电流大小不同,T个阶段中的同一个阶段中,每一次对电池放电输出的电流大小相同,具体包括:将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的过程划分为2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大小为0.1C的电流将该化成后的电池放电至电压为2.2V得到一次放电之后的电池,然后将第一操作循环执行99次,该第一操作包括:5分钟后,继续通过0.1C电流将最近一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再次放电至电压为2.2V;第二阶段,将第二操作循环执行50次,该第二操作包括:5分钟后,通过0.01C电流将最近一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再次放电至电压为1.8V;然后,得到150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其中,C指示该电池的容量值。
[0020]上述实施例中,不同充电阶段涉及的电流大小可以不同,增加了方案的灵活性。
[002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中的每一次放电
均以大小相同的电流将电池放电至过放电压,具体包括:通过大小为0.1C的电流将该化成后的电池放电至电压为2.2V得到一次放电之后的电池,然后将第一操作循环执行99次,该第一操作包括:5分钟后,继续通过0.1C电流将最近一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再次放电至电压为2.2V;然后,得到100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其中,C指示该电池的容量值。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中的每一次放电均以大小相同的电流将电池放电至过放电压,具体包括:通过大小为0.1C的电流将该化成后的电池放电至电压为2.2V得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注入了电解液的电池进行首次充电以进行化成,得到化成后的电池;所述化成后的电池中负极具有第一保护膜,所述第一保护膜是化成过程中所述电解液在所述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所生成的;对所述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使得每次放电之后的电池对应的电压为过放电压,得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中负极具有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二保护膜为在N次放电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保护膜中部分或全部组分分解后,所述电解液与所述负极接触反应生成了其他组分后得到的;所述过放电压小于所述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关机电压;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使得充电后的电池对应的电压为可分容电压;所述可分容电压大于所述过放电压且小于满电电压;所述满电电压为所述充电后的电池继续充满电时对应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使得充电后的电池对应的电压为可分容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充电后的电池继续以第二电流充电至充满电,得到充满电后的电池;所述第二电流大于所述第一电流;对所述充满电后的电池进行放电,记录放出的全部电量为电池的容量;确定所述电池的容量符合要求之后,对容量符合要求的电池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目标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具体包括:将所述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的过程包括T个不同阶段,T个阶段中的不同阶段对电池进行放电时输出的电流大小不同,T个阶段中的同一个阶段中,每一次对电池放电输出的电流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具体包括:对所述化成后的电池进行N次放电中的每一次放电均以大小相同的电流将电池放电至过放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具体包括: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包括D个阶段,所述D个阶段中的不同阶段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使用的第一电流大小不同;所述D个阶段中的同一个阶段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时使用的第一电流相同;所述D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具体包括:以大小相同的第一电流对所述N次放电之后的电池进行充电。7.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梁家华李文文卢轮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