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操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智能船舶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操控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应用至船舶上,船舶档位
、
油门及动力装置的操控器同样面临更新换代
。
[0003]当前用于船舶的遥控手柄智能化程度低,结构不紧密,存在诸多缺陷:第一
、
难以同时有效兼顾用户对船舶动力装置运行工况监控和操控需求,尤其难以同时满足变速箱档位
、
发动机油门
、
尾机动力倾角和状态监控的集成式控制需求,其中尾机动力为喷泵系统或螺旋桨系统;第二
、
当前已有的遥控手柄整体结构不紧密,容易松动和进水;第三
、
已有的遥控手柄换档时手感体验差,用户难以感知挂档是否成功,而且在推动加油时阻力不足容易出现行程跳变
。
[0004]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操控装置,包括盒体(1)
、
传动部件(2)和手柄(3);所述盒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
101
),外侧设置有接线端子(
102
);所述控制主板(
101
)通过通信线与接线端子(
102
)相连,进而通过接线端子(
102
)与被控设备通信;所述控制主板(
101
)通过电源线与接线端子(
102
)相连,可借助接线端子(
102
)引入工作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2)包括配套设置的定位架(
201
)
、
传动芯(
202
)和角度感应器;所述定位架(
201
)的外端贯穿地固定在盒体(1)侧边,内端伸在盒体(1)内;所述传动芯(
202
)可旋转地套设在定位架(
201
)中,传动芯(
202
)的外端接头指向盒体(1)外,便于连接手柄(3);所述角度感应器分布设置在定位架(
201
)和传动芯(
202
)上,可监测传动芯(
202
)相对于定位架(
201
)的角度信息;所述手柄(3)的下端与传动芯(
202
)的外端固定连接,上端作为用户操控端,手柄(3)转动时驱动传动芯(
202
)动作;所述控制主板(
101
)连接并读取角度感应器的角度信息,生成档位指令或油门指令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还设置有与控制主板(
101
)相连的功能按键(
103
)
、
显示屏(
104
)
、
指令按键(
105
)和档位指示标志(
110
);所述盒体(1)的顶面设置为向上凸起的三角体,三角体包括正侧斜面(
106
)和反侧斜面(
107
),正侧斜面(
106
)指向盒体(1)的前上方,安装有用户需高频操控的功能按键(
103
)和显示屏(
104
),还设置有需用户高频查看的档位指示标志(
110
);反侧斜面(
107
)指向盒体(1)的后上方,安装有用户仅需低频操控的指令按键(
105
)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多功能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左侧和
/
或右侧设置有固位孔(
108
),所述固位孔(
108
)上开设有多个固位凹槽(
109
);所述定位架(
201
)的中前端外围固定设置有固位环(
2011
),所述固位环(
2011
)的内端侧和
/
或外端侧设置有与固位凹槽(
109
)数量和尺寸均对应的固位凸台(
2012
);当定位架(
201
)按指定方向和角度插入固位孔(
108
)时,所述固位凸台(
2012
)可紧密地插入对应的固位凹槽(
109
)中;所述定位架(
201
)内端和
/
或外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固位螺纹(
2013
),并配套设置有可卸载的密封圈(
205
)和固位螺帽(
206
);每个固位孔(
108
)中设置有一个定位架(
201
),所述固位螺帽(
206
)和固位环(
2011
)分别位于固位孔(
108
)的两侧,所述固位螺帽(
206
)与固位孔(
108
)之间设置一个密封圈(
205
)
。4.
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多功能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
201
)为空腔圆柱体,定位架(
201
)的空腔内固定设置有凸型挂载环(
2014
);所述传动芯(
202
)包括主芯(
2021
)
、
夹位轴承(
204
)和连接螺栓(
2023
);所述主芯(
2021
)可适配地套设在定位架(
201
)的空腔内;所述主芯(
2021
)外端前侧面设置有挂载槽(
2024
),挂载槽(
2024
)底部纵向贯通地设置有连接孔(
2025
);所述主芯(
2021
)内端设置有凸型限位环(
2026
);所述凸型挂载环(
2014
)两侧各设在一个夹位轴承(
204
),其中凸型挂载环(
2014
)内侧
的夹位轴承(
204
)命名为内夹位轴承(
2041
),凸型挂载环(
2014
)外侧的夹位轴承(
204
)命名为外夹位轴承(
2042
),夹位轴承(
204
)包括配套设置的外圈(
2043
)
、
内圈(
2044
)和滚珠;所述手柄(3)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紧固环(
301
),紧固环(
301
)的中间设置有挂载柱(
302
),所述挂载柱(
302
)内侧端面设置有螺纹孔(
303
);其中紧固环(
301
)的内直径大于主芯(
2021
)的外端端头的直径;其中挂载柱(
302
)的外型尺寸与挂载槽(
2024
)相对应,并以指定角度适配地插在挂载槽(
2024
)内;所述螺纹孔(
303
)的开设位置和数量与连接孔(
2025
)对应,每个连接孔(
2025
)中以从内往外装配的方式设置一个连接螺栓(
2023
);其中主芯(
2021
)的直径小于凸型挂载环(
2014
)的内直径,主芯(
2021
)的直径等于夹位轴承(
204
)的内圈(
2044
)的内直径,夹位轴承(
204
)的外圈(
2043
)的外直径等于定位架(
201
)空腔圆柱体的内直径;其中,凸型挂载环(
2014
)的中间凸台端面对应的直径大于内圈(
2044
)的外直径,小于外圈(
2043
)的内直径,确保凸型挂载环(
2014
)仅与外圈(
2043
)侧面接触,而不与内圈(
2044
)侧面接触;其中,凸型限位环(
2026
)的中间凸台端面对应的直径,大于内圈(
2044
)的外直径,小于外圈(
2043
)的内直径,确保凸型限位环(
2026
)仅与内圈(
2044
)侧面接触,而不与外圈(
2043
)侧面接触;其中,紧固环(
301
)的内直径小于内圈(
2044
)的内直径,紧固环(
301
)的外径大于内圈(
2044
)的外直径且小于外圈(
2043
)的内直径,确保紧固环(
301
)仅与内圈(
2044
)侧面接触,而不与外圈(
2043
)侧面接触;具体的,当连接螺栓(
2023
)旋入螺纹孔(
303
)并拧紧后,紧固环(
301
)紧密地抵住外夹位轴承(
2042
)的内圈(
2044
),外夹位轴承(
2042
)的外圈(
2043
)紧密地抵住凸型挂载环(
2014
)外侧,凸型挂载环(
2014
)内侧紧密地抵住内夹位轴承(
2041
)的外圈(
2043
),内夹位轴承(
2041
)的内圈(
204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无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