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08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包括一对相互拼接的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折叠组件,两个所述折叠组件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棚支撑板,所述顶棚支撑板与底座之间靠近折叠组件处活动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在底座和顶棚支撑板之间,底座之间通过拼接组件连接,所述底座外壁活动连接有斜坡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折叠组件带动顶棚支撑板在底座顶部伸缩折叠,使顶棚支撑板升高,使安全棚整体框架搭建完成,通过支撑组件在底座内部转动,使支撑组件对折叠组件的支撑进行加固,通过拼接组件将多个底座相连,方便将多个安全棚连接,扩大安全棚面积,通过斜坡组件方便工作人员或货物在底座上进行上下。人员或货物在底座上进行上下。人员或货物在底座上进行上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现场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防护棚是一种应用于遮挡设备设施、工具、车辆等,具备防水、防尘、防晒等功能的防护和安全措施,防护棚主要是应用于建筑工地或户外临时搭建,如配电箱、钢筋、电梯、木工、搅拌机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制作架子板和焊接弯曲钢筋等,在建筑工地,随时都可能从空中坠物,对施工工人造成人生危害,同时风吹雨淋也可能对设备造成侵蚀,所以需要建设施工防护棚。
[0003]针对安全棚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425516A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棚,提供了由基本结构和卸力结构组成的搅拌机防护棚,其中基本机构由钢结构支架和固定防护层组成,形成支撑框架和最基本的头顶保护措施;卸力结构包括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和将活动板一、活动板二与固定防护层连接的弹簧,形成了吸能结构;另外,卸力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活动板一、活动板二上表面的滑动网,利用滑动网能沿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的滑动使掉落物在碰撞过程中的行程增大,从而减少碰撞中的相互作用力。
[0005]由于在施工现场随时可能有高空坠物或撞击的风险,根据不同的施工进度,需要随时更换安全场地,因此需要经常对安安全棚进行拆除,对其安装位置进行更换,而现有的安全棚在修建时多为水泥底座,在使用时不便安装和拆除,若安装或拆除的时间过长,容易影响工程进度,降低施工速度。
[0006]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转拆除的安全棚。
[0008]通过折叠组件带动顶棚支撑板在底座顶部伸缩折叠,使顶棚支撑板升高,通过支撑组件在底座内部转动对顶棚支撑板进行支撑加固,通过拼接组件将多个底座相连,将多个安全棚连接,通过斜坡组件方便工作人员或货物在底座上进行上下。
[0009]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包括一对相互拼接的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折叠组件,两个所述折叠组件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棚支撑板;
[0010]所述顶棚支撑板与底座之间靠近折叠组件处活动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活动连接在底座和顶棚支撑板之间,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拼接组件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与顶棚支撑板底部之间靠近两侧处,两个所述支柱之间位于两侧的外壁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柱和第二转柱,所述支柱与第一转柱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转柱两端分别嵌入
底座上方和顶棚支撑板下方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塞入所述滑槽的横向固定杆。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底部插入在底座顶部的盲孔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拼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底座两端的凸板和凹槽,一个底座的所述凸板插入另一个底座的凹槽,所述凸板和凹槽上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孔。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外壁活动连接有斜坡组件,所述斜坡组件包括坡板,所述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外径不大于所述螺孔内径。
[0016]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塞入所述滑槽的横向固定杆。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通过折叠组件带动顶棚支撑板在底座顶部伸缩折叠,使顶棚支撑板升高,使安全棚整体框架搭建完成,通过支撑组件在底座内部转动,使支撑组件对顶棚进行支撑,对折叠组件的支撑进行加固,通过拼接组件将多个底座相连,方便将多个安全棚连接,扩大安全棚面积,通过斜坡组件方便工作人员或货物在底座上进行上下。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所述拼接组件和底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3]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底座;11、顶棚支撑板;12、折叠组件;120、支柱;121、第一转柱;122、转轴;123、第二转柱;124、滑槽;13、支撑组件;130、支杆;14、拼接组件;140、凸板;141、凹槽;15、斜坡组件;150、坡板;151、凸杆。
实施方式
[0024]由于在施工现场随时可能有高空坠物或撞击的风险,根据不同的施工进度,需要随时更换安全场地,因此需要经常对安全棚进行拆除,对其安装位置进行更换,而现有的安全棚在修建时多为水泥底座,在使用时不便安装和拆除,若安装或拆除的时间过长,容易影响工程进度,降低施工速度。
[0025]如图1

3所示,该装置包括一对底座1,底座1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折叠组件12,两个折叠组件1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棚支撑板11;
[0026]顶棚支撑板11与底座1之间靠近折叠组件12处活动连接有支撑组件13,支撑组件13活动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凹槽内部,底座1一端活动连接有拼接组件14,拼接组件14活动连接在另一个底座1端部的凹槽内部,拼接组件14外壁活动连接有斜坡组件15;
[0027]首先对折叠组件12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如图2所示,折叠组件12包括两个支柱120,两个所述支柱120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顶棚支撑板11底部之间靠近两侧处,两个所述支柱120之间位于两侧的外壁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柱121和第二转柱123,所述支柱120与第一转柱121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22,所述第二转柱123两端分别嵌入底座上方和顶棚支撑板下方设置的滑槽124滑动连接。
[0028]折叠组件12用于带动顶棚支撑板11在底座1顶部进行折叠收缩,通过转轴122转动
带动两个转柱121在两个支柱120之间转动,使两个转柱121在支柱120上的角度发生改变,第二转柱123两端分别在底座上方和顶棚支撑板下方的滑槽124内滑动,从而对两个支柱120之间的垂直距离进行改变,带动顶棚支撑板11从底座1上升高。
[0029]到达设定高度后,可以采用临时措施固定第二转柱下方,例如将砖块等塞入滑槽,也可以预先切割好一根适当长度的横向固定杆,塞入滑槽端部和第二转柱之间,使第二转柱固定,然后将预先根据预设的安全棚高度切割好的支杆,一般为钢管一端插入在底座1顶部的盲孔内部,然后在顶棚支撑板上方安装顶棚板如彩钢瓦等进行覆盖,从而实现对安全棚的主体安装。
[0030]如图3所示,所述拼接组件14包括分别位于底座两端的凸板140和凹槽141,一个底座的所述凸板插入另一个底座1的凹槽141,所述凸板和凹槽上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孔142。通过将其中一个底座1上的凸板140卡接在另一个底座1端部的凹槽内部,再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包括一对相互拼接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折叠组件(12),两个所述折叠组件(1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棚支撑板(11);所述顶棚支撑板(11)与底座(1)之间靠近折叠组件(12)处活动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组件(13),所述支撑组件(13)活动连接在底座(1)和顶棚支撑板之间,底座之间通过拼接组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搭建式现场施工安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12)包括两个支柱(120),两个所述支柱(120)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与顶棚支撑板(11)底部之间靠近两侧处,两个所述支柱(120)之间位于两侧的外壁处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柱(121)和第二转柱(123),所述支柱(120)与第一转柱(121)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22),所述第二转柱(123)两端分别嵌入底座上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元黄吉宇李向东赵世千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