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19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的储管取管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地

深海

深空和极地的勘探与钻进
,具体涉及一种
3D
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的储管取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勘探与钻进技术是人类从地球

地外星球获取各种矿产资源和壤岩实物资料的重要手段

目前,传统勘探与钻进的能量传输主要通过连续电缆和流体管路来实现,而储运这些较长的连续管的设备主要是卷筒式绞车

然而,尽管卷筒式绞车存在结构简单

容量大等优异特性,但是其存在的严重不足有导电或通流滑环极易失效

每层相邻的管间互挤互咬极易损坏,影响了连续管传输终端执行部件的正常工作和安全

为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连续管大容量储运装置”,详见专利号
CN217327242U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0003]现有连续管储运装置的储管原理一方面决定了其储存套筒的设计需整体呈现为圆形,另一方面决定了系统需要通过使用多线路导电滑环实现供电线路由静止端向运动端的过渡

这样的设置不仅降低了通过优化连续管储存套筒结构以此提高储管容量的可能性,也增大了系统线路的复杂性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一种
3D
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的连续管储存套筒和运动导轨机构

>在此基础上,为配合上述机构,实现连续管的持续储存与提取,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
3D
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的储管取管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
3D
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配套一种储管取管机构

旨在实现连续管的储存与提取

其具体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分述如下:
[0005]一种
3D
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的储管取管机构,包括取管单元

注入单元和辅助夹持单元,其中取管单元和注入单元均包括连续管输送单元;
[0006]取管单元包括导正滚轮安装架

导正滚轮

第二平面推力轴承

第二平面推力轴承封盖

导正模块连接件

连续管输送单元

输送单元连接架

取管单元支撑座

第三滚轮

取管单元固定板

第一深沟球轴承

第一轴承封盖

支撑座连接架

第四平面推力轴承

轴承安装座

固定封盖

活动接头

第二深沟球轴承

第二轴承封盖

鹅颈弯管接头

鹅颈弯管和弯管滚轮,连续管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单元安装架

第三平面推力轴承

转角调整电机

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转动支撑座

夹持电机安装座

夹持驱动电机

换向器

夹持驱动丝杠

输送电机安装座

输送电机

输送链轮

输送链条和第四滚轮;
[0007]导正模块连接件与输送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第二平面推力轴承封盖与导正滚轮安装架固定连接,两套第二平面推力轴承设置在由第二平面推力轴承封盖与导正滚轮安装架形成的空腔内,并与导正模块连接件的下端台阶活动连接,导正滚轮与导正滚轮安装架转动连接,且导正滚轮对称分布有多个,连续管从两侧导正滚轮形成的通道中穿过;
[0008]第三平面推力轴承与输送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转角调整电机与输送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从动齿轮与第三平面推力轴承转动连接,主动齿轮与转角调整电机输出轴固定
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在从动齿轮上设置有挡块,在转动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缺口,从动齿轮与转动支撑座通过挡块和第一缺口配合连接,夹持电机安装座与转动支撑座固定连接,夹持驱动电机

换向器均与夹持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夹持电机安装座上设置有第四滚轮滑槽,夹持驱动丝杠首端与夹持电机安装座转动连接,夹持驱动丝杠末端与与换向器同轴固定连接,且夹持驱动丝杠上设置有以其中间位置为界,左右旋向相反的螺纹;输送电机安装座与夹持驱动丝杠螺纹配合连接,且左右对称分布两组,第四滚轮与输送电机安装座转动连接,第四滚轮与第四滚轮滑槽相接触,输送电机与输送链轮固定连接,输送链条与输送链轮相啮合,输送电机

输送链轮和输送链条均左右对称分布有两组,连续管位于左右两个输送链轮中间;
[0009]输送单元连接架下端与输送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输送单元连接架上端与取管单元支撑座固定连接,隔扭滚轮转动连接在输送单元连接架上,且设置有多组,取管单元固定板与取管单元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三滚轮与取管单元支撑座转动连接,取管单元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丝杠过孔,并与运动导轨机构中第二丝杠螺纹配合,第一轴承封盖与取管单元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一深沟球轴承共计设置两套,一套设置在由取管单元支撑座和输送单元连接架形成的空间内,一套设置在由取管单元支撑座和第一轴承封盖形成的空间内,第一轴承封盖与支撑座连接架固定连接,支撑座连接架与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轴承安装座与固定封盖固定连接,两套第四平面推力轴承均设置于由轴承安装座和固定封盖形成的空腔内,并活动连接在活动接头的下端连接台阶上,活动接头的上下端配合连接有第二深沟球轴承,并有第二轴承封盖予以定位,鹅颈弯管接头与活动接头的上端连接台阶固定连接,鹅颈弯管接头与鹅颈弯管固定连接,鹅颈弯管上分布有多组弯管滚轮;
[0010]取管单元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梯形凸块,与第一运动单元中的第一绗架上设置的第三梯形滑道配合连接;第三滚轮与第一运动单元中的第一绗架上设置的第三滚轮滑槽相接触,将取管单元运动连接于运动导轨机构中第一绗架上,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丝杠回转,进而带动取管单元在第一绗架上往复运动;
[0011]注入单元中第二鹅颈弯管和第二鹅颈弯管接头固定连接,支撑柱与输送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且圆周均布有4组,扶正盘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五平面推力轴承设置在由扶正盘和第二鹅颈弯管接头形成的空间内,转动接头与第二鹅颈弯管接头固定连接,转动接头上设置有弹簧拨片,弹簧安装座与输送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其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槽,第六平面推力轴承设置在由转动接头和弹簧安装座形成的空腔内,弹簧安装在弹簧安装槽内,其与弹簧安装座

