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78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第一作动器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三支柱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蝶形窗扣开关是汽车后侧窗常用的一种特殊窗扣,可使后侧窗的一端开启并往外侧推一段距离,实现后侧窗的有限开启

如现有专利
201320358222.1
提供了一种蝶形窗扣开关,其包括与车窗玻璃连接的联接板

控制车窗玻璃开合的手柄体以及与车身侧围连接的座板,通过驱动手柄体绕对应的旋转轴转动,可实现后侧窗一端的开启或关闭

[0003]蝶形窗扣开关在出厂前需进行性能和使用寿命等耐久试验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出厂标准;现有专利
201510051768.6
提供了一种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实验装置,其包括安装于试验车身内部的蝶形窗

蝶形窗扣开关

第一作动器

第二作动器

第三作动器

第四作动器

第五作动器,蝶形窗扣开关与蝶形窗相连,第一作动器和第三作动器的缸杆通过拉绳与蝶形窗扣开关相连,第四作动器

第五作动器与蝶形窗扣开关之间安装旋转转向柱,第四作动器和第五作动器的缸杆通过拉绳绕过旋转转向柱与蝶形窗扣开关相连,第二作动器的缸杆与蝶形窗相连

[0004]现有专利
201510051768.6
的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0005]1、
需在实车上才能进行试验检测;
[0006]2、
需通过5个作动器并配合对应的拉绳完成耐久试验检测,结构复杂

功能单一,不能适用于各种结构尺寸不同的蝶形窗扣开关;
[0007]3、
只能在常温环境下进行操作,不能长期在高低温环境下进行操作试验;
[0008]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作动器

第二作动器

第三作动器
、T
型杆

蝶形窗扣可调工装和蝶形窗扣开关;
[0011]所述第一作动器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三支柱上

缸杆端铰接在所述
T
型杆的横杆一端,所述第二作动器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一支柱上

缸杆端铰接在所述
T
型杆的横杆另一端,所述
T
型杆的竖杆与所述蝶形窗扣可调工装固定连接,所述蝶形窗扣可调工装夹持固定所述蝶形窗扣开关的手柄体;
[0012]所述蝶形窗扣开关的座板安装在固定工装上,所述蝶形窗扣开关的联接板固定在滑块上,所述滑块滑设在导轨上;
[0013]所述第三作动器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二支柱上

缸杆端连接在所述导轨的一端,所
述导轨的另一端设有导轨转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平台;
[0015]所述第一支柱

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

固定工装和导轨转轴均安装在所述平台上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工装包括
Z
型工装和长孔
T
型工装;
[0017]所述
Z
型工装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所述长孔
T
型工装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
Z
型工装上且可绕该螺栓转动调节,所述蝶形窗扣开关的座板安装在所述长孔
T
型工装的竖直长孔上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蝶形窗扣可调工装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所述上工装和下工装夹持在所述手柄体的上下两侧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
T
型杆的竖杆与所述上工装固定连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作动器与第二作动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作动器的缸体端通过第三铰链铰接在第三支柱上

缸杆端通过第一铰链铰接在所述
T
型杆的横杆一端,所述第二作动器的缸体端通过第四铰链铰接在第一支柱上

缸杆端通过第二铰链铰接在所述
T
型杆的横杆另一端;基于所述第一作动器与第二作动器的缸杆的伸出或收缩,以驱动所述手柄体开启或关闭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作动器的缸体端通过第五铰链铰接在第二支柱上

缸杆端通过导轨工装与所述导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蝶形窗扣开关的联接板通过蝶形窗扣工装固定在滑块上;基于所述第三作动器的缸杆的伸出或收缩带动所述导轨绕所述导轨转轴转动,以驱动蝶形窗扣开关的联接板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动,模拟实车玻璃窗的安装固定和摆动工况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作动器的缸杆端安装有第一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作动器的缸杆端安装有第二力传感器,第三作动器的缸杆端安装有第三力传感器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PLC
控制系统;
[0023]所述第一力传感器

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三力传感器与所述
PLC
控制系统相连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作动器

第二作动器和第三作动器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进气端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
PLC
控制系统与所有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相连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方法,基于上述的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包括:
[0026]PLC
控制系统分别同时控制第一作动器有杆腔进气,缸杆收缩;第二作动器无杆腔进气,缸杆伸出;通过
T
型杆

蝶形窗扣可调工装驱动蝶形窗扣开关开启;
[0027]PLC
控制系统控制第三作动器有杆腔进气,缸杆收缩;通过导轨

滑块驱动蝶形窗扣开关开启至最大位置;
[0028]PLC
控制系统分别同时控制第一作动器1无杆腔进气,缸杆伸出;第二作动器有杆腔进气,缸杆收缩;通过
T
型杆

蝶形窗扣可调工装驱动蝶形窗扣开关在最大开启位置锁止;
[0029]PLC
控制系统分别同时控制第一作动器有杆腔进气,缸杆收缩;第二作动器无杆腔进气,缸杆伸出;通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作动器
(8)、
第二作动器
(11)、
第三作动器
(17)、T
型杆
(5)、
蝶形窗扣可调工装
(2)
和蝶形窗扣开关
(20)
;所述第一作动器
(8)
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三支柱
(16)


缸杆端铰接在所述
T
型杆
(5)
的横杆一端,所述第二作动器
(11)
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一支柱
(13)


缸杆端铰接在所述
T
型杆
(5)
的横杆另一端,所述
T
型杆
(5)
的竖杆与所述蝶形窗扣可调工装
(2)
固定连接,所述蝶形窗扣可调工装
(2)
夹持固定所述蝶形窗扣开关
(20)
的手柄体;所述蝶形窗扣开关
(20)
的座板安装在固定工装上,所述蝶形窗扣开关
(20)
的联接板固定在滑块
(22)
上,所述滑块
(22)
滑设在导轨
(24)
上;所述第三作动器
(17)
的缸体端铰接在第二支柱
(15)


缸杆端连接在所述导轨
(24)
的一端,所述导轨
(24)
的另一端设有导轨转轴
(2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
(1)
;所述第一支柱
(13)、
第二支柱
(15)、
第三支柱
(16)、
固定工装和导轨转轴
(23)
均安装在所述平台
(1)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包括
Z
型工装
(18)
和长孔
T
型工装
(19)
;所述
Z
型工装
(18)
安装在所述平台
(1)
上,所述长孔
T
型工装
(19)
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
Z
型工装
(18)
上且可绕该螺栓转动调节,所述蝶形窗扣开关
(20)
的座板安装在所述长孔
T
型工装
(19)
的竖直长孔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窗扣可调工装
(2)
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所述上工装和下工装夹持在所述手柄体的上下两侧且通过螺栓
(3)
固定安装,所述
T
型杆
(5)
的竖杆与所述上工装固定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动器
(8)
与第二作动器
(11)
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作动器
(8)
的缸体端通过第三铰链
(9)
铰接在第三支柱
(16)


缸杆端通过第一铰链
(4)
铰接在所述
T
型杆
(5)
的横杆一端,所述第二作动器
(11)
的缸体端通过第四铰链
(12)
铰接在第一支柱
(13)


缸杆端通过第二铰链
(6)
铰接在所述
T
型杆
(5)
的横杆另一端;基于所述第一作动器
(8)
与第二作动器
(11)
的缸杆的伸出或收缩,以驱动所述手柄体开启或关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蝶形窗扣开关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作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敏请求不公布姓名苏定芳吴锡华柳治佳罗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