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定位检测
,具体涉及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
。
技术介绍
[0002]管道是指用管子
、
管子联接件和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
、
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在各个领域中都十分常见,目前在管道的制造
、
铺设及运行等各个阶段中,管道都可能产生破损或缺陷,因此都需要专门的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来对管道进行检测;公布号为
CN219075455U
的一种管道检测定位机构,其包括基座
、
夹持组件和驱动组件,夹持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置于基座上,该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转动摇轮,驱使驱动杆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随之转动,驱使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转动,将管道夹持紧固,虽然能够对管道进行定位,但是管道在定位后,其一部分会仍与支撑座接触,这就导致当管道需要检测该部位时,则需要再次进行释放定位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且需要借助外部定位机构来对检测部件进行定位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可通过定位单元,将待定位检测的管道顶起的同时夹持定位住,能够较为全面的将管道检测部位露出,同时保证管道定位的精确和稳定性,减少管道检测过程中的调节次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的工作效率,且无需借助外部定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
100
)
、
定位单元(
200
)和定位组件(
400
),所述工作台(
100
)上表面中部设置的燕尾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
400
),所述定位单元(
200
)包括环板(
201
)
、
转动杆(
202
)
、
定位板(
203
)
、
转动环一(
204
)
、
齿牙环一(
205
)和齿轮一(
206
),所述环板(
201
)横向对称设置于工作台(
100
)的上表面,两个所述环板(
201
)的相对内侧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环形均匀分布的转动杆(
202
),所述转动杆(
202
)的外弧面内侧端头均设有定位板(
203
),所述环板(
201
)的内弧面均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有转动环一(
204
),所述转动环一(
204
)的外弧面内侧端头均设有齿牙环一(
205
),所述转动杆(
202
)的外弧面外侧端头均设有齿轮一(
206
),位于同一个所述环板(
201
)上为一组的齿轮一(
206
)分别与同侧相邻的齿牙环一(
205
)啮合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
200
)还包括安装板(
207
)
、
蜗杆(
208
)和环形蜗轮(
209
),所述安装板(
207
)分别纵向对称设置于环板(
201
)的外侧面上端,位于同一个所述环板(
201
)上的两个安装板(
207
)之间均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有蜗杆(
208
),所述转动环一(
204
)的外弧面外侧端头均设有环形蜗轮(
209
),所述环形蜗轮(
209
)分别与同侧相邻的蜗杆(
208
)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环板(
201
)之间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两个蜗杆(
208
)转动的同步驱动机构(
300
),所述定位组件(
400
)上开设有与同步驱动机构(
300
)相匹配的贯穿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机构(
300
)包括旋转杆(
301
)
、
锥齿轮一(
302
)和锥齿轮二(
303
),所述旋转杆(
301
)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于两个环板(
201
)之间上端,所述旋转杆(
301
)的外弧面左右两端均设有锥齿轮一(
302
),所述蜗杆(
208
)的前侧延伸端均设有锥齿轮二(
303
),所述锥齿轮一(
302
)分别与同侧相邻的锥齿轮二(
303
)啮合连接,所述定位组件(
400
)上开设有与旋转杆(
301
)相匹配的贯穿口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测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
100
)的前表面中部上端设有控制面板(
700
),所述控制面板(
700
)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定位机构及管道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旭光,陈卓,郭博文,唐晶,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鸿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