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42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筒之间安装有管试样,所述管试样与连接筒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内安装有两个固定安装块和两个移动安装块,所述移动安装块与装置本体之间安装有复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方便对连接板进行安装拆卸,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同时可以保证安装后管试样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由于分子间的稳定性,因此油膜比较稳定,因此可以保证套筒与连接筒之间的密封性。封性。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装置
,尤其涉及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有望替代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成为未来广泛使用的清洁、高效能源。氢能的使用需要安全经济氢储运、输送技术的支持,以高压氢气的形式储运和输送氢较为简单、经济且实用,是现阶段可大规模实施的氢储运与输送方式。随着氢能使用的逐步推广,未来必将有大量的高压氢气储运容器与输送管道或管线被建造。但众所周知,氢对几乎所有常用金属材料如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都具有降低其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氢进入金属可引起金属发生包括塑性减损、断裂抗性降低、低应力下的滞后断裂以及疲劳断裂性能降低等现象,通常统称为氢脆或氢损伤。因此,若要保证高压氢气储运容器与输送管道、管线的安全使用与长期服役,必须对所用金属材料在高压氢气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氢脆敏感性评价试验研究,以指导未来高压氢气储运容器与输送管道、管线的设计、制造、检验与监测。
[0003]具有一定设计寿命的高压氢气储运容器及输送管道、管线在服役期间将面临非常频繁的充氢和放氢操作,充氢时其内压力升高,放氢时压力降低,如此往复循环,如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容器及其输氢管道、加氢站的大型储氢罐及其输氢管道等结构在服役时都将面临这一问题。由于氢可降低材料的疲劳性能,因此往复充氢放氢引起的压力波动极可能引起容器或管道发生压力疲劳断裂,导致氢气泄漏,引发事故。因此,有必要基于一定的试验技术与装置评价高压氢气储运容器与输氢管道、管线所用金属材料在这种频繁充氢、放氢操作引起的压力波动下发生压力疲劳断裂的敏感性,从而指导这些容器与管道、管线的设计、制造、检验与监测。目前,国内外对金属材料在高压氢气中的氢脆敏感性试验研究多为在高压氢气腔中进行单轴拉伸试验,试验类型单一,且仅可获得材料在高压氢气中的塑性及强度性能,而对疲劳性能的研究则不多见,对材料在高压氢气压力波动下发生压力疲劳断裂敏感性的试验评价研究则更鲜有报道。
[0004]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11203915.8的一种适应于评价材料在高压氢气压力波动下发生压力疲劳断裂敏感性以及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管试样、管试样固定件、管路、压力容器、压力变送器、控制器、低压气源、真空泵、液体自动给排装置以及储液槽。该装置以及基于装置的方法简便、易操作、功能多,并且能模拟实际高压氢气存储容器和输送管道面临的充氢和放氢操作时的压力变化过程及规律,故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该方法及装置避开采用压缩机等气体加压设备对易燃易爆的氢气进行直接压缩,从而安全性高,试验成本低;
[0005]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在于,通过螺栓对夹持件的安装,如此拆装不便,且不能保证连接后管试样的密封性,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
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安装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筒之间安装有管试样,所述管试样与连接筒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内安装有两个固定安装块和两个移动安装块,所述移动安装块与装置本体之间安装有复位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安装块和两个移动安装块均贯穿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通槽滑动设置,所述固定安装块和移动安装块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上安装有对连接柱限位的限位机构。
[0009]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在管试样外壁的套筒,所述套筒套在连接筒的外壁并滑动设置,所述套筒与连接筒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在间隙内形成油膜。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与套筒相抵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套筒上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上贯穿设有与间隙连通的注油孔,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
[0012]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安装块上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U型块上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贯穿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杆,所述卡杆贯穿U型块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杆滑动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U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在卡杆的外部设置,所述卡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4]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拉环,水平相对的两个所述拉环通过拉绳相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竖杆上贯穿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延伸至槽体内,且所述螺栓与滑块相抵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7]1、手动拉动拉绳,拉绳移动带动拉环、限位块、卡杆移动,卡杆不与通槽相对,将连接板上的连接柱贯穿通槽设置,直至连接板与固定安装块、移动安装块相抵,此时的卡槽与卡杆相对设置,然后松开拉绳,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两个卡杆相背移动,卡杆插入卡槽内,如此实现对连接柱的限位,实现对连接板的安装,简单快捷。
[0018]2、将管试样安装在两个连接筒内,此时套筒套在连接筒的外部,然后推动推块实现推杆和活塞移动,可以将润滑油挤压至间隙内,转动管试样使得润滑油在间隙内形成比较充分的油膜,由于分子间的稳定性,因此油膜比较稳定,因此可以保证套筒与连接筒之间的密封性。
[0019]3、转动螺栓,使得螺栓与滑块相抵,如此可以对滑块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移动安装块的定位,保证管试样安装后的稳定性。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不仅方便对连接板进行安装拆卸,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同时可以保证安装后管试样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由于分子间的稳定性,因此油膜比较稳定,因此可以保证套筒与连接筒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中移动安装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中拉环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中活塞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装置本体、2第一连接管、3固定安装块、4移动安装块、5管试样、6连接板、7第二连接管、8连接筒、9套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安装有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7)相对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板(6),两个所述连接板(6)相对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所述连接筒(8)与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7)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筒(8)之间安装有管试样(5),所述管试样(5)与连接筒(8)之间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装置本体(1)内安装有两个固定安装块(3)和两个移动安装块(4),所述移动安装块(4)与装置本体(1)之间安装有复位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安装块(3)和两个移动安装块(4)均贯穿设有通槽(17),所述连接板(6)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8),所述连接柱(18)贯穿通槽(17)滑动设置,所述固定安装块(3)和移动安装块(4)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22),所述U型块(22)上安装有对连接柱(18)限位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在管试样(5)外壁的套筒(9),所述套筒(9)套在连接筒(8)的外壁并滑动设置,所述套筒(9)与连接筒(8)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在间隙内形成油膜(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10),所述橡胶密封圈(10)与套筒(9)相抵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致滞后断裂敏感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上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筒(27),所述活塞筒(27)上贯穿设有与间隙连通的注油孔(28),所述活塞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黄光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