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73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带,循环输送带一侧设有灌装站以及封闭站,循环输送带中间设有输液站,循环输送带另一侧设有巢盒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装
,特别涉及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预灌封产品线如公开号为
DE102011113358A1
的一种用于填充和关闭药物物体的方法,例如注射器

小瓶

圆柱形小瓶

与之类似,在巢中平行排列,具有以下步骤:在移除站的输送机输入处从巢中取出物体并引入输送机,通过输送机,沿着运输路径的直线部分依次进入第一称重站,在其中称量所述对象

填充所述对象的填充站和供应的第二称重站,在所述第二称重站中再次称量所填充的对象;此后,填充物被送入闭合站和
/
或压接站,其中填充物被闭合,之后填充物从运输路线中释放

总之,预消毒物品的处理最好是无菌的

[0003]现有的预灌封产品线只能处理盒装的免洗免灭西林瓶

卡式瓶和预灌封瓶,而无法处理散装的

非免洗免灭的西林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解决了现有的预灌封产品线只能处理盒装的免洗免灭西林瓶

卡式瓶和预灌封瓶,而无法处理散装的

非免洗免灭的西林瓶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一侧设有灌装站以及封闭站,循环输送带中间设有输液站,循环输送带另一侧设有巢盒输送机构

脱巢机构

回巢机构

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散装容器出瓶机构

第一转运机械手和第二转运机械手,所述脱巢机构

散装容器进瓶机构以及第一转运机械手设于循环输送带的进瓶工位,所述脱巢机构

散装容器出瓶机构以及第二转运机械手设于循环输送带的出瓶工位,所述散装容器进瓶机构和所述散装容器出瓶机构的部分用于呈直线输送单列容器,且散装容器进瓶机构和散装容器出瓶机构与巢盒输送机构部分平行

[0006]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兼具巢装容器和散装容器的灌装生产,解决单一性灌装的问题,兼容两种方式的灌装,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其中,循坏输送带一侧设有灌装站和封闭站,另一侧设有巢装容器和散装容器上下料的机构,在机械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的时候,从循坏输送带两侧可以维修,该布置方式维修方便;在兼具巢装容器和散装容器生产同时,巢盒输送机构为直线型布置,巢装容器用的巢盒和巢板通过巢盒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散装容器进出瓶机构与巢盒输送机构部分平行,容器进行灌装加塞的灌装站和封闭站设置在循环输送带远离巢盒输送机构的另一侧,生产线整体排布紧凑,空间占用小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散装容器进瓶机构包括拨轮以及与所述拨轮输出端对接的排列件,所述排列件用于直线等距排列拨轮输出的散装容器

[0008]拨轮用于对进入散装容器进瓶机构的散装瓶子进行的那个排列,然后输送至排列件,通过排列件的作用,使得散装容器直线等距排列,实现散装容器进瓶结构部分用于呈直线输送单列容器的功能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散装容器进瓶机构还包括依次对接的洗瓶机

烘干机以及理瓶机,所述理瓶机输出端与所述拨轮输入端对接

[0010]散装容器灌装前,非免洗免灭的散装容器经过清洗

烘干

灭菌后,通过拨轮单列的输送至排列件上,通过排列件进行直线等距排列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灌装生产线无法处理非免洗免灭的散装容器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容器在脱巢机构

散装容器进料机构和循环输送带上的间距相等,或者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上设有变距机构,变距机构用于改变置于第一转运机械手上的容器之间的间距

[0012]方便机械手抓取和转运,实现对接上的无误差,保证后续操作的精确度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脱巢机构包括脱巢吸盘以及顶瓶机构,所述巢盒吸盘用于将巢盒内的巢板取出至巢盒输送机构,所述顶瓶机构用于将巢板上的容器顶出,第一转运机械手用于将巢板上顶出的容器转运至循环输送带

[0014]第一转运机械手可以直接对准进散装进瓶机构的呈直线输送单列容器的部分,对容器进行抓取或者吸取后,进行转运,至循环输送带上对应位置后松开,散装容器定位在循环输送带上进行灌装和加塞,再输出循环输送带

对于巢装容器的转运,带有巢板的巢盒运输至脱巢吸盘处,拿出巢盒内的巢板,巢板通过巢板输送机构中的巢板输送线输送至顶瓶机构,根据第一转运机械手上抓取位置的间距,顶瓶机构等距的顶出巢盒板上对应位置的容器,用于第一转运机械手的抓取,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转运机械手用于将循环输送带上的容器分别转运至巢板和散装容器出瓶机构,所述回巢机构为回巢吸盘,所述回巢吸盘用于将装有容器的巢板放回巢盒

[0016]通过第二转运机械手,使得散装容器直接从循坏输送带转运至散装容器出瓶机构,通过第二转运机械手与回巢机构的配合,先将容器从循坏输送带转运至巢板,再将放置了一定数量容器的巢板放回巢盒,再通过巢盒输送机构进行出料

散装容器和巢装容器的下料快捷且方便,机构的配合合理且空间占用小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输送带为跑道型的同步带

[0018]带有容器的载具通过循环输送带的输送,使得容器进行灌装加塞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散装容器出瓶机构为出料网带

[0020]出料网带成本较低,使用广泛且易得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灌装站两端布置第一称重站和第二称重站

[0022]灌装前后设置了对容器进行单个称重的第一称重站和第二称重站,配合灌装机构,完成自动全称重灌装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巢盒输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巢板输送线和巢盒输送线

巢板输送线置于巢盒输送线上方,巢盒输送线用于输送空巢盒以及带有巢板的巢盒,巢板输送线用于输送空巢板以及带有容器的巢板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兼具巢装容器和散装容器的灌装生产,解决单一性灌装的问题,兼容两种方式的灌装,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其中,循坏输送带一侧设有灌装站和封闭站,另一侧设有巢装容器和散装容器上下料的机构,在机械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的时候,从循坏输送带两侧可以维修,该布置方式维修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包括循环输送带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带
(1)
一侧设有灌装站
(5)
以及封闭站
(6)
,循环输送带
(1)
中间设有输液站
(10)
,循环输送带
(1)
另一侧设有巢盒输送机构
(0)、
脱巢机构
(2)、
回巢机构
(7)、
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3)、
散装容器出瓶机构
(8)、
第一转运机械手
(4)
和第二转运机械手
(9)
,所述脱巢机构
(2)、
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3)
以及第一转运机械手
(4)
设于循环输送带
(1)
的进瓶工位,所述脱巢机构
(2)、
散装容器出瓶机构
(8)
以及第二转运机械手
(9)
设于循环输送带
(1)
的出瓶工位,所述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3)
和所述散装容器出瓶机构
(8)
的部分用于呈直线输送单列容器,且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3)
和散装容器出瓶机构
(8)
与巢盒输送机构
(0)
部分平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3)
包括拨轮
(31)
以及与所述拨轮
(31)
输出端对接的排列件
(32)
,所述排列件
(32)
用于直线等距排列拨轮
(31)
输出的散装容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封药物容器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装容器进瓶机构
(3)
还包括依次对接的洗瓶机
(33)、
烘干机
(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怀洲闫桐廖和鑫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