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排放的零散气液化回收及联产提氦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
,涉及一种零排放的零散气液化回收及联产提氦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的高含硫
、
高含氮
、
低含氦
、
富含重烃零散气的液化
、
脱氮
、
提氦
、
含硫凝液回收的系统及方法,可适用于边远地区高含硫
、
高含氮
、
低含氦
、
富含重烃的零散气田
。
技术介绍
[0002]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
,简称
LNG)
由天然气经过净化处理,从气态变成液态
(
深冷至
‑
162℃)
,其体积约为等量标态天然气体积的
1/600
,重量约为同体积水的
45
%,在储存
、
运输
、
贸易和应用等方面更有优势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零排放的零散气液化回收及联产提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站分离单元
、
原料气增压单元
、
原料气脱酸单元
、
脱水脱汞单元
、
预冷单元
、
脱重烃单元
、
液化单元
、
脱氮单元
、
提氦单元
、
混烃稳定单元和凝液脱硫单元;其中,所述进站分离单元,用于对原料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气相;所述原料气增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气相进行级间增压,得到第二气相和第一含硫凝液;所述原料气脱酸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气相进行过滤和脱酸,得到第三气相和第二含硫凝液;所述脱水脱汞单元,用于对全部或部分的所述第三气相进行冷却
、
三相分离
、
分子筛吸附和脱汞,得到第四气相和液态烃;所述脱重烃单元,用于对经所述预冷单元预冷后的全部或部分的所述第四气相进行重接触和低温分离,得到第五气相和重烃液;所述脱氮单元,用于对经所述液化单元后液化后所述第五气相进行脱氮,得到
LNG
和第六气相;所述提氦单元,用于对经所述液化单元
、
预冷单元
、
脱水脱汞单元后的第六气相进行提氦,得到高纯氦气;所述混烃稳定单元,用于对所述重烃液进行混烃稳定,顶气返回所述进站分离单元,底液进入混烃储罐;所述凝液脱硫单元,用于对第一含硫凝液
、
第二含硫凝液和加热后的液态烃进行气提脱硫,顶气返回所述进站分离单元,底液进入混烃储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的零散气液化回收及联产提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分离单元包括进站分离器,所述原料气增压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级压缩机与分离罐,所述原料气脱酸单元包括过滤器和吸收塔;所述进站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前级分离罐的进气口相连,后级分离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进气口相连,所述吸收塔的顶部出气口连接所述脱水脱汞单元,所述吸收塔底部的富胺液经外部的胺液再生系统后得到贫胺液,所述贫胺液进入所述吸收塔顶部与所述气相进行逆向流动;所述进站分离器和前级分离罐中的液相进入排污单元,剩余分离罐中的第一含硫凝液和所述过滤器中的第二含硫凝液进入所述凝液脱硫单元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的零散气液化回收及联产提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脱汞单元包括冷却器
、
第一三相分离器
、
前置过滤器
、
分子筛吸附塔
、
脱汞塔和后置过滤器;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的进口,所述冷却器的冷源来自所述预冷单元的预制冷器;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的出气口依次连接所述前置过滤器
、
一个或相并联的多个分子筛吸附塔
、
脱汞塔和后置过滤器,所述后置过滤器的出气口经所述预冷单元的预冷箱后连接至所述脱重烃单元;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的液态烃口连接所述凝液脱硫单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排放的零散气液化回收及联产提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重烃单元包括重接触塔和低温分离器,所述预冷单元包括预冷箱和为预冷箱供冷的预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王亚彬,胡成勇,赵瑜,安杰,高庆春,陈鹏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