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89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0
电池具备:第一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研究开发盛行的锂二次电池中,根据使用的电极,充放电电压

充放电循环寿命特性

保存特性等电池特性被大幅左右

由此,通过改善电极活性物质,从而实现电池特性的改善

[0003]例如,一直以来提出了,将充电时以电化学方式与锂合金化的铝



锡等作为电极使用的锂二次电池

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包含具有硅

锡和过渡金属的合金所形成的负极材料的负极

正极

和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0004]专利文献2公开了,具备使用设置于集电体上的硅薄膜作为活性物质的负极

正极和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0005]作为与锂合金化的金属,可以举出铋
(Bi)。
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
Bi
粉末制作的

包含
Bi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
4898737
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
3733065
号公报
[0010]非专利文献
[0011]非专利文献1:山口裕之著“聚丙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物所形成的锂电池用非晶质高分子负极活性物质的合成及其电化学特性”三重大学

博士论文
、2015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3]本公开提供具有得到改善的循环特性的电池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本公开的电池具备:
[0016]第一电极

[0017]第二电极


[0018]电解液,
[0019]前述第一电极具有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
[0020]前述活性物质层包含
BiNi

[0021]前述
BiNi
具有空间群归属于
C2/m
的晶体结构

[002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3]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具有得到改善的循环特性的电池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0025]图2为示出在镍箔上制作的由
BiNi
薄膜构成的活性物质层的
X
射线衍射谱图的一例的图

[0026]图
3A
为示出实施例1‑1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27]图
3B
为示出实施例1‑1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28]图
4A
为示出实施例1‑2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29]图
4B
为示出实施例1‑2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0]图
5A
为示出实施例1‑3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1]图
5B
为示出实施例1‑3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2]图
6A
为示出实施例1‑4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3]图
6B
为示出实施例1‑4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4]图
7A
为示出实施例1‑5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5]图
7B
为示出实施例1‑5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6]图
8A
为示出实施例1‑6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7]图
8B
为示出实施例1‑6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8]图
9A
为示出实施例1‑7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39]图
9B
为示出实施例1‑7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0]图
10A
为示出实施例1‑8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1]图
10B
为示出实施例1‑8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2]图
11A
为示出实施例1‑9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3]图
11B
为示出实施例1‑9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4]图
12A
为示出实施例1‑
10
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5]图
12B
为示出实施例1‑
10
的试验电池单元的第2次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6]图
13
为示出实施例1‑
11
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7]图
14
为示出实施例1‑
12
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初始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的图

[0048]图
15
为示出实施例1‑1至1‑8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循环数与放电容量密度的关系的图

[0049]图
16
为示出实施例1‑1至1‑4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循环数与放电容量密度的关系的图

[0050]图
17
为示出实施例1‑1和1‑9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循环数与放电容量密度的关系的图

[0051]图
18
为示出实施例1‑
10
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循环数与放电容量密度的关系的图

[0052]图
19
为示出实施例1‑
11
和实施例1‑
12
的试验电池单元的循环数与放电容量密度的关系的图

[0053]图
20
为示出实施例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电池,其具备: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和电解液,所述第一电极具有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包含
BiNi
,所述
BiNi
具有空间群归属于
C2/m
的晶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由使用了
Cu

K
α
射线的表面
X
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所述活性物质层的
X
射线衍射谱图中,将存在于
29
°
以上且
31
°
以下的衍射角2θ
的范围的最大峰的高度强度设为
I(1)、
存在于
41
°
以上且
43
°
以下的衍射角2θ
的范围的最大峰的高度强度设为
I(2)
时,所述
I(2)
相对于所述
I(1)
之比即
I(2)/I(1)

0.28
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活性物质层包含选自由
LiBi

Li3Bi
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正久大户贵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