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112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底部后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前滑套,所述后侧板的底部前侧设有向前延伸且滑动连接在前滑套内的后滑杆,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板组件;位于前侧板左右两侧的伸缩板组件和位于后侧板左右两侧的伸缩板组件之间均设有侧板组件;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均设有折叠板组件;所述前侧板的前侧以及后侧板的后侧均设有动力组件,以及与动力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控制伸缩板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作为一种产业化的建筑体系,其满足标准化设计

工厂化制作

装配化施工

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工业化标准要求

其中可移动式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民用建筑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钢结构作为建筑行业中的绿色产品,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优越的力学性能,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广泛发展,现有的可移动式钢结构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改善:
[0003]1、
现有的可移动式钢结构建筑通常为固定式结构,出于移动便携的考虑,内部空间通常较小,使得住宅的舒适度以及运输便携性较差

[0004]2、
现有的可移动式钢结构建筑,在移动时需要通过大型的吊机将房屋吊装至车上,费时费力,并且在移动时需要多人配合转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3、
现有的可移动式钢结构建筑,在移动后需要额外运输家具,通过人工搬运家具入场,费时费力的同时,提高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方便转移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建筑,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底部后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前滑套,所述后侧板的底部前侧设有向前延伸且滑动连接在前滑套内的后滑杆,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板组件;位于前侧板左右两侧的伸缩板组件和位于后侧板左右两侧的伸缩板组件之间均设有侧板组件;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均设有折叠板组件;所述前侧板的前侧以及后侧板的后侧均设有动力组件,以及与动力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控制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伸展或收缩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板组件包括中间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前侧板以及后侧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中间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侧板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中间板的上端设有凸边,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滑槽的上端设有第二挡块,所述凸边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上端的第三挡块,以及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上端的第四挡块;在伸缩板组件伸展时,中间板滑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三挡块抵触在第一挡块上,第四挡块抵触在第二挡块上;在伸缩板组件收缩时,所述中间板缩入第一滑槽内且延伸板缩入第二滑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组件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侧板上均延伸设有伸入第三滑槽的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和第一侧板相互垂直;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靠近时,第一凸板伸入第三滑槽内,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远离时,第一凸板滑出第三滑槽

[0010]进一步的,设置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的折叠板组件均为两组对称设置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折叠板组件包括铰接在前侧板端部的第一板

铰接在后侧板端部的第二板

铰接在位于前侧的第一侧板端部的第三板

铰接在位于后侧的第一侧板端部的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三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板与第四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内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板和第三板上设有伸入对应第四滑槽内的第二凸板;在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相互靠近时,第一板与第三板折叠,第二板与第四板折叠,在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相互远离时,第一板与第三板展开,第二板与第四板展开;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靠近时,第二凸板伸入第四滑槽内,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远离时,第二凸板滑出第四滑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滑框,所述滑框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上齿条,所述滑框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下齿条,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在滑框内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滑框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内均设有竖直滑槽,所述滑框上设有伸入竖直滑槽内的凸块;在滑框向上运动时,传动组件控制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伸展,在滑框向下运动时,传动组件控制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收缩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上且与上齿条啮合的上一齿轮,所述上一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上一连杆,所述第一侧板上转动连接有上一锥齿轮,所述上一锥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上二连杆,所述上一连杆与上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凸板上转动连接有与上一锥齿轮啮合的上二锥齿轮,所述上二锥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上三连杆,所述门板上铰接有上四连杆,所述上三连杆与上四连杆铰接;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在上一齿轮下方转动连接有与下齿条啮合的下一齿轮,所述下一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下一连杆,所述第一侧板上在上一锥齿轮下方转动连接有下一锥齿轮,所述下一锥齿轮的端面固定下二齿轮,所述下二齿轮上固定设有下二连杆,所述下一连杆与下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凸板上在上二锥齿轮下方转动连接有与下一锥齿轮啮合的下二锥齿轮,所述下二锥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下三连杆,所述门板上在上四连杆下方转动连接有下三齿轮,所述下三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下四连杆,所述下三连杆与下四连杆铰接;在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伸展时,上一连杆与上二连杆处于共线位置,上三连杆与上四连杆处于共线位置;下一连杆与下二连杆处于共线位置,下三连杆与下四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在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收缩时,上一连杆与上二连杆处于交叉位置,上三连杆与上四连杆处于交叉位置;下一连杆与下二连杆处于交叉位置,下三连杆与下四连杆处于交叉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在靠近下一齿轮处转动连接有与下二齿轮啮合的下四齿轮,所述下四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撑杆,所述门板上在下三齿轮处转动连接有与下三齿轮啮合的下五齿轮,所述下五齿轮的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撑杆

[0014]进一步的,两个门板中一个上设有开关门

另一个设有窗口

[0015]进一步的,前侧板的前侧设有托钩,所述前滑套的底部以及后滑杆的底部设有转轮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8]1、
通过设置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自动进行整体的展开与收起,使
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使用时展开以扩大内部使用面积,需要运输时自动收起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底部后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前滑套,所述后侧板的底部前侧设有向前延伸且滑动连接在前滑套内的后滑杆,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板组件;位于前侧板左右两侧的伸缩板组件和位于后侧板左右两侧的伸缩板组件之间均设有侧板组件;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均设有折叠板组件;所述前侧板的前侧以及后侧板的后侧均设有动力组件,以及与动力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控制伸缩板组件

侧板组件

折叠板组件伸展或收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组件包括中间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前侧板以及后侧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中间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侧板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中间板的上端设有凸边,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滑槽的上端设有第二挡块,所述凸边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上端的第三挡块,以及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上端的第四挡块;在伸缩板组件伸展时,中间板滑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三挡块抵触在第一挡块上,第四挡块抵触在第二挡块上;在伸缩板组件收缩时,所述中间板缩入第一滑槽内且延伸板缩入第二滑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侧板上均延伸设有伸入第三滑槽的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和第一侧板相互垂直;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靠近时,第一凸板伸入第三滑槽内,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远离时,第一凸板滑出第三滑槽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之间以及下端之间的折叠板组件均为两组对称设置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折叠板组件包括铰接在前侧板端部的第一板

铰接在后侧板端部的第二板

铰接在位于前侧的第一侧板端部的第三板

铰接在位于后侧的第一侧板端部的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三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板与第四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内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板和第三板上设有伸入对应第四滑槽内的第二凸板;在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相互靠近时,第一板与第三板折叠,第二板与第四板折叠,在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相互远离时,第一板与第三板展开,第二板与第四板展开;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靠近时,第二凸板伸入第四滑槽内,在前侧板和后侧板相互远离时,第二凸板滑出第四滑槽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前侧板和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方鑫明路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禧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