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86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9
本申请涉及钻孔设备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冲击器,包括外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器


[0001]本申请涉及钻孔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击器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器是一种钻探工程需要使用的基础设备,其中气动冲击器又称风动冲击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介质,利用压缩空气的能量产生连续冲击载荷的孔底动力机具

[0003]授权公布号为
CN102606066A
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一种冲击器,包括钎头

配气杆以及活塞;还包括前接头

后接头

外套管以及导向套;所述前接头借助于钢丝螺套与外套管一端连接,所述导向套借助于钢丝螺套与外套管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前接头借助于钢丝螺套与所述导向套另外一端连接;所述钎头借助于挡圈和限位钢球与所述前接头连接;所述配气杆后端借助于配气杆锁母与后接头固定连接

[0004]在实际使用中,钎头端部冲击岩石的冲击力取决于活塞在外套管内壁朝靠近配气杆的方向滑移并压缩两者之间的空气压缩量大小,使钎头对岩石钻孔的爆发力较弱,从而导致钎头对岩石的钻孔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钎头对岩石的钻头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击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冲击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击器,包括外套管

钎头和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嵌入外套管内腔并与钎头端部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配气座

内缸和活塞杆,所述内缸周向外壁抵紧外套管内壁形成固定,所述内缸具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连通外套管内腔,所述活塞杆一端滑动连接在压缩腔内壁,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钎头端部连接,所述配气座嵌入压缩腔远离活塞杆的内壁,所述压缩腔内壁间隔开设有多个增压腔,所述内缸上连接有多个热胀冷缩板,所述热胀冷缩板与增压腔一一对应并嵌入;当所述活塞杆朝靠近配气座的方向滑移时,所述压缩腔内的空气压缩升温,所述热胀冷缩板升温膨胀并挤压压缩腔内的空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击器使用时,压缩腔内壁间隔开设有多个增压腔,实现压缩腔内的空气储量的增加,活塞杆朝靠近配气座的方向滑移,驱使配气座与活塞杆之间的压缩腔空气被压缩,实现对压缩腔内的空气的初步压缩,同时压缩腔内被压缩的空气升温,热胀冷缩板与增压腔一一对应并嵌入增压腔内,压缩腔内被压缩的空气将部分热能热传递给热胀冷缩板,热胀冷缩板升温膨胀并挤压压缩腔内的空气,进一步提高对压缩腔内的空气的压缩,使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对活塞杆的推力增强,提升钎头对岩石钻孔的爆发力,从而导致钎头对岩石的钻孔效率提高,缩短对岩石的钻探周期,从而减少冲击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体现节能的概念

[0008]可选的,所述热胀冷缩板滑动连接在增压腔内壁上,所述热胀冷缩板周向外壁抵紧增压腔内壁形成密封,所述增压腔内壁开设有气道一,所述气道一一端位于热胀冷缩板远离压缩腔的一侧,所述气道一另一端朝靠近活塞杆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
在压缩腔内壁时,所述气道一内的空气升温膨胀并驱使热胀冷缩板朝靠近压缩腔的方向滑移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道一一端朝向热胀冷缩板远离压缩腔的一侧,气道一另一端朝靠近活塞杆的方向延伸,当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压缩腔内壁时,活塞杆外壁与压缩腔内壁之间的部分动能转换成活塞杆外壁和压缩腔内壁的热能,压缩腔内壁将部分热能热传递给气道一内的空气,气道一内的空气升温膨胀并驱使热胀冷缩板沿增压腔内壁朝靠近压缩腔的方向滑移,压缩压缩腔内的空气,进一步提高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对活塞杆的推力大小,提升钎头对岩石的爆发力,实现将热能转换为动能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能源的损耗,体现环保的概念

[0010]可选的,所述热胀冷缩板朝向气道一的端部连接有滑块,所述增压腔内壁开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端面朝向气道一,气道一内的空气升温膨胀并驱使滑块在滑槽内壁滑移,带动热胀冷缩板滑动连接在增压腔内壁并压缩压缩腔内的空气,使热胀冷缩板不易脱离增压腔,从而提高热胀冷缩板在增压腔内壁滑移的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压缩腔靠近配气座的内壁间隔开设有多个气道二,所述气道一和气道二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内缸上设置有多个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与气道二一一对应,所述启闭组件用于控制气道二的通断,当所述压缩腔内的气压增大时,所述启闭组件分隔气道二和压缩腔;当所述压缩腔内的气压降低时,所述启闭组件连通气道二和压缩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朝靠近配气座的方向滑移时,压缩腔内的气压增大,启闭组件分隔气道二和压缩腔,使压缩腔内的空气不易进入气道二内,实现活塞杆对压缩腔内的空气的稳定压缩;当活塞杆朝远离配气座的方向滑移时,压缩腔内的气压降低,启闭组件连通气道二和压缩腔,气道一和气道二连通,气道一内升温膨胀的空气通过气道二进入压缩腔内,增加压缩腔内的空气储量,使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驱使活塞杆滑移的驱动力增加,从而提高钎头对岩石的爆发力

