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
主要由太阳电池板
(
组件
)、
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
[0003]目前的光伏发电系统无法实时监测电量使用信号,无法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子单元
(1)、
逆变器
(2)、
蓄电装置
(3)
和控制单元
(4)
,多个光伏发电子单元
(1)
分别连接逆变器
(2)
,所述逆变器
(2)
分别连接控制单元
(4)
和蓄电装置
(3)
,所述控制单元
(4)
还通过信号传输单元
(5)
连接
ZigBee
电表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
(2)
包括
DSP
控制模块
(7)、
逆变模块
(8)、
采样调理模块
(9)、
保护模块
(10)
以及
PWM
输出模块
(12)
,所述
DSP
控制模块
(7)
分别电性连接逆变模块
(8)、
采样调理模块
(9)、
保护模块
(10)
以及
PWM
输出模块
(1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
(2)
包括场效应晶体管
A(1e)、
场效应晶体管
B(2e)、
场效应晶体管
C(3e)、
场效应晶体管
D(4e)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A(1e)
漏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
B(2e)
源极
、
电容
E(5b)
一端和电容
F(6b)
一端,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A(1e)
源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
C(3e)
源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C(3e)
漏极分别连接场效应晶体管
D(4e)
源极和电感
(11)
一端,所述电感
(11)
另一端连接电容
G(7b)
并接地;还包括三极管
A(1d)、
三极管
B(2d)、
二极管
E(5c)、
二极管
F(6c)
,所述二极管
E(5c)
两端接在三极管
A(1d)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
A(1d)
集电极连接电容
E(5b)
技术研发人员:徐田帅,刘玉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慧电力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