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选择性地调节细胞的不同亚型的活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788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包含与细胞靶向结构域融合和与功能结构域融合的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工程化包膜糖蛋白两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选择性地调节细胞的不同亚型的活性的方法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
2017
年4月
20
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
201780039032.4
,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选择性地调节细胞的不同亚型的活性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选择性地调节细胞的不同亚型的活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许多类型的病理涉及免疫系统的细胞

因此,增强或减少其活性是许多治疗策略的焦点

功能非常不同的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可以通过某些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来区分

迄今为止还没有技术能够仅选择性激活或失活单独的细胞亚型,尤其是在体内

[0004]使用细胞因子诱导或促进所需免疫应答的产生是针对癌症的免疫疗法中有吸引力的方法

细胞因子通常用作非特异性辅助物质以支持其他免疫疗法或者作为化学疗法的补充而施用

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全身毒性未解决,基于细胞因子的治疗很少被使用

此外,细胞因子通常全身应用,从而击中表达相关细胞因子受体的所有细胞类型

因此,在疾病相关部位的微调调整是不可能的

[0005]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将细胞因子与抗肿瘤抗体融合或与抗肿瘤抗体一起连接到微米颗粒或纳米颗粒,从而将细胞因子靶向肿瘤并减少全身副作用

然而,这些融合蛋白或负载细胞因子

抗体的颗粒不太稳定并且在体内被快速清除,导致疾病部位的细胞因子浓度较低

此外,负载细胞因子

抗体的颗粒释放细胞因子取决于
pH。
此外,通过这些先前方法递送至肿瘤的细胞因子
(
例如
IL

2)
非选择性地刺激复杂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类型的不同免疫细胞,包括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因此限制了它们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0006]对于基因疗法,重要的靶细胞如静息人
T
细胞
、B
细胞和
HSC(
造血干细胞
)
很难用慢病毒载体转导

常规
VSV

LV
介导的转导仅在
T
细胞已经被激活时发生

在迄今为止进行的基因疗法试验中,
T
细胞已经通过同源抗原受体激活,同源抗原受体通常诱导
T
细胞中的表型和功能变化并最终导致体内
T
细胞持久性和抗肿瘤效应降低

[0007]为了促进静息
T
细胞中的基因转移,生成了几种嵌合慢病毒载体

例如,
Verhoeyen
等人
(Blood,2003,vol.101,n
°
6)
公开了用如下两种类型的包膜糖蛋白假型化的
HIV
衍生载体:
N

末端与
IL
‑7融合的嵌合
MLV(
小鼠白血病病毒
)
包膜糖蛋白和
VSV

G(
水泡性口炎病毒糖蛋白
)。
这些
IL
‑7载体颗粒可以有效地转导静息
T
细胞并诱导
T
细胞活化,但同样转导
CD4+

CD8+T
细胞

因此,它们不能区分不同的
T
细胞子集

此外,需要非靶向包膜
gp(
例如
VSV

G gp)
这一事实可能会转导不需要的造血细胞或内皮细胞

麻疹病毒
(MeV)
糖蛋白假型慢病毒载体
(MV

LV)
是一个例外
。MV

LV
可以介导静息
T
淋巴细胞的转导,而不改变
G0/G1a
细胞周期状态

周等人
(J Immunol,2015,vol.195,n
°
5)
也公开了
CD4
靶向的
LV
可以转导新分离的静息
T
细胞,但在高颗粒剂量下效率非常低
(
小于
10

)。
[0008]最后,用于产生用于过继性
T
细胞疗法的低分化肿瘤特异性
T
细胞的当前策略依赖于优化
T
细胞刺激和培养方案

例如,为了产生更多
T
SCM
细胞
(
干记忆
T
细胞
)

T
CM
细胞
(
中枢
记忆
T
细胞
)
,使用
IL

15

IL
‑7或
IL

21

IL
‑7的组合进行
T
细胞刺激和扩增

该培养系统非常昂贵,因为需要常规细胞因子补充
(
每两天一次
)。
然后,为了获得所需的细胞类型通常要实施数次细胞分选步骤

[0009]因此,仍然需要提供选择性地和有效地调节免疫细胞的不同亚型的活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人出人意料地发现,通过使用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
(
例如慢病毒样颗粒
(VLP)
或慢病毒载体
(LV))
可以选择性地调节免疫细胞的不同亚型的活性,所述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携带细胞特异性靶向结构域
(
例如特异于
CD4+ T
细胞或
CD8+ T
细胞
)
和功能结构域
(
例如细胞因子
)
,所述细胞特异性靶向结构域和功能结构域各自与副粘病毒
(Paramyxoviridae)
科病毒的糖蛋白融合

所述逆转录病毒载体还特异性地且有效地将包装的基因递送到靶细胞中

[0011]事实上,出乎意料地发现,与仅包含细胞特异性靶向结构域的相应颗粒或载体相比,将功能结构域与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上的细胞特异性靶向结构域结合极大地改善了免疫细胞的靶亚型的选择性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包含:
a)
至少一种细胞靶向融合蛋白,其包含
(i)
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G

H
的蛋白,或跨膜结构域,和
(ii)
至少一个细胞靶向结构域,
b)
至少一种调节融合蛋白,其包含
(i)
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G

H
的蛋白,或跨膜结构域,和
(ii)
至少一个功能结构域,和
c)
至少一种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F
的糖蛋白,其中所述细胞靶向融合蛋白和
/
或所述调节融合蛋白包含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G

H
的蛋白;其中所述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G

H
的蛋白缺少所述包膜糖蛋白
G

H
的胞质区的至少一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副粘病毒科的病毒是麻疹病毒属或亨尼帕病毒属的病毒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G

H
的蛋白至少部分不能与所述包膜糖蛋白
G

H
的至少一种天然受体结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源自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包膜糖蛋白
F
的糖蛋白缺少所述包膜糖蛋白
F
的胞质区的至少一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细胞靶向结构域选自由
DARPin、ScFv、
靶向肽及其组合组成的组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功能结构域选自由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

激素

神经递质

凋亡配体及其组合组成的组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用于选择性地调节靶细胞的活性和任选地选择性地转导所述靶细胞的用途
。8.
一种用于选择性地调节靶细胞的活性和
/
或选择性地转导靶细胞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与包含所述靶细胞的细胞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用作药物的用途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毒载体,其用于免疫疗法

基因疗法和
/
或疫苗接种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
10
所述的假型逆转录病毒样颗粒或逆转录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洛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昂第一大学国家医疗保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