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85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包括研磨筒,研磨筒内由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置破碎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


技术介绍

[0002]搅拌磨机是一种细磨设备,广泛应用于矿业

颜料

化工

建材

医药等领域,其由驱动装置

筒体

搅拌轴

搅拌器

研磨介质组成,筒体通常为圆柱体,搅拌器通常为螺旋式

棒销式和盘式三种,研磨介质通常为钢球

刚玉球

锆球或天然河砂

卵石等球形介质

工作时,搅拌磨机的筒体静止,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器旋转,搅拌器将动力直接施加于研磨介质,使研磨介质与物料作多维循环运动和自转运动,在筒体内形成较大的速度梯度,通过研磨介质之间的挤压力

少量的冲击力

摩擦和剪切力实现对物料的有效粉磨

颗粒粉碎主要以摩擦粉碎为主,挤压力和冲击力主要影响颗粒的初期粉碎效果,摩擦和剪切力决定了颗粒的细磨效率

按照粉磨环境,搅拌磨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按照结构形式,搅拌磨机可分为卧式和立式

[0003]目前,湿法搅拌磨已经实现大型化并大量应用,干法搅拌磨现有规格相对较小,且处于逐步推广应用的阶段,在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4](1)
现有干法搅拌磨,由于对物料的作用力以摩擦和剪切为主,仅适宜处理微米级的颗粒,而对粒度较粗的物料适应性较差,难以磨细;
[0005](2)
现有干法搅拌磨,磨内物料和研磨介质的运动程度弱,研磨介质之间产生的摩擦和剪切力较小,研磨区主要集中在搅拌盘附近以及筒体内壁附近,研磨效果较差,研磨效率低;
[0006](3)
现有干法搅拌磨,磨内研磨介质受到搅拌器作用,在磨机横截面上按照同一个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以竖直方向的直径为界限,一侧的研磨介质做上升运动,另一侧的研磨介质做抛落运动,受到重力作用,做抛落运动的研磨介质的动能高于做上升运动的研磨介质的动能,导致做抛落运动的研磨介质对筒壁的单侧产生较大的冲击,使磨机产生振动,降低了磨机的可靠性;
[0007](4)
现有干法搅拌磨,缺乏有效的出磨物料细度控制措施,对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缺乏控制措施,对出磨物料的细度控制不够灵活;
[0008](5)
现有干法搅拌磨,筒体和搅拌器拆装较为复杂,维护和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干法搅拌磨对粗粒度物料适应性差

研磨效率低

设备可靠性差

出料细度控制不灵活

拆卸维护困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该搅拌磨机可提高干法搅拌磨机对原料粒度的适应性,大幅度提升干法搅拌磨的研磨效率,灵活控制出磨产品细度,提升设备可靠性,提高设备拆装维护的便捷性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包括研磨筒

喂料口

出料口

磨机进风口

磨机出风口

搅拌轴

驱动装置

分离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研磨筒通过基
础及支架支撑固定,研磨筒一端设置喂料口和磨机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和磨机出风口;所述搅拌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沿研磨筒轴线穿过研磨筒并由安装在基础及支架上的轴承支撑;所述研磨筒的外围设置冷却装置;
[0011]所述研磨筒内由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置破碎区

研磨区,所述破碎区和研磨区之间设置有分隔盘;所述破碎区内的搅拌轴上由喂料至出料方向依次设置一个导料搅拌器和多个破碎搅拌器;所述研磨区内的搅拌轴上由喂料至出料方向依次设置一个导料搅拌器

多个研磨搅拌器和一个用于将粉磨后物料和研磨介质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破碎区内研磨介质的直径和密度均大于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的直径和密度,破碎区内研磨介质的填充率小于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的填充率;
[0012]所述研磨搅拌器分为正向研磨搅拌器和反向研磨搅拌器,所述正向研磨搅拌器和反向研磨搅拌器沿搅拌轴依次交叉均匀布置,所述正向研磨搅拌器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反向研磨搅拌器通过同轴变向传动机构安装在搅拌轴上,使正

反向研磨搅拌器在搅拌轴和同轴变向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不同方向的旋转;
[0013]所述分离装置为空心半球式结构,且为孔距可调型分离装置,使筛孔大小

筛分面积实现可调控

[0014]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带动其上的导料搅拌器

破碎搅拌器

分隔盘

正向研磨搅拌器进行与搅拌轴同向的旋转,同时,带动设置于搅拌轴上的同轴变向传动机构工作,进而带动反向研磨搅拌器进行与搅拌轴反向的旋转

物料喂入研磨筒内,首先进入破碎区,在相应导料搅拌器的作用下快速向磨内破碎搅拌器运动,受到破碎搅拌器带动研磨介质的冲击作用,实现快速破碎,破碎至一定细度后,物料通过分隔盘进入研磨区,在相应导料搅拌器的作用下使一定粒度的物料快速通过分隔盘并向研磨搅拌器运动,物料与研磨介质在两种研磨搅拌器的正反向高速旋转搅拌作用下做多维循环运动和自转运动,物料颗粒受到以摩擦和剪切力为主的研磨介质作用实现破碎

磨机进风口通入冷风,物料受风力及搅拌作用逐渐运动至出料端,然后通过孔距可调型分离装置实现合格粒级产品与研磨介质的分离,研磨介质受到分离装置阻拦而留在研磨筒内,磨细的物料可通过分离装置排出,孔距可调型分离装置能够灵活调整筛分孔径,从而通过调整排料速度来调整物料在磨内的粉磨时间,灵活调节出磨产品的细度

