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95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及装置,其中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装置包括套板和固定机构;套板中间套设在立柱的上端,套板的两侧各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的说是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业普遍存在的相对低效率

高风险

高损耗特点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建造的各个方面

近十多年来的高铁接触网建造工程创新实践
,
研发解决了系统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等工艺问题,完成了主要相关装备的研制

其主要成果之一的高铁接触网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工法系列步骤中的腕臂预配工法

吊弦预配工法

恒张力架线工法和弹性吊索安装工艺4种具体工法工序,配套以接触网标准作业车

架线作业车组等施工装备,通过全面的推广应用,将源于
20
世纪我国的传统接触网工程整体建造技术水平提升了一代

[0003]但是,这些关键工艺的实施对一线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且很多作业环节如腕臂组装

吊装

安装就位等工序仍未能实现机械化,接触网作业人员仍需在高空负重作业,人工作业依旧繁重而低效,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该预配方法包括施工测量工序流程和支柱装配工序流程;所述施工测量工序流程依次包括确定起侧点

纵向测量

横向测量

标记和填写记录;
[0007]所述确定起侧点,设计规定的起测点

桥梁端头的起测点

隧道口的起测点

站场最外侧道岔岔心桩,且设计规定的起测点为轨道施工单位现场设定和书面提供的永久性里程点;
[0008]所述向测量,根据图纸标明的跨距进行悬挂点的纵向测量,采用钢尺沿钢轨进行测量,在曲线段应沿曲线外侧钢轨测量,测量过程中注意与现场公里标和其他建筑物进行里程核对并及时调整,在曲线区段时应将误差均分在曲线区段,每个锚段纵向测量后应复核整个锚段长度是否与图纸相符;
[0009]所述横向测量,单股道区段位置与纵向测量确定的位置一致,多股道区段利用等腰三角形法则进行定位,在正线股道和重要股道根据纵向测量点确定的位置,分别向两侧各5米确定两点,利用等腰三角形原则将三角形的第三点引至相邻钢轨上,利用两点确定一直线方法在各股道钢轨上进行标记;
[0010]所述标记,横向测量时用油漆在中间各股道轨顶侧面标注基础位置,在靠近基础位置的股道侧,用红色油漆在钢轨的轨腰上标记竖线,标明支柱或拉线的位置,并写明支柱号;
[0011]所述填写记录,根据测量情况做好测量记录,根据现场变更情况填写洽商单,及时完善变更手续

[0012]优选的,所述支柱装配工序流程依次包括施工准备

计算预配

支柱安装和填写记录;
[0013]所述施工准备,底座安装高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轨面连线中心高度为基准点向上测量;
[0014]所述计算预配,根据腕臂计算所需参数测量支柱参数,同时根据腕臂计算以下参数,平

斜腕臂长度;定位管长度;定位环距斜腕臂末端的距离;定位双环距定位管固定端的距离;腕臂支撑管及定位支撑管的长度

安装位置;之后将上述各参数对应支柱号编制成腕臂预配数据表,腕臂预配数据表中所提供的参考数据,在待切割的腕臂上做好标记;
[0015]所述支柱安装,安装方法如下:
[0016]S1
:预先将腕臂在组装车间组装预配好,之后将其托运至安装现场,同时将支柱运输到现场卸在地面上,需要在地面上放置两块方木做好垫板,目的保证支柱与空隙,便于现场安装材料时有空间;
[0017]S2
:支柱装配,按施工台帐把预配好的腕臂材料按要求分别安装在支柱上,地面作业人员通过小绳将预配好的腕臂起吊至下腕臂底座高度;
[0018]S3
:支柱整体吊装,在吊装前需现场质检人员按施工台帐进行检查,材料是否是用错

安装高度是否合适和紧固力矩是否到位,无误后通过吊装装置配合吊车吊装;
[0019]实施前提是依据无轨测量测量平台,此平台采用
CP

III
精测网数据对中心点进行激光三点定位,达到接触网测量定位精准的目的,由于高速铁路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连续性和高平顺性,施工中需要采用高精度三维控制测量技术,
CP

III
技术的应用满足了高速铁路施工

运营

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和需要

[0020]由于
CP

III
精测网位置精准,本测量平台利用激光三点定位技术选取
CP

III
精测网中任意三个点作为固定坐标点,利用三个
CP

III
桩来准确定位无轨测量平台位置

[0021]由于
CP

III
精测网中的任意桩位置精确,任意选取的基准独立,所以采用本论文中设计的测量工具,其测量点是独立的,当发现某一个点测量错误时无需重新测量其它点,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0022]优选的,所述支柱安装之前,预先安装调整基础调节螺母
,
接触网支柱都是采用法兰盘固定,固方式为支柱法兰盘下一个调整螺母,支柱法兰盘上两个固定螺母,下面一个螺母用于调整支柱斜率,接触网都是向受力反方向倾斜,预先计算好支柱法兰盘下几个调整螺母的高差与斜率的关系,见公式
A

