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5855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涉及山桐子苗木繁育技术领域,包含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桐子苗木繁育
,具体为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山桐子属大风子科,又名斗霜红

水冬瓜

油葡萄等,为高大乔木,具有速生

丰产

优美

果皮及种子均含油等特点,是国家木材安全及国家粮油安全战略的优选树种

山桐子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对海拔要求不严,须根系发达,在贵州喀斯特各地区均有野生资源分布;
[0003]山桐子属本地乡土树种,野生优良种源相对较多,种子量大,一般情况下,利用山桐子种子进行育苗,生产上,可增强山桐子幼苗上山造林前的抗性及提高上山造林成活率,常判定为经多次移植炼苗过山桐子苗木综合性能高于未经移植炼苗过山桐子苗木;
[0004]未加以任何措施保护的山桐子幼苗
(
本文所述幼苗指4叶1心山桐子小苗,下同
)
,幼苗很弱,在出土待移植阶段,对苗木搬运距离长短<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采种:
12
月份左右,选取
20
年之上树龄

挂果,果量大

型大

穗长,且连续两年之上稳产的野生山桐子,带果穗及时采收山桐子红果,将采收的山桐子红果放室内自然晾干,待晾干后及时取出山桐子种子并进行低温放置储存;
S2
: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取出山桐子种子进行净种,去掉劣种子及漂浮种子,采用机械摩擦法除去种子表面的蜡质层,用
50
%的多菌灵浸泡杀菌,采用
20

30℃
温水催芽5至
10
天后,选用育苗穴盘及专用穴盘基质,进行穴盘撒播;
S3、
定株:
15
天左右,山桐子种子开始出芽,待出芽率达
50
%以上,即
50
%以上山桐子达到1对子叶1心时,选用
105
孔或
72
孔穴盘及穴盘专用基质,装好盘,人工进行山桐子幼苗定株及管理;
S4、
移植:提前准备好全遮阳及全喷灌覆盖的苗圃地,用
50
%的多菌灵或1%高猛酸钾进行苗床消毒,采用厚度为
0.00014、
宽度为
1.5
米的全新料黑膜为地膜进行苗床全覆盖,待山桐子幼苗达到2对真叶1心或幼苗根须整穴团根时,使用简易担苗工具,连穴带苗一起搬运至苗圃地,轻压每苗每穴盘底部,配合不破坏的全株完整取出苗木及基质,并使用简易打孔工具,开展打孔

取苗

植苗

覆土等程序,进行流水线移植苗木;
S5、
管理:苗木移植后,注意观察天气,当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或观察苗圃地干燥时,早8点以前

晚6点以后对苗圃地进行浇水管理,常规性的进行苗圃地巡查巡护,及时除去苗圃地内杂草,坚持“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的原则,提前预防

消除苗木病虫害影响,同时,当苗木移植成活,苗木
95
%之上正常生长1月后,可对遮阳网进行全拆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采种步骤中,山桐子种子进行低温放置时,储存温度应控制在
3℃
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播种步骤中,采用
20

30℃
温水催芽5至
10
天时,注意每隔8小时要进行浸泡换水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定株步骤中,人工进行山桐子幼苗定株时,应保证1穴有1株山桐子芽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S4
移植步骤中,简易担苗工具为:高度
60
公分

宽度
58
公分
、4


内空,
0.6
冷钢为材料制作的简易工具担苗,使幼苗不被二次伤害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桐子苗木移植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易担苗工具由框架
(11)、
隔层
(12)、
支撑底座
(13)、
固定轮
(14)、
稳定支杆
(15)、
移动轮
(16)、
电驱升降杆
(17)
和驱动杆
(18)
构成;所述框架
(11)
用于整体承载山桐子幼苗,所述隔层
(12)
焊接固定设置在框架
(11)
的内侧,且隔层
(12)
将框架
(11)
的内部纵向等间距分隔为四层,所述支撑底座
(13)
焊接固定在框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盛永贵袁小淋周玉洪陈志学钟家杰冯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金丰农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