由分离装置排出的合格产品通过出料口排出

通入研磨筒内的冷风经过分离装置后,通过出料口上方的出风口排出

研磨筒筒体外壁设置冷却装置,保证设备长期运转下的持续冷却降温

[0015]优选的,所述破碎区内的导料搅拌器设置在靠近喂料口处,所述研磨区内的导料搅拌器设置在靠近分隔盘处,两个所述导料搅拌器均固定在搅拌轴上,两者结构相同,均为叶片式搅拌器,由导料固定环和多个叶片组成,所述导料固定环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导料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布设有固定孔;所述叶片通过固定孔固定在导料固定环上,所述叶片呈头宽底窄的长条状结构,叶片的头部为圆弧形,叶片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和螺栓柱,所述螺栓柱与固定孔连接固定;所述叶片与所在导料搅拌器径向的夹角为
60
°

85
°
,叶片的头顶部与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包括研磨筒

喂料口

出料口

磨机进风口

磨机出风口

搅拌轴

驱动装置

分离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研磨筒通过基础及支架支撑固定,研磨筒一端设置喂料口和磨机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和磨机出风口;所述搅拌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沿研磨筒轴线穿过研磨筒并由安装在基础及支架上的轴承支撑;所述研磨筒的外围设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内由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置破碎区

研磨区,所述破碎区和研磨区之间设置有分隔盘;所述破碎区内的搅拌轴上由喂料至出料方向依次设置一个导料搅拌器和多个破碎搅拌器;所述研磨区内的搅拌轴上由喂料至出料方向依次设置一个导料搅拌器

多个研磨搅拌器和一个用于将粉磨后物料和研磨介质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破碎区内研磨介质的直径和密度均大于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的直径和密度,破碎区内研磨介质的填充率小于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的填充率;所述研磨搅拌器分为正向研磨搅拌器和反向研磨搅拌器,所述正向研磨搅拌器和反向研磨搅拌器沿搅拌轴依次交叉均匀布置,所述正向研磨搅拌器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反向研磨搅拌器通过同轴变向传动机构安装在搅拌轴上,使正

反向研磨搅拌器在搅拌轴和同轴变向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不同方向的旋转;所述分离装置为空心半球式结构,且为孔距可调型分离装置,使筛孔大小

筛分面积实现可调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区内的导料搅拌器设置在靠近喂料口处,所述研磨区内的导料搅拌器设置在靠近分隔盘处,两个所述导料搅拌器均固定在搅拌轴上,两者结构相同,均为叶片式搅拌器,由导料固定环和多个叶片组成,所述导料固定环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导料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布设有固定孔;所述叶片通过固定孔固定在导料固定环上,所述叶片呈头宽底窄的长条状结构,叶片的头部为圆弧形,叶片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和螺栓柱,所述螺栓柱与固定孔连接固定;所述叶片与所在导料搅拌器径向的夹角为
60
°

85
°
,叶片的头顶部与研磨筒内壁的距离为所在研磨区的研磨介质直径的5~
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搅拌器固定在搅拌轴上,为棒式搅拌器,由破碎固定环和多个搅拌棒组成,所述破碎固定环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破碎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布设有固定孔;所述搅拌棒通过固定孔固定在破碎固定环上;所述搅拌棒的头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头部为半球形,所述搅拌棒的迎料面沿破碎搅拌器径向设置有长条状介质槽,搅拌棒的底部设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与固定孔连接固定;破碎搅拌器外缘与研磨筒内壁的距离为所在破碎区的研磨介质直径的2~
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盘固定在搅拌轴上,为分体式结构,沿径向由内至外分为多个环形盘体,依次为分隔固定环和多个分隔环,所述分隔固定环固定在搅拌轴上,与分隔固定环相邻的分隔环与分隔固定环之间

以及相邻两个分隔环之间均通过径向螺栓连接固定,使分隔固定环与各个分隔环依次固定组合成为完整的分隔盘;每个所述分隔环均分为至少两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盘外缘与研磨筒内壁的距离为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直径的
0.1

0.8
倍;分隔盘的盘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多个弧状筛分孔,筛分孔的宽度为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直径的
0.1

0.5
倍,盘面上通过
面积总占比为
0.4

0.8
;所述分隔盘边缘与研磨筒内壁上设置的筒体分隔环配合形成密封,分隔盘与筒体分隔环之间的缝隙为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直径的
0.1

0.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研磨搅拌器和反向研磨搅拌器的结构相同,均为圆盘式搅拌器,所述圆盘式搅拌器为分体式结构,沿径向由内至外分为多个环形盘体,依次为研磨固定环和多个研磨搅拌环,所述研磨固定环与搅拌轴固定,与研磨固定环相邻的研磨搅拌环与研磨固定环之间

以及相邻两个研磨搅拌环之间均通过径向螺栓连接固定,使研磨固定环与各个研磨搅拌环依次固定组合成为完整的研磨搅拌器;每个所述研磨搅拌环均分为至少两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搅拌器外缘与研磨筒内壁的距离为研磨区内研磨介质直径的2~
10
倍;研磨搅拌器的盘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多个通过孔,盘面上通过面积总占比为
0.2

0.6。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度适应性的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变向传动机构由搅拌轴伞型齿轮
、2
个变向传动伞型齿轮

中空轴伞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文海刘畅杜鑫刘迪彭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