[0023]公式
A

[0024]支柱受力侧螺母抬高量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0025]a

e
×
m/L
[0026]a
-支柱受力侧螺母抬高量
(mm)

[0027]e
-支柱顶部倾斜值
(mm)

[0028]L
-支柱高度
(mm)

[0029]m—
支柱底部宽度
(mm)。
[0030]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装置,该预配装置适用于上述任意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
预配方法,该预配装置为
S3
中所述的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套板和固定机构;所述套板中间套设在立柱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配方法包括施工测量工序流程和支柱装配工序流程;所述施工测量工序流程依次包括确定起侧点

纵向测量

横向测量

标记和填写记录;所述确定起侧点,设计规定的起测点

桥梁端头的起测点

隧道口的起测点

站场最外侧道岔岔心桩,且设计规定的起测点为轨道施工单位现场设定和书面提供的永久性里程点;所述向测量,根据图纸标明的跨距进行悬挂点的纵向测量,采用钢尺沿钢轨进行测量,在曲线段应沿曲线外侧钢轨测量,测量过程中注意与现场公里标和其他建筑物进行里程核对并及时调整,在曲线区段时应将误差均分在曲线区段,每个锚段纵向测量后应复核整个锚段长度是否与图纸相符;所述横向测量,单股道区段位置与纵向测量确定的位置一致,多股道区段利用等腰三角形法则进行定位,在正线股道和重要股道根据纵向测量点确定的位置,分别向两侧各5米确定两点,利用等腰三角形原则将三角形的第三点引至相邻钢轨上,利用两点确定一直线方法在各股道钢轨上进行标记;所述标记,横向测量时用油漆在中间各股道轨顶侧面标注基础位置,在靠近基础位置的股道侧,用红色油漆在钢轨的轨腰上标记竖线,标明支柱或拉线的位置,并写明支柱号;所述填写记录,根据测量情况做好测量记录,根据现场变更情况填写洽商单,及时完善变更手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装配工序流程依次包括施工准备

计算预配

支柱安装和填写记录;所述施工准备,底座安装高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轨面连线中心高度为基准点向上测量;所述计算预配,根据腕臂计算所需参数测量支柱参数,同时根据腕臂计算以下参数,平

斜腕臂长度;定位管长度;定位环距斜腕臂末端的距离;定位双环距定位管固定端的距离;腕臂支撑管及定位支撑管的长度

安装位置;之后将上述各参数对应支柱号编制成腕臂预配数据表,腕臂预配数据表中所提供的参考数据,在待切割的腕臂上做好标记;所述支柱安装,安装方法如下:
S1
:预先将腕臂在组装车间组装预配好,之后将其托运至安装现场,同时将支柱运输到现场卸在地面上,需要在地面上放置两块方木做好垫板,目的保证支柱与空隙,便于现场安装材料时有空间;
S2
:支柱装配,按施工台帐把预配好的腕臂材料按要求分别安装在支柱上,地面作业人员通过小绳将预配好的腕臂起吊至下腕臂底座高度;
S3
:支柱整体吊装,在吊装前需现场质检人员按施工台帐进行检查,材料是否是用错

安装高度是否合适和紧固力矩是否到位,无误后通过吊装装置配合吊车吊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安装之前,预先安装调整基础调节螺母
,
接触网支柱都是采用法兰盘固定,固方式为支柱法兰盘下一个调整螺母,支柱法兰盘上两个固定螺母,下面一个螺母用于调整支柱斜率,接触网都是向受力反方向倾斜,预先计算好支柱法兰盘下几个调整螺母的高差与斜率的关系,见公式
A

公式
A
:支柱受力侧螺母抬高量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a

e
×
m/La
-支柱受力侧螺母抬高量
(mm)

e
-支柱顶部倾斜值
(mm)

L
-支柱高度
(mm)

m—
支柱底部宽度
(mm)。4.
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配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种接触网腕臂精细预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配装置为
S3
中所述的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套板
(1)
和固定机构;所述套板
(1)
中间套设在立柱的上端,套板
(1)
的两侧各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
(2)、
固定环
(3)
和锁杆
(4)
;所述连接板
(2)
的一端固定挂在套板
(1)
上,连接板
(2)
的另一端固接在固定环
(3)
上,固定环
(3)
呈带有缺口的环体状,缺口角度为
110

120
°
,固定环
(3)
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固定环
(3)
的另一端开设固定孔
(5)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

齿轮
(6)
和齿条
(7)
;所述电机固接在固定环
(3)
上,电机输出端齿轮
(6)
啮合传动齿条
(7)
,齿条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翟小旺梁振刚廖洪白国岩闫肃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