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84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机械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笔记本生产
,具体是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电脑的特点是机身小巧

其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

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0003]抛光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在笔记本电脑底壳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外观的美感需要对笔记本电脑底壳表面进行抛光,使之保持平滑

[0004]金属底壳上还有固定孔(螺纹孔),用于安装螺丝,其也需要进行抛光,而在底壳进行抛光时,需要进行两次抛光,第一次对底壳表面进行打磨,第二次对底壳上的固定孔螺纹孔进行打磨,需要多次抛光才能实现成型,无法一次成型,工艺繁琐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机械手
A、
机械手
B、
笔记本底壳与输送机,输送机位于机械手
A
与机械手
B
之间,输送机用于输送笔记本底壳;所述机械手
A
的驱动端安装有用于对笔记本底壳进行打磨的抛光主体,所述抛光主体包括扁平电机,所述扁平电机驱动轴的外壁上套接有旋转环,且旋转环通过其一侧安装的四个斜柱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外壁面粘接有打磨盘;所述旋转盘底部的左侧安装有设备架,所述设备架上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打磨盘座,同时,打磨盘的圆心处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打磨盘座的外圈处呈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安装孔,同时,通过安装孔内部安装的轴承转动安装有孔洞打磨组件,并且,扁平电机的驱动端可驱动位于旋转盘圆心处的孔洞打磨组件进行旋转;所述机械手
B
的驱动端安装有管路架,且其四个连接口处均安装有用于对笔记本底壳进行吸附固定的真空吸盘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洞打磨组件包括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端焊接有中空筒,所述中空筒的内部竖向限位设置有安装板,且中空筒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用于阻挡安装板的压板环,所述中空筒的内部还设置有弹簧,且安装板放置于弹簧的顶端,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呈相对状态设置有半打磨头,同时
,
半打磨头呈挂台状设计,两侧所述半打磨头的相对面均粘接有橡皮筋,且橡皮筋的底端与安装板的顶端相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一组凸架,且同组
两个凸架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安装半打磨头的半圆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对半圆板进行限位的挡块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中空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限位滑块滑动的限位滑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柱的底端安装有圆块
B
,所述圆块
B
的底端靠外沿边开设有一圈凹槽
B
,且一圈多个凹槽
B
的内部呈相邻交错分别安装有
N
级强磁磁块
B

S
级强磁磁块
B
,所述扁平电机的顶端安装有圆块
A
,所述圆块
A
顶端的靠外沿边开设有一圈凹槽
A
,且一圈多个凹槽
A
的内部呈相邻交错分别安装有
N
级强磁磁块
A

S
级强磁磁块
A。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盘底部的右侧安装有配重架,且配重架与设备架呈对称相对分布,同时,配重架上安装有配重块,用于使配重架与设备架受重相等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盘外壁面的靠外沿边粘接有魔术贴圆毛面,所述打磨盘靠近旋转盘的一侧粘接有与魔术贴圆毛面粘接魔术贴刺毛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其驱动端安装的联轴器安装有竖轴,所述旋转盘底部的左侧开设有用于竖轴穿过的穿孔,且通过穿孔内部安装的轴承与竖轴之间转动连接,同时打磨盘座安装在竖轴的顶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盘

圆块
A
以及预留孔的圆心点均为同一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半打磨头采用可拆式安装在中空筒的内部,可根据底壳上固定孔(螺纹孔)孔径的不同,对半打磨头进行适配性的更换,使抛光装置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底壳均可进行抛光

[0016]本专利技术,同一个打磨盘座上可同时安装四个孔洞打磨组件,也即可同时安装四种尺寸的打磨盘座,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打磨盘座旋转,可对使用的孔洞打磨组件进行对调更换,也即装置单次适配四种不同尺寸的固定孔(螺纹孔)进行抛光

[0017]本专利技术,在通过打磨盘对笔记本底壳外壁面进行抛光的同时,当半打磨头经过笔记本底壳上固定孔(螺纹孔)时,半打磨头会进入固定孔(螺纹孔)的内部对其进行打磨,打磨结束复位移出,因此,本装置对笔记本底壳的一次抛光,即可达到现有多次对笔记本底壳抛光后的状态,一次即可打磨成型,减少了传统的工艺流程,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在旋转盘的右侧安装配重架与配重块进行配重,使旋转盘两种受力均匀,保证旋转盘高速旋转的平稳性,也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抛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旋转盘的仰视图;图4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圆块
A
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打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步进电机与打磨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孔洞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孔洞打磨组件的分离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安装板与半打磨头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图
10
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中空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中笔记本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机械手
A1、
抛光主体
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
A
(1)

机械手
B
(3)

笔记本底壳(6)与输送机,输送机位于机械手
A
(1)与机械手
B
(3)之间,输送机用于输送笔记本底壳(6);所述机械手
A
(1)的驱动端安装有用于对笔记本底壳(6)进行打磨的抛光主体(2),所述抛光主体(2)包括扁平电机(7),所述扁平电机(7)驱动轴的外壁上套接有旋转环(8),且旋转环(8)通过其一侧安装的四个斜柱(9)固定连接有旋转盘(
10
),所述旋转盘(
10
)的外壁面粘接有打磨盘(
13
);所述旋转盘(
10
)底部的左侧安装有设备架(
15
),所述设备架(
15
)上安装有步进电机(
16
),且步进电机(
16
)的驱动端安装有打磨盘座(
25
),同时,打磨盘(
13
)的圆心处设置有预留孔(
28
),所述打磨盘座(
25
)的外圈处呈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安装孔(
26
),同时,通过安装孔(
26
)内部安装的轴承转动安装有孔洞打磨组件(
27
),并且,扁平电机(7)的驱动端可驱动位于旋转盘(
10
)圆心处的孔洞打磨组件(
27
)进行旋转;所述机械手
B
(3)的驱动端安装有管路架(4),且其四个连接口处均安装有用于对笔记本底壳(6)进行吸附固定的真空吸盘(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打磨组件(
27
)包括旋转柱(
29
),所述旋转柱(
29
)的顶端焊接有中空筒(
34
),所述中空筒(
34
)的内部竖向限位设置有安装板(
38
),且中空筒(
34
)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用于阻挡安装板(
38
)的压板环(
35
),所述中空筒(
34
)的内部还设置有弹簧(
44
),且安装板(
38
)放置于弹簧(
44
)的顶端,所述安装板(
38
)顶部的两侧呈相对状态设置有半打磨头(
36
),同时
,
半打磨头(
36
)呈挂台状设计,两侧所述半打磨头(
36
)的相对面均粘接有橡皮筋(
37
),且橡皮筋(
37
)的底端与安装板(
38
)的顶端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笔记本金属底壳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
38
)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一组凸架(
39
),且同组两个凸架(
39
)之间转动安装有旋转轴(
40
),所述旋转轴(
40
)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安装半打磨头(
36
)的半圆板(
41
),所述安装板(
38
)顶部的两侧安装有用于对半圆板(
41
)进行限位的挡块(
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友盛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