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47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SZ绞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绞合
,具体为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纤通信的普及,光缆作为通信信号的传输件也被广泛应用

光缆有很多种,其中绞式光缆与其它光缆相比具有更好的传输性能,绞式光缆通过层绞式光缆成缆机制成,对绞制的绞向而言
,
目前有两种
,
一是左向,形似“S”又称
S
向;二是右向,形似“Z”又称
Z
向,故
SZ
绞也可称为左右向绞,
SZ
绞合装置是层绞式光缆成缆机的重要部分,是整个成缆生产线的核心,直接影响生产线的速度和光缆的性能

[0003]而目前的
SZ
绞合装置在带动芯线进行绞合时,还是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带动绞盘进行转动,如公开号为
CN216670342U
的专利,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
SZ
绞合需要切换转动方向,一旦切换转动方向时,很容易导致同步带与同步轮之间出现打滑,从而无法对线芯进行绞合,而且还会影响其对后续的绞合以及已经绞合的芯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通过将能够转动的转动盘与蜗轮进行连接,并以多个连接管对蜗轮和转动盘进行贯穿,而配合蜗杆和蜗轮的啮合连接关系,当传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后,利用第一锥齿轮和蜗杆一端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关系,以驱动转动盘进行旋转,能够实现将多根芯线进行旋转绞合,通过该种方式带动芯线进行绞合,能够避免在对芯线进行
SZ
绞合时,由于电机的扭矩的变化,从而导致传动机构之间的打滑现象,以提高对其进行绞合时的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位于工作台上的若干个呈弯折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用于驱动蜗轮进行转动的蜗杆;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对光纤进行限位的连接管,位于两侧所述连接管设置在转动盘的同轴心处,位于中间所述连接管设置在转动盘的偏轴心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蜗轮并延伸至蜗轮的外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传动箱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传动箱的内部并与传动箱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若
干个第一锥齿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的一侧与底部均开设有水平槽,位于侧面所述水平槽的内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板,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第一锥齿轮进行限位的限位条,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条相适配的贯穿孔,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吊装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能够收缩的驱动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箱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侧边槽,所述延伸板的外表面与位于下方的水平槽和侧边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与驱动架的顶部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底部且位于吊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吊装板的一侧转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用于带动驱动架进行等距收缩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与驱动架的顶部转动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滑动套,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且位于滑动槽的两侧均吊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吊装杆,所述吊装杆的外表面与滑动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能够转动的转动盘与蜗轮进行连接,并以多个连接管对蜗轮和转动盘进行贯穿,而配合蜗杆和蜗轮的啮合连接关系,当传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后,利用第一锥齿轮和蜗杆一端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关系,以驱动转动盘进行旋转,能够实现将多根芯线进行旋转绞合,通过该种方式带动芯线进行绞合,能够避免在对芯线进行
SZ
绞合时,由于电机的扭矩的变化,从而导致传动机构之间的打滑现象,以提高对其进行绞合时的稳定性

[0016]2、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传动杆的表面设置限位条,并且将第一锥齿轮以套设的方式设置在传动杆和限位条的表面,能够保持第一锥齿轮跟随传动杆的转动,同时能够调整第一锥齿轮在传动杆表面的位置,从而调节多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整芯线在绞合时的弧度,并且利用驱动架的收缩,能够带动多个连接板进行同步运动,并且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相等,无需工作人员对其距离进行精度调整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绞合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传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架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
工作台;
2、
支撑板;
3、
蜗轮;
4、
定位板;
5、
蜗杆;
6、
转动盘;
7、
滑动槽;
8、
连接管;
9、
驱动电机;
10、
传动箱;
11、
传动杆;
12、
第一锥齿轮;
13、
第二锥齿轮;
14、
连接板;
15、
限位条;
16、
贯穿孔;
17、
延伸板;
18、
水平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位于工作台(1)上的若干个呈弯折形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3);所述支撑板(2)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用于驱动蜗轮(3)进行转动的蜗杆(5);所述转动盘(6)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对光纤进行限位的连接管(8),位于两侧所述连接管(8)设置在转动盘(6)的同轴心处,位于中间所述连接管(8)设置在转动盘(6)的偏轴心处,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贯穿蜗轮(3)并延伸至蜗轮(3)的外部;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5)的传动箱(
10
),所述传动箱(
10
)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12
),所述蜗杆(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13
),所述第一锥齿轮(
12
)与所述第二锥齿轮(
13
)啮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固定设置在传动箱(
10
)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
11
),所述传动杆(
11
)的一端贯穿传动箱(
10
)的内部并与传动箱(
10
)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
11
)的外表面套设有若干个第一锥齿轮(
1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
10
)的一侧与底部均开设有水平槽(
18
),位于侧面所述水平槽(
18
)的内表面与蜗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5)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板(
14
),所述传动杆(
11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第一锥齿轮(
12
)进行限位的限位条(
15
),所述连接板(
14
)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限位条(
15
)相适配的贯穿孔(
16
),所述连接板(
14
)的一侧与第一锥齿轮(
12
)的一侧转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底光缆用光纤成缆
SZ
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
14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
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国祥许人东卢光远张腾飞聂玉全康慧灵贾建华冒伟伟马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