转动接头配合连接,第三深沟球轴承与弹簧安装座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3D
打印式车载连续管储运系统的储管取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管单元
(401)、
注入单元
(402)
和辅助夹持单元
(403)
,其中取管单元
(401)
和注入单元
(402)
均包括连续管输送单元
(404)
;取管单元
(401)
包括导正滚轮安装架
(405)、
导正滚轮
(406)、
第二平面推力轴承
(407)、
第二平面推力轴承封盖
(408)、
导正模块连接件
(409)、
连续管输送单元
(404)、
输送单元连接架
(428)、
取管单元支撑座
(429)、
第三滚轮
(430)、
取管单元固定板
(431)、
第一深沟球轴承
(432)、
第一轴承封盖
(433)、
支撑座连接架
(435)、
第四平面推力轴承
(436)、
轴承安装座
(437)、
固定封盖
(438)、
活动接头
(439)、
第二深沟球轴承
(442)、
第二轴承封盖
(443)、
鹅颈弯管接头
(444)、
鹅颈弯管
(445)
和弯管滚轮
(446)
,连续管输送单元
(404)
包括输送单元安装架
(410)、
第三平面推力轴承
(411)、
转角调整电机
(412)、
主动齿轮
(413)、
从动齿轮
(414)、
转动支撑座
(415)、
夹持电机安装座
(416)、
夹持驱动电机
(417)、
换向器
(418)、
夹持驱动丝杠
(419)、
输送电机安装座
(420)、
输送电机
(421)、
输送链轮
(422)、
输送链条
(423)
和第四滚轮
(424)
;导正模块连接件
(409)
与输送单元安装架
(410)
固定连接,第二平面推力轴承封盖
(408)
与导正滚轮安装架
(405)
固定连接,两套第二平面推力轴承
(407)
设置在由第二平面推力轴承封盖
(408)
与导正滚轮安装架
(405)
形成的空腔内,并与导正模块连接件
(409)
的下端台阶活动连接,导正滚轮
(406)
与导正滚轮安装架
(405)
转动连接,且导正滚轮
(406)
对称分布有多个,连续管
(104)
从两侧导正滚轮
(406)
形成的通道中穿过;第三平面推力轴承
(411)
与输送单元安装架
(410)
固定连接,转角调整电机
(412)
与输送单元安装架
(410)
固定连接,从动齿轮
(414)
与第三平面推力轴承
(411)
转动连接,主动齿轮
(413)
与转角调整电机
(412)
输出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
(413)
与从动齿轮
(414)
相啮合,在从动齿轮
(414)
上设置有挡块
(426)
,在转动支撑座
(415)
上设置有第一缺口
(427)
,从动齿轮
(414)
与转动支撑座
(415)
通过挡块
(426)
和第一缺口
(427)
配合连接,夹持电机安装座
(416)
与转动支撑座
(415)
固定连接,夹持驱动电机
(417)、
换向器
(418)
均与夹持电机安装座
(416)
固定连接,在夹持电机安装座
(416)
上设置有第四滚轮滑槽
(425)
,夹持驱动丝杠
(419)
首端与夹持电机安装座
(416)
转动连接,夹持驱动丝杠
(419)
末端与与换向器
(418)
同轴固定连接,且夹持驱动丝杠
(419)
上设置有以其中间位置为界,左右旋向相反的螺纹;输送电机安装座
(420)
与夹持驱动丝杠
(419)
螺纹配合连接,且左右对称分布两组,第四滚轮
(424)
与输送电机安装座
(420)
转动连接,第四滚轮
(424)
与第四滚轮滑槽
(425)
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研闻育民高科王浩谢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