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24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组合剪力墙是一种将混凝土浇筑在钢板之间形成的新型抗侧力结构构件,其能够充分发挥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协同效能,实现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有效结合

除了性能优异以外,此种结构的剪力墙还具有施工快捷

施工质量高的技术优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申请号为
201910768971.3
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蜂窝型隔板错列布置的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制备方法,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外包钢板,两块外包钢板之间设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蜂窝型隔板组,且蜂窝型隔板组与外包钢板相互垂直;蜂窝型隔板组包括多块并排分布的隔板,每块隔板上均设有一组呈上下均匀分布的蜂窝孔;相邻隔板上的蜂窝孔之间呈错位排布;隔板包括两块经焊接固定的分隔单板,每块分隔单板上均设有一组上下均布的半蜂窝口

该专利中的蜂窝型隔板组均是沿着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而横向方向没有设置任何的隔板,因此承载力和刚度仍然有限

此外,该专利中的隔板是由两块分隔单板焊接固定,故而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使得结构的整体承载力更好,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施工性能更加优异<br/>。
[0005]本申请涉及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所述组合剪力墙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所述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包钢板,所述外包钢板的内侧间隔焊接有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均为开孔隔板,所述纵向隔板沿着组合剪力墙的高度方向竖向设置,所述横向隔板沿着组合剪力墙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外包钢板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组合形成隔舱式结构,所述隔舱式结构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所述楼板的连接节点设有
π
型板,所述
π
型板焊接在所述外包钢板的外侧,所述
π
型板沿组合剪力墙的延伸方向横向设置在所述横向隔板所在的位置处;所述
π
型板包括顶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肢板,所述外包钢板和所述
π
型板的顶板之间焊接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两排纵向钢筋分别焊接于所述
π
型板的两个肢板的相对内表面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垂直设置

[0006]其中,所述
π
型板的顶板和肢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外包钢板

所述纵向隔板

所述横向隔板和所述
π
型板采用相同强度的钢板,所述
π
型板的厚度
T
p
可以采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0007]T
p

λ1max(T1,T2,T3)+
λ2min(T4,T5)
[0008]其中,
λ1+
λ2=
1,
[0009]式中,
λ1和
λ2为影响系数;
S
p

π
型板的两个肢板的间距,单位为
mm

W
p

π
型板的顶板宽度,单位为
mm

L
p

π
型板肢板的伸出长度,单位为
mm

L
hg
为横隔板长度,单位为
mm

W
hg
为横隔板宽度,单位为
mm

L
eh
为横隔板开孔长度,单位为
mm

W
eh
为横隔板开孔宽度,单位为
mm

T
p

π
型板的厚度,单位为
mm

T
s
为外包钢板的厚度,单位为
mm

T
hg
为横隔板的厚度,单位为
mm

f
y
为各钢板部件的强度,单位为
N/mm2;
α
p

π
型板的顶板有效厚度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
0.05

0.15

D
z
为混凝土楼板中的纵筋直径,单位为
mm

S
z
为纵筋的间距,单位为
mm

f
r
为纵筋的强度,单位为
N/mm2;
θ
z

π
型板的塑性扩散角

[0010]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建筑物,具有组合剪力墙和钢筋混凝土楼板,所述组合剪力墙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采用连接节点连接,所述连接节点为如上所述的连接节点

[0011]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所述连接节点为如上所述的连接节点,包括以下步骤:
[0012](1)
在工厂加工外包钢板,通过焊缝将纵向隔板焊接于外包钢板内侧;
[0013](2)
定位横向隔板位置,并将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和外包钢板进行焊接;
[0014](3)
定位
π
型板位置,并将
π
型板的顶板与外包钢板进行焊接;
[0015](4)
外包钢板

纵向隔板

横向隔板以及
π
型板加工完成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0016](5)
布置楼板内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并将纵向钢筋与
π
型板的两道肢板进行焊接;
[0017](6)
浇筑剪力墙和楼板内的混凝土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该连接节点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可以方便地实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连接

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隔舱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楼板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剪力墙中外包钢板的稳定性,使得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建筑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外,本申请还提出了
π
型板参数设计的经验公式,填补了设计领域的空白,使其不仅能够满足强度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可以节约外伸肢板的材料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所述组合剪力墙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所述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包钢板,所述外包钢板的内侧间隔焊接有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均为开孔隔板,所述纵向隔板沿着组合剪力墙的高度方向竖向设置,所述横向隔板沿着组合剪力墙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外包钢板

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横向隔板组合形成隔舱式结构,所述隔舱式结构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隔舱式组合剪力墙与所述楼板的连接节点设有
π
型板,所述
π
型板焊接在所述外包钢板的外侧,所述
π
型板沿组合剪力墙的延伸方向横向设置在所述横向隔板所在的位置处;所述
π
型板包括顶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肢板,所述外包钢板和所述
π
型板的顶板之间焊接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两排纵向钢筋分别焊接于所述
π
型板的两个肢板的相对内表面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横向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垂直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
π
型板的顶板和肢板的厚度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板

所述纵向隔板

所述横向隔板和所述
π
型板采用相同强度的钢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
π
型板的厚度
T
p
采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T
p

λ1max(T1,T2,T3)+
λ2min(T4,T5)
其中,其中,式中,
λ1和
λ2为影响系数;
S
p

π
型板的两个肢板的间距,单位为
mm

W
p

π
型板的顶板宽度,单位为
mm

L
p

π
型板肢板的伸出长度,单位为
mm

L
hg
为横隔板长度,单位为
mm

W
hg
为横隔板宽度,单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华邱盛源张磊崔明哲王柏翔赵英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