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70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设备
,具体是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

有识别精准

无接触等诸多特点,是当下流行的识别方式,人脸识别系统是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的综合应用,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匹配人脸识别设备,经过四道程序完成人脸识别任务:抓取捕获人脸信息并检测

人脸图像预处理

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及匹配与识别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当前人脸识别设备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例:警察等,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快速比对嫌疑人样貌,所以传统的大型人脸识别设备不利于使用者携带,较大较为笨拙,以至继续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通过对人脸识别机的重新设计使其体积相应减小后在配合专用的便携外套壳进行卡固,以至能够在夹板和受压组件的配合下牢牢的将其入脸识别机和使用者的胸前处进行挂固,改变了传统的人脸识别机携带不便,体积较大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机,所述人脸识别机后方嵌套有便携外套壳,所述便携外套壳内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方安装有上托盖,所述上托盖下方相对位置安装有下托盖,所述壳体内表面开设有内镂槽,所述壳体后方安装有便携夹

壳体通过上方的上托盖和下方的下托盖能够有效且牢固的对人脸识别机进行固定,然后让便携夹对使用者进行加固,以便使用者的携带

[0007]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便携夹内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一端连接有受压组件,所述夹板另一端嵌套有胶套

受压组件主要用于限制夹板的夹力,让其夹板在使用时能够牢固且可靠,不会因为松动所造成与携带者的脱落

[0008]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受压组件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贯穿有锁合管,所述固定块表面正中安装有连接钮,所述锁合管中段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锁合管内连接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内连接有螺旋杆

衔接管内部为贯通状态,内设置有螺纹,且螺旋杆上的螺纹正好与其适配,让其二者能够进行螺旋连接,将其锁合管和夹板形成紧固

[0009]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衔接管和所述螺旋杆均安装于所述锁合管内,所述夹板顶端卡合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连接钮与所述壳体后表面相连接,所述夹板内通过所述螺旋杆顶合,所述壳体上的所述上托盖和所述下托盖组成大小正好与所述人脸识别机适


连接钮有利于对壳体和固定块进行固定,以至确保设置于壳体的后方正中位置,在进行夹合时,能够使人脸识别机正面朝向,进行正常使用

[0010]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人脸识别机内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内安装有捕捉探头,所述捕捉探头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机体其中一侧安装有启用开关

机体可通过一侧的启用开关开启,在配合控制按键进行调控,调整捕捉探头的焦距等,让其画面捕捉的更加清晰

[0011]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机体后方嵌固有电源后盖,所述电源后盖下方设置有载设处,所述机体其中另一侧安装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下方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源后盖内安装有电池组

电池组设置于电源后盖内部,电源后盖采用高度封圈加密,避免电池组出现雨水或水渍等影响,造成设备的使用困难

[0012]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载设处内设置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柱,所述电路控制板上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旁设置有散热器,所述人螺纹柱上连接有机体盖

处理器内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有效的能够将内部电子元器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导流,确保内部温度的平衡

[0013]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池组平齐,所述电路控制板与电池组电性配合,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散热器均焊固于电路控制板上,所述卡槽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相连接

电池组可进行充电,与充电口一侧平齐,可完成
20W
快充,持续工作不低于3天,超常待机,满足工作所需

[0014]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捕捉探头内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安装有采集镜,所述采集镜两端安装均安装有红外灯组,所述连接座表面设置有透镜片,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正中安装有固镜筒,所述固镜筒两侧设置有固灯侧壁,所述贯穿槽上方与下方均设置有卡固槽

透镜片有利于对内部采集镜进行保护,防止采集镜受到外界刮擦所造成的镜头模糊情况出现,而透镜片还能够起到隐蔽内部采集镜的效果

[0015]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卡固槽与所述机体相连接,所述采集镜固定于所述固镜筒内,所述红外灯组固定于所述固灯侧壁上

红外灯组主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提供补光效果,让采集镜采集的画面更加清晰,比对起来更加快速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
本专利技术通过人脸识别机外嵌套的便携外套壳用于使用者的便携带,同时将其人脸识别机重新设计,使其体积相应减小后在配合专用的便携外套壳进行卡固,以至能够在夹板和受压组件的配合下牢牢的将其入脸识别机和使用者的胸前处进行挂固,改变了传统的人脸识别机携带不便,体积较大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19]2.
本专利技术通过捕捉探头在连接座上配合透镜片进行隐蔽,同时在通过红外灯组在特殊环境的情况下对采集镜进行辅助,提升捕捉画面的清晰度,让其更好的捕捉到人脸画面后进行快速进行比对,最后可在手机
APP
上可直接查看对比后的消息,快速确认人脸的人像信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中人脸识别机的组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中便携外套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中便携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中受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机,所述人脸识别机后方嵌套有便携外套壳,所述便携外套壳内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方安装有上托盖,所述上托盖下方相对位置安装有下托盖,所述壳体内表面开设有内镂槽,所述壳体后方安装有便携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夹内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一端连接有受压组件,所述夹板另一端嵌套有胶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组件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贯穿有锁合管,所述固定块表面正中安装有连接钮,所述锁合管中段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锁合管内连接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内连接有螺旋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和所述螺旋杆均安装于所述锁合管内,所述夹板顶端卡合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连接钮与所述壳体后表面相连接,所述夹板内通过所述螺旋杆顶合,所述壳体上的所述上托盖和所述下托盖组成大小正好与所述人脸识别机适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携带式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机内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内安装有捕捉探头,所述捕捉探头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机体其中一侧安装有启用开关
。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弯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