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68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号连接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包括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连接器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连接器同轴线缆屏蔽结构采用单向弹片接触结构与配插端屏蔽外壳接触,达到屏蔽信号干扰的目的

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在连接器领域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传输,并保证信号的完整性,所以对信号传输要求越来越高,屏蔽干扰性能也要求更高,更好的屏蔽效果能降低信号损失及信号的干扰,提供更安全的信号传输环境

[0003]但现在的连接器不能通过金属壳的相互连接,将地端子相互串联起来,无法形成相等的电位,且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抑制谐振的产生,不能降低串扰的影响,不能够极大的提高传输的效率,另外现有的模块化设计与二次注塑的工艺,不能够使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更加的简便且性能不是特别的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包括主
Top
金属壳,主
Top
金属壳的顶部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注塑块,第一注塑块的外壁底端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主
Bottom
金属壳,主
Top
金属壳的底部与主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活动连接,还包括,
TOP
端子模组,
Top 端子模组和
Bottom
端子模组通过第一注塑块与第二注塑块将两个端子模组形成一个整体,或者
Top 端子模组和
Bottom
端子模组通过热熔工艺,将两端子模组扣合形成一个整体,次
Top
金属壳的接触凸起和次
Top
金属壳的接触凸起相互接触,这样使得
Top 端子模组的上地端子和
Bottom
端子模组的上地端子相互连接,形成相等电位,可以有效的抑制谐振,可以实现提高有效数据传输,另外通过模组化设计和将两模组固定成一个整体,极大的节省客户制造成本和提高产品可靠性,
TOP
端子模组包括开设在主
Top
金属壳远离第一注塑块顶部一侧的若干个上方孔,主
Top
金属壳的底部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
Bottom
金属壳,辅助
Bottom
金属壳的底部设置有上模组组件,
Bottom
端子模组,
Bottom
端子模组包括开设在主
Bottom
金属壳远离第一注塑块顶部一侧的下方孔,下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注塑块,第二注塑块的顶端外壁贯穿并固定连接在上方孔的内壁,主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组组件

[0006]进一步地,上模组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辅助
Bottom
金属壳底部的若干个上地端子,上地端子与上信号端子线性排布通过第一注塑块和第二注塑块成型为一体,上地端子和上信号端子相邻排布,形成接触对表现在高速信号分布方式为 G

S

S

G
分布,
G
代表上接地端子,
S
代表上信号端子,通过对上地端子与上信号端子的布局,使得两者之间产生最小距离与装置上其他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从而降低了装置工作中串扰的影响,上接地端子
长度
L1
大于上信号端子长度
L2
,同时上地端子和上信号端子向尾部延伸,凸出边缘,并形成一悬臂接触部,上地端子前端相互连接,并同时被次
Top
金属壳覆盖,加强了装置的防串扰效果,上地端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次
Top
金属壳

[0007]进一步地,次
Top
金属壳的形状呈
U

U
型,次
Top
金属壳的底部呈多处凸起状,次
Top
金属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悬臂弹片

[0008]进一步地,上悬臂弹片上呈接触凸起状,次
Top
金属壳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上定位孔,上定位孔呈圆形状,辅助
Bottom
金属壳靠近上地端子的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若干个上信号端子

[0009]进一步地,上信号端子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次
Top
金属壳的顶部,上地端子与上信号端子呈相邻线性排布,上地端子远离辅助
Bottom
金属壳的一端相互连接

[0010]进一步地,下模组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主
Bottom
金属壳顶部的若干个下地端子,次
Bottom
金属壳呈
U

U
型结构,并且有多处凸出部分,且次
Bottom
金属壳上延伸着多个下悬臂弹片,下悬臂弹片上设置有接触凸起,从而使得与次
Top
金属壳上的上悬臂弹片更加的贴合,连接更加的稳定,增强了装置之间的稳定性,侧面使得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数据的丢失,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下地端子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
Top
金属壳,辅助
Top
金属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主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

[0011]进一步地,辅助
Top
金属壳靠近下地端子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信号端子,下地端子与下信号端子呈相邻线性排布,下信号端子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主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

[0012]进一步地,下地端子远离辅助
Top
金属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下地端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次
Bottom
金属壳,次
Bottom
金属壳的形状呈
U

U
型,次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呈多出凸起状

[0013]进一步地,次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次
Top
金属壳的底部,次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悬臂弹片,下悬臂弹片上呈接触凸起状,次
Bottom
金属壳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下定位孔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上地端子与上信号端子线性排布通过第一注塑块和第二注塑块成型为一体,上地端子和上信号端子相邻排布,形成接触对表现在高速信号分布方式为 G

S

S

G
分布,
G...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主
Top
金属壳(1),所述主
Top
金属壳(1)的顶部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注塑块(4),所述第一注塑块(4)的外壁底端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主
Bottom
金属壳(2),所述主
Top
金属壳(1)的底部与主
Bottom
金属壳(2)的顶部活动连接,还包括;
TOP
端子模组(6),所述
TOP
端子模组(6)包括开设在主
Top
金属壳(1)远离第一注塑块(4)顶部一侧的若干个上方孔(
62
),所述主
Top
金属壳(1)的底部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
Bottom
金属壳(
61
),所述辅助
Bottom
金属壳(
61
)的底部设置有上模组组件(
63
);
Bottom
端子模组(7),所述
Bottom
端子模组(7)包括开设在主
Bottom
金属壳(2)远离第一注塑块(4)顶部一侧的下方孔(
71
),所述下方孔(
71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注塑块(
72
),所述第二注塑块(
72
)的顶端外壁贯穿并固定连接在上方孔(
62
)的内壁,所述主
Bottom
金属壳(2)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组组件(
7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组件(
63
)包括活动连接在辅助
Bottom
金属壳(
61
)底部的若干个上地端子(
633
),所述上地端子(
633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次
Top
金属壳(
63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
Top
金属壳(
631
)的形状呈
U

U
型,所述次
Top
金属壳(
631
)的底部呈多处凸起状,所述次
Top
金属壳(
631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悬臂弹片(
63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臂弹片(
632
)上呈接触凸起状,所述次
Top
金属壳(
631
)的顶部两端均开设有上定位孔(
636
),所述上定位孔(
636
)呈圆形状,所述辅助
Bottom
金属壳(
61
)靠近上地端子(
633
)的底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若干个上信号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哲牛林贺云峰邓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