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64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涉及育苗移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三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车体的外侧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传输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移栽装置
,具体为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菜育苗移栽装置是一种用于自动化完成油菜苗木生长

栽植的设备,在传统的油菜栽培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工进行苗床育苗

移栽等工作,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应运而生,现有技术包括自动施肥

自动浇水

自动移栽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油菜育苗和移栽的效率

[0003]尽管现有的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需要解决

其中包括:
[0004]1、
种植槽的一致性:在移栽过程中,确保每个种植槽具有相同的深度和形状是很重要的,不一致的种植槽可能导致油菜苗的生长不均匀,影响产量和质量;
[0005]2、
移栽精度:移栽过程中的位置准确性对油菜苗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移栽不准确,可能导致油菜苗生长不良或者死亡

[0006]3、
移栽速度和效率:虽然自动化操作可以节省人力并提高工作效率,但移栽速度和效率仍可能受到限制,快速而准确地移栽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三组传输组件,且中间位置的传输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

两端位置的传输组件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传输组件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车体的外侧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传输组件

输送组件工作的驱动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
V
型板,所述
V
型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栽组件与覆盖组件,所述移栽组件的两侧设置有下压组件;
[0009]所述移栽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
V
型板一端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侧通过皮带轮组件与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滑孔,所述转动杆外壁通过花键套横向滑动连接有三组圆盘架,且三组圆盘架与三组输送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圆盘架的外壁两侧呈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外框板,所述外框板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移栽框,所述移栽框的底部外壁两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上方套设在连接轴上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两侧的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内侧端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一辊轴,且第一辊轴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转动安装在车体上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侧的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并倾斜向下设置,两个第二安装板内侧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二辊轴,且第二辊轴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转动安装在车体上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外侧端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第一轴杆

第二轴杆上的同步带轮,且所有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轴杆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
V
型板包括两组转动板与两组定位板,且移栽组件安装在转动板上

覆盖组件安装在定位板上,两组所述定位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的外侧端,且滑动套设在第二花键轴上,所述转动板转动安装在定位板的外侧一端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与两个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位于滑槽的两侧,所述滑槽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丝杆,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车体上,且输出端与双向螺纹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两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移动块顶部与外侧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座,且滑座顶部与外侧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框板的外侧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密封板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移栽框外壁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内壁两侧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转动连接有
Z
型板,所述
Z
型板一侧底部设置有凸轮,且凸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花键轴上,所述凸轮的外壁与
Z
型板的底部贴合滑动,
Z
型板另一侧底部与连接杆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
Z
型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固定安装在车体上,所述弧形板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以第二花键轴为轴心设置,所述弧形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杆,且连接杆通过弧形滑孔滑动安装在弧形杆上,所述弧形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设置在连接杆的底部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覆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板底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覆土板,且两块覆土板倾斜设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移栽组件通过转动杆

圆盘架和移栽框等部件的联动作用,能够自动将油菜苗从输送组件送入移栽框内,这种自动化操作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移栽框向下转动时,密封板与土壤接触,插入土壤中形成种植槽,这种插入土壤的设计有助于保持油菜苗的稳定位置,促进其正常生长;移栽框内的油菜苗在移栽后,密封板可以完成对移栽框的密封处理,通过密封板的转动,可以确保移栽框内油菜苗的安全保护,避免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设置的移栽组件能够实现油菜苗的准确移栽,保证种植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各个部件的设计和功能协同作用,使得移栽过程更加高效

准确,并能适应不同的种植需求

[0020]下压组件通过凸轮和
Z
型板的联动作用,能够使连接杆向下滑动,带动转动杆


盘架

移栽框和密封板等部件向下转动,这种自动下压的设计能够确保油菜苗插入土壤中,并形成种植槽,同时下压组件的运动,密封板与土壤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包括车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
(1)
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2)
,所述固定板
(2)
顶部设置有三组传输组件
(3)
,且中间位置的传输组件
(3)
固定安装在固定板
(2)


两端位置的传输组件
(3)
滑动安装在固定板
(2)
上,所述传输组件
(3)
的左侧设置有输送组件
(4)
,所述车体
(1)
的外侧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传输组件
(3)、
输送组件
(4)
工作的驱动组件
(5)
,所述输送组件
(4)
的另一端设置有
V
型板
(6)
,所述
V
型板
(6)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栽组件
(7)
与覆盖组件
(9)
,所述移栽组件
(7)
的两侧设置有下压组件
(8)
;所述移栽组件
(7)
包括转动安装在
V
型板
(6)
一端的转动杆
(71)
,所述转动杆
(71)
的两侧通过皮带轮组件
(72)
与输送组件
(4)
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
(71)
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73)
,且连接杆
(73)
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滑孔,所述转动杆
(71)
外壁通过花键套横向滑动连接有三组圆盘架
(74)
,且三组圆盘架
(74)
与三组输送组件
(4)
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圆盘架
(74)
的外壁两侧呈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外框板
(75)
,所述外框板
(75)
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
(76)
,且连接轴
(76)
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移栽框
(78)
,所述移栽框
(78)
的底部外壁两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
(79)
,且密封板
(79)
的上方套设在连接轴
(7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
(3)
包括两侧的第一安装板
(31)
,两个第一安装板
(31)
内侧端设置有第一输送带
(32)
,所述第一输送带
(32)
的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一辊轴
(33)
,且第一辊轴
(33)
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花键轴
(34)
,所述第一花键轴
(34)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
(35)
,所述第一轴杆
(35)
转动安装在车体
(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
(4)
包括两侧的第二安装板
(41)
,且第二安装板
(41)
一端与第一安装板
(31)
固定连接并倾斜向下设置,两个第二安装板
(41)
内侧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
(42)
,且第二输送带
(42)
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分隔板
(46)
,所述第二输送带
(42)
的内侧两端设置有第二辊轴
(43)
,且第二辊轴
(43)
上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轴
(44)
,所述第二花键轴
(44)
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
(45)
,所述第二轴杆
(45)
转动安装在车体
(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油菜育苗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5)
包括固定安装在车体
(1)
外侧端的驱动电机
(51)
,以及安装在第一轴杆
(35)、
第二轴杆
(45)
上的同步带轮
(52)
,且所有的同步带轮
(52)
通过同步齿轮
(53)
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51)
的输出端与第一轴杆
(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雄赵彩霞尼玛次仁南志强李施蒙杨广环白玛央珍唐琳袁玉婷次仁白珍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