[0014]可选的,所述启闭组件包括驱动板

弹性件和驱动件,所述驱动板转动连接在压缩腔内壁,所述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一端连接在压缩腔内壁上,所述弹性件弹力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板转动轴端面,所述弹性件具有弹力驱使驱动板朝远离气道二的方向转动的趋势,所述驱动件连接在压缩腔内壁上,所述驱动件驱动端朝向驱动板转动轴,所述驱动件升温膨胀抵接驱动板端面并驱使驱动板朝靠近气道二的方向转动并封闭气道二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朝靠近配气座的方向滑移时,驱使压缩腔内的空气被压缩,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将部分动能转换成热能,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将部分热能热传递给驱动件,驱动件端面升温膨胀抵接驱动板端面并驱使驱动板朝靠近气道二的方向滑移并封闭气道二,使活塞杆稳定压缩压缩腔内的空气;当活塞杆朝远离配气座的方向滑移时,压缩腔内的气压降低,压缩腔内的空气将热能转换成动能,驱动件将部分热能热传递给压缩腔内的空气,驱动件降温收缩,驱动件对驱动板的压力消失,弹性件弹力驱使驱动板朝远离气道二的方向转动,使气道二的封闭效果消失,气道一内的升温膨胀空气通过气道二并进入压缩腔内,提高压缩腔内的空气储量

[0016]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和热胀冷缩杆,所述热胀冷缩杆一端连接在压缩腔内壁上,所述热胀冷缩杆另一端连接驱动杆端部,所述驱动杆远离热胀冷缩杆的另一端
朝向驱动板转动轴端面,当所述热胀冷缩杆升温膨胀并驱使驱动杆朝靠近驱动板的方向滑移,所述驱动杆端面抵接驱动板端面并驱使驱动板朝靠近气道二的方向转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胀冷缩杆一端连接在压缩腔内壁上,热胀冷缩杆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杆端部,驱动杆远离热胀冷缩杆的端部朝向驱动板转动轴端面,当热胀冷缩杆升温膨胀时,驱使驱动杆朝靠近驱动板转动轴的方向滑移,驱动杆端面抵接驱动板转动轴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
(1)、
钎头
(2)
和活塞组件
(3)
,所述活塞组件
(3)
嵌入外套管
(1)
内腔并与钎头
(2)
端部连接,所述活塞组件
(3)
包括配气座
(31)、
内缸
(32)
和活塞杆
(33)
,所述内缸
(32)
周向外壁抵紧外套管
(1)
内壁形成固定,所述内缸
(32)
具有压缩腔
(321)
,所述压缩腔
(321)
连通外套管
(1)
内腔,所述活塞杆
(33)
一端滑动连接在压缩腔
(321)
内壁,所述活塞杆
(33)
另一端与钎头
(2)
端部连接,所述配气座
(31)
嵌入压缩腔
(321)
远离活塞杆
(33)
的内壁,所述压缩腔
(321)
内壁间隔开设有多个增压腔
(325)
,所述内缸
(32)
上连接有多个热胀冷缩板
(4)
,所述热胀冷缩板
(4)
与增压腔
(325)
一一对应并嵌入;当所述活塞杆
(33)
朝靠近配气座
(31)
的方向滑移时,所述压缩腔
(321)
内的空气压缩升温,所述热胀冷缩板
(4)
升温膨胀并挤压压缩腔
(321)
内的空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胀冷缩板
(4)
滑动连接在增压腔
(325)
内壁上,所述热胀冷缩板
(4)
周向外壁抵紧增压腔
(325)
内壁形成密封,所述增压腔
(325)
内壁开设有气道一
(326)
,所述气道一
(326)
一端位于热胀冷缩板
(4)
远离压缩腔
(321)
的一侧,所述气道一
(326)
另一端朝靠近活塞杆
(33)
的方向延伸,当所述活塞杆
(33)
滑动连接在压缩腔
(321)
内壁时,所述气道一
(326)
内的空气升温膨胀并驱使热胀冷缩板
(4)
朝靠近压缩腔
(321)
的方向滑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胀冷缩板
(4)
朝向气道一
(326)
的端部连接有滑块
(5)
,所述增压腔
(325)
内壁开设有供滑块
(5)
滑移的滑槽
(327)。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腔
(321)
靠近配气座
(31)
的内壁间隔开设有多个气道二
(328)
,所述气道一
(326)
和气道二
(328)
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内缸
(32)
上设置有多个启闭组件
(6)
,所述启闭组件
(6)
与气道二
(328)
一一对应,所述启闭组件
(6)
用于控制气道二
(328)
的通断,当所述压缩腔
(321)
内的气压增大时,所述启闭组件
(6)
分隔气道二
(328)
和压缩腔
(321)
;当所述压缩腔
(321)
内的气压降低时,所述启闭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华沈帅贺超韩争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兰卡钎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