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54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至少一个降温件,防护服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降温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安装区域上并与防护服本体相连,降温件包括内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是一种防止病毒

细菌

煤尘或者粉尘等有害物质的侵入的服饰,一般地,防护服采用密封设计,这就导致防护服内部空气不流通,人体穿着防护服进行作业时,产生的汗液不能及时的蒸发出去,导致防护服内部湿度增大

温度升高,穿着不适

穿着防护服的人员在
35
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作业,防护服内部的体感温度可能高达
64
摄氏度,不但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过渡脱水的现象,导致工作人员严重不适,严重时可能引发中暑或热射病,威胁生命健康

[0003]相关技术中制冷式防护服在防护服内部增设半导体制冷片
(
例如帕尔贴
)
,虽然能够有效降低防护服内部的温度,但是半导体制冷片成本高

耗电量高,导致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

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在距离电源较近的地方进行作业,极大的限制了防护服的使用场地,或者,工作人员需要配备电池进行作业,增大了负重,会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可靠性高

本较低且无需消耗电能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至少一个降温件,所述降温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区域上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相连,所述降温件包括内层

外层和夹设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降温层,所述内层朝向人体侧,所述内层为单向吸水层,以允许人体侧产生的汗液穿过并流向所述降温层,所述降温层的降温材料与水接触产生吸热反应,以带走人体侧的热量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采用在防护服本体上设置降温件实现降温的效果,具有单向吸水功能的内层将人体侧因温度升高产生的汗液导流到降温层,汗液与降温层中的降温材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吸热效果,调节防护服内部的温度,并且产生的汗液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高,吸热效果越好,由此达到自适应降温的目的,提升了穿戴人员的穿戴体验

通过吸收汗液降温的方式还同时能够降低人体侧的湿度,有效改善了穿戴人员的穿戴舒适度

而且防护服不需外加传感器就可以达到温度控制的效果,结构更简单,也避免了传感器易坏降温失效导致的安全问题

[0007]与相关技术中采用半导体制冷片的降温手段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利用化学吸热,节省了电能的消耗,使用成本更低

由于无需使用电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不受电源的约束限制,从而可以扩大人员的活动区域,同时降低了人员负重,使穿戴人员的行动更加灵活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的周缘与所述外层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降温层的降温腔室;或者,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间隔设置,所
述防护服还包括至少一个环状封边,所述环状封边套设所述降温件,将所述内层

所述降温层和所述外层的周侧面进行密封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为贯穿所述防护服本体的通孔,所述降温件适配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密封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层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材质相同,且所述外层的周缘与所述通孔的周壁面相连,以使所述外层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形成一片式结构或者,所述外层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采用气密性拉链可拆卸地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域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侧,所述降温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侧面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侧面在邻近所述安装区域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降温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扣相匹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卡扣卡合以将所述降温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区域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层可进行脱水处理以进行循环利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层由硅酸盐制成,所述硅酸盐遇水发生吸热反应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件为多个,所述安装位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位置至少对应人体侧的前胸

后背位置,多个所述降温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安装位置处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和
/
或所述外层上设有开口以便于更换所述降温层,所述开口处设有气密性拉链,所述气密性拉链用于实现所述开口的开启和密封封闭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的外观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降温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防护服
100、
[0022]防护服本体
110、
降温件
120、
内层
121、
外层
122、
降温层
123、
环状封边
124、
开口
1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根据图1‑
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
100。
防护服
100
包括防护服本体
110
和至少一个降温件
120。
[0025]防护服本体
110
用于穿戴在人体上并对人体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的病毒

细菌

粉尘等侵害人体,可以理解的是,防护服本体
110
内部限定出腔体,工作人员在穿戴防护服本体
110
时,人体位于防护服本体
110
内部的腔体中

防护服本体
110
具有靠近人体侧的内侧和靠近外部环境的外侧

可选地,防护服本体
110
为图1所示上衣

下衣和头罩的一体式服饰,也可以为单独的上衣

下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区域;至少一个降温件,所述降温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区域上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相连,所述降温件包括内层

外层和夹设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降温层,所述内层朝向人体侧,所述内层为单向吸水层,以允许人体侧产生的汗液穿过并流向所述降温层,所述降温层的降温材料与水接触产生吸热反应,以带走人体侧的热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周缘与所述外层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降温层的降温腔室;或者,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间隔设置,所述防护服还包括至少一个环状封边,所述环状封边套设所述降温件,将所述内层

所述降温层和所述外层的周侧面进行密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为贯穿所述防护服本体的通孔,所述降温件适配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密封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降温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材质相同,且所述外层的周缘与所述通孔的周壁面相连,以使所述外层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形成一片式结构,或者,所述外层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采用气密性拉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霄王海军王洪磊张亦凡郭鑫石林鑫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