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27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座以及安装在成型座上的下热压模具,所述下热压模具的上方安装有上热压模具;所述下热压模具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且内壳体内开设有成型腔室,所述成型座的侧面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开设有容水腔且水箱内安装有过风件,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与过风件连通的排风控制件,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与成型腔室连通并将成型腔室内的热量导送至过风件内的扇风件;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有保温腔室且保温腔室内安装有围绕内壳体设置的导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压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压成型装置是一种用于加工材料的工业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将材料加热并施加压力,使其在一定形状或结构下变形或硬化,从而制造出各种零部件

产品或材料,热压成型装置通常用于塑料成型

金属加工

陶瓷制造

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等领域,热压成型装置可以将原始材料经过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变成所需形状的产品或零件;目的热压成型装置在加工材料后,通常需要通过人工取出,由于热压成型后的材料温度较高,取出时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烫伤,需要对其进行降温,与此同时,由于在降温过程中没有对热量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导致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座以及安装在成型座上的下热压模具,所述下热压模具的上方安装有上热压模具;所述下热压模具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且内壳体内开设有成型腔室,所述成型座的侧面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开设有容水腔且水箱内安装有过风件,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与过风件连通的排风控制件,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安装有与成型腔室连通并将成型腔室内的热量导送至过风件内的扇风件;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有保温腔室且保温腔室内安装有围绕内壳体设置的导热管,所述水箱的底部安装有与容水腔连通的进水件

出水件,且进水件与出水件均与导热管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过风件包括螺旋过风管

导风管,所述螺旋过风管安装在容水腔内,且扇风件与螺旋过风管连通,所述导风管连接在螺旋过风管的顶部,所述排风控制件与导风管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排风控制件包括排风筒,所述排风筒安装在水箱的顶部并与导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筒内开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筒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并与排风通道连通的排风孔,所述排风筒上设置有插入排风通道内的密封塞

[0007]优选的,所述扇风件包括风箱

伺服电机

转杆

叶片

出风管,所述风箱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所述风箱内开设有与成型腔室连通的散热通道,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风箱的一端,所述转杆设置在散热通道内,且转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叶片连接在转杆的外周,所述出风管连接在风箱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并与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管远离风箱的一端与螺旋过风管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进水件包括第一水泵

进水管,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水箱的底部并与容水腔连通,所述进水管连接在第一水泵的进水端,所述进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导
热管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出水件包括第二水泵

出水管,所述第二水泵安装在水箱的底部并与容水腔连通,所述出水管连接在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且出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与导热管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连接有与容水腔连通的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安装有阀体

[0011]优选的,所述成型座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立柱,若干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顶板,若干个所述立柱上滑动套接有位于下热压模具与顶板之间的上热压模具,所述顶板上安装有液压缸,且上热压模具与液压缸连接并由液压缸驱动向下热压模具靠近或远离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过风件

扇风件

排风控制件,当材料在内壳体内的成型腔室中热压成型后,可通过扇风件将成型腔室内的热量导送至过风件内,热风经过过风件通过排风控制件排出,可通过排风控制件控制排风量的大小,当热风经过过风件时,可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对材料降温时的热量加以利用,对材料降温完毕后,可将其从内壳体内取出,该结构过风件与扇风件的配合作用,可以有效回收热量并用于加热水,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降低能量浪费;通过设置的导热管

进水件

出水件,对材料进行热压前,可通过出水件将水箱内的热水导送至导热管内,从而保持内壳体的热量,使得成型腔室内的热量维持在一定温度,起到预热的作用,并且对材料热压时,可通过导热管内的水吸收热量,然后可通过进水件将导热管内的热水导送至水箱内,形成循环,可保持水箱内的水在一定温度,用于下次材料热压时的预热,该结构通过降温过程中热量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通过预热下热压模具,可以减少热能在开始阶段的传递损失,加快材料的熔融和流动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中水箱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中下热压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中排风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1、
成型座;
2、
下热压模具;
21、
外壳体;
22、
内壳体;
3、
上热压模具;
4、
水箱;
5、
过风件;
51、
螺旋过风管;
52、
导风管;
6、
扇风件;
61、
风箱;
62、
伺服电机;
63、
转杆;
64、
叶片;
65、
出风管;
7、
排风控制件;
71、
排风筒;
72、
排风孔;
73、
密封塞;
8、
导热管;
9、
进水件;
91、
第一水泵;
92、
进水管;
10、
出水件;
101、
第二水泵;
102、
出水管;
11、
排水管;
12、
立柱;
13、
顶板;
14、
液压缸

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
图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包括成型座1以及安装在成型座1上的下热压模具2,下热压模具2的上方安装有上热压模具3;本实施例中,下热压模具2包括外壳体
21
与内壳体
22
,内壳体
22
安装在外壳体
21
内,且内壳体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座(1)以及安装在成型座(1)上的下热压模具(2),所述下热压模具(2)的上方安装有上热压模具(3);所述下热压模具(2)包括外壳体(
21
)与内壳体(
22
),所述内壳体(
22
)安装在外壳体(
21
)内,且内壳体(
22
)内开设有成型腔室,所述成型座(1)的侧面安装有水箱(4),所述水箱(4)内开设有容水腔且水箱(4)内安装有过风件(5),所述水箱(4)的顶部安装有与过风件(5)连通的排风控制件(7),所述外壳体(
21
)的外侧安装有与成型腔室连通并将成型腔室内的热量导送至过风件(5)内的扇风件(6);所述外壳体(
21
)与内壳体(
22
)之间形成有保温腔室且保温腔室内安装有围绕内壳体(
22
)设置的导热管(8),所述水箱(4)的底部安装有与容水腔连通的进水件(9)

出水件(
10
),且进水件(9)与出水件(
10
)均与导热管(8)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件(5)包括螺旋过风管(
51


导风管(
52
),所述螺旋过风管(
51
)安装在容水腔内,且扇风件(6)与螺旋过风管(
51
)连通,所述导风管(
52
)连接在螺旋过风管(
51
)的顶部,所述排风控制件(7)与导风管(
52
)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控制件(7)包括排风筒(
71
),所述排风筒(
71
)安装在水箱(4)的顶部并与导风管(
52
)连通,所述排风筒(
71
)内开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筒(
71
)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并与排风通道连通的排风孔(
72
),所述排风筒(
71
)上设置有插入排风通道内的密封塞(
7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风件(6)包括风箱(
61


伺服电机(
62


转杆(
63


叶片(
64


出风管(
65
),所述风箱(
61
)安装在外壳体(
21
)的外侧,所述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汝欣潘志强朱邦源王志远麻玉虎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