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90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属于储存容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于储存容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安全压力容器是一种设计用于储存或运输压缩气体

液体或其他化学物质的设备

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石油化工

食品加工

制药以及能源工业,与垂直立式容器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容器的主轴水平放置,按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可以分为四类:反应容器

换热容器

分离容器和贮运容器,而从工艺过程中的作用角度来看,目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大多只是为以上四类中的其中一类,功能形式比较单一,要想将气体反应过后再分离,则需要两个相互独立的卧式安全压力容器才可以完成,具体操作时还需要集合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且两个相互独立的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在进行反应分离时还需要保持温度一致以及气压一致,这一个过程需要人工观察调节,难以快速平衡,实施过程较为耗时繁琐,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包括外层结构

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所述外层结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设置有内腔,所述隔热层内腔底面安装有支撑底座,且所述隔热层内腔左端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反应分离促进装置,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左侧位置安装有所述反应容器,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右侧位置安装有所述分离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和所述分离容器之间连接有气压平衡装置,且所述反应容器和所述分离容器之间设置有水冷装置;
[0004]优选地,所述反应分离促进装置包括一个负压泵

两段反应分离连接管和两个控制阀,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负压泵左端和上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的一端,两段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中靠左侧一段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在所述负压泵左端和所述反应容器右端,且两段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中靠右侧一段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所述负压泵上端和所述分离容器左端,且两段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上分别连接有控制球形阀,所述控制球形阀上连接所述控制阀

[0005]优选地,所述外层结构包括容器外框架

容器底座

导流器和温度传感显示器,所述容器外框架安装在所述容器底座上,所述容器外框架顶部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显示器,且所述容器外框架顶部两侧位置设置有移动吊架,所述容器外框架最左端连接有所述导流器

[0006]优选地,所述反应容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反应筒体和反应筒压力显示器,所述反应筒体正面连接有所述反应筒压力显示器,且所述反应筒体上端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连接有密封塞

[0007]优选地,所述分离容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分离筒体和分离筒压力显示器,所述分离筒体正面连接有所述分离筒压力显示器,所述分离筒体右端连接有输出管,所
述输出管连接有密封盖

[0008]优选地,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安装在隔热层内腔的制冷液箱和套在反应容器以及分离容器外部的降温水管,所述制冷液箱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制冷液箱上表面设置有主控制器和保险盒,且所述制冷液箱上表面两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降温水管

[0009]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隔热层内腔左端的风扇框和风扇电机,所述风扇框周向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在所述隔热层的内腔壁上,所述风扇框背面设置所述风扇电机,所述风扇框内部连接风扇叶,且所述风扇框前端连接有电热丝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1](1)
本专利技术中,在同一个卧式安全压力容器设置有反应容器

分离容器以及反应分离促进装置,通过手动操控打开调节控制阀,并通过反应分离促进装置上的负压泵将反应容器中反应完成的气体抽取输送到分离容器中,实现同一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反应与分离操作,并通过气压平衡装置

水冷装置以及温度调节装置有效维持同温同压

[0012](2)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水冷装置中的水泵抽取制冷液进入降温水管,流通的制冷液可以有效吸收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外部温度,并通过风扇叶帮助吹散降温水管表面热量,有效降低卧式安全压力容器温度,且设置有电热丝帮助提高卧式安全压力容器温度,有效控制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内部温度

[0013](3)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气压平衡装置上的控制旋钮,使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之间的气体连接并保持平衡,之后旋转气压平衡装置上的控制旋钮关闭气压平衡装置,使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处于密闭状态,且因为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处于同一隔热层内腔中,所以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的背面温度处于同一水平,如此有效保持反应容器和分离容器的气压平衡和温度平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热层内腔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分离促进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度调节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
1、
外层结构;
101、
容器外框架;
102、
容器底座;
103、
移动吊架;
104、
导流器;
105、
温度传感显示器;
2、
隔热层;
3、
反应容器;
301、
反应筒体;
302、
反应筒压力显示器;
303、
入料口;
304、
密封塞;
4、
分离容器;
401、
分离筒体;
402、
分离筒压力显示器;
403、
输出管;
404、
密封盖;
5、
水冷装置;
501、
制冷液箱;
502、
水泵;
503、
降温水管;
504、
主控制器;
505、
保险盒;
506、
支撑架;
6、
反应分离促进装置;
601、
负压泵;
602、
反应分离连接管;
603、
控制球形阀;
604、
控制阀;
7、
温度调节装置;
701、
风扇框;
702、
固定杆;
703、
风扇叶;
704、
电热丝;
705、
风扇电机;
8、
支撑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包括外层结构
(1)、
反应容器
(3)
和分离容器
(4)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结构
(1)
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2)
,所述隔热层
(2)
内设置有内腔,所述隔热层
(2)
内腔底面安装有支撑底座
(8)
,且所述隔热层
(2)
内腔左端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7)
,所述支撑底座
(8)
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反应分离促进装置
(6)
,所述支撑底座
(8)
上表面左侧位置安装有所述反应容器
(3)
,所述支撑底座
(8)
上表面右侧位置安装有所述分离容器
(4)
,所述反应容器
(3)
和所述分离容器
(4)
之间连接有气压平衡装置
(9)
,且所述反应容器
(3)
和所述分离容器
(4)
之间设置有水冷装置
(5)
;所述反应分离促进装置
(6)
包括一个负压泵
(601)、
两段反应分离连接管
(602)
和两个控制阀
(604)
,所述负压泵
(601)
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
(8)
上,所述负压泵
(601)
左端和上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
(602)
的一端,两段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
(602)
中靠左侧一段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在所述负压泵
(601)
左端和所述反应容器
(3)
右端,且两段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
(602)
中靠右侧一段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所述负压泵
(601)
上端和所述分离容器
(4)
左端,且两段所述反应分离连接管
(602)
上分别连接有控制球形阀
(603)
,所述控制球形阀
(603)
上连接所述控制阀
(60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安全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结构
(1)
包括容器外框架
(101)、
容器底座
(102)、
导流器
(104)
和温度传感显示器
(105)
,所述容器外框架
(101)
安装在所述容器底座
(102)
上,所述容器外框架
(101)
顶部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显示器
(105)
,且所述容器外框架
(101)
顶部两侧位置设置有移动吊架
(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兴华马志燕
申请(专利权)人:科盟能源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