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5771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油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油添加剂
,尤其是涉及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气污染是由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所排放的废气,其中包含有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硫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苯比芘等固体颗粒物,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和对汽车发动机排放标准的逐渐严格,汽车尾气污染得到了初步治理,但汽车市场中燃油车的市场分量和市场保有量仍然独占鳌头,中石油

中石化等国内石油出品企业已经将汽车对应燃油标号的燃油中乙醇的比例进行增加,乙醇的配合燃烧虽可以减少尾气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无法对尾气问题进行根治和有效遏制,还较少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功率

[0003]据检索,公开号为
CN111925844A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效有机活塞环除碳修复剂,包括积碳溶解剂
50

80


清净分散剂5‑
20


酯型润滑增粘剂1‑5份

溶剂型表面活性剂1‑
10


油污崩解促进剂1‑2份

助剂
0.1
‑1份,所述积碳溶解剂为包括伯

仲和叔酰胺

环状酰胺和内酰胺的酰胺化合物:
N,N

二甲基甲酰胺
、N,N

二甲基乙酰胺
、N,N
二甲基癸酰胺
、N,N

二甲基辛
/
癸酰胺
、N
甲基乙酰胺

甲基甲酰胺
、2

吡咯烷酮
、1

甲基
‑2‑
吡咯烷酮
、1

乙基
‑2‑
吡咯烷酮
、1

乙烯基
‑2‑
吡咯烷酮
、1

丙基
‑2‑
吡咯烷酮和1‑
环己基
‑2‑
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04]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不同是动力源和传动方式,燃油汽车通过发动机燃烧燃油
(
汽油或柴油等
)
,利用内能在发动机活塞腔室内产生的压强差控制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机械能的转化,而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电池直接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在发动机做功的过程中,燃油是否燃烧充分和活塞与内腔壁的摩擦系数是影响发动机功效的最大因素,发动机在进行长期做功后,由于燃油的不充分燃烧,会造成一定的积碳现象,从而进一步的导致了活塞运动阻力加大,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下降

[0005]现有的发动机除碳措施主要是将水性泡沫除碳剂加入到燃烧室中,由于水性泡沫除碳剂为碱性溶剂,虽然可以有效瓦解油污,但是容易造成残留并在燃烧室内形成无机盐沉积和杂质,容易造成发动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发动机燃烧室维护较为不便

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和存在后续维护问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安全性高

润滑性能和清洁性能俱佳的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8]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包括:
[0009]30
重量份的聚异丁烯琥珀酸酐;
[0010]40
重量份的氢化椰子油酸;
[0011]12
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0012]10
重量份的己二酸;
[0013]4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0014]40
重量份的聚醚胺;
[0015]200
重量份的2‑
丁醇溶剂

[0016]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
,将聚异丁烯琥珀酸酐

氢化椰子油酸

季戊四醇

己二酸

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加入合成催化剂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高并通入氮气,保持反应釜处于密闭状态并将反应釜连接真空阀;
[0018]S2
,待升温至
120
摄氏度时,控制升温时间在每小时升温
10
摄氏度;
[0019]S3
,待升温至
200
摄氏度时,保持该温度3小时;
[0020]S4
,控制真空阀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抽真空操作,检测反应釜内部反应物的
PH
值,待
PH
值小于5时,即可停止反应,此时最终所得反应物的粘度应处于
6000

6500mm2/s。
[0021]进一步,所述
S1
中合成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在进行添加使用前,需要将定量的单丁基氧化锡溶解于有机脂肪酸溶剂中再进行使用
[0022]进一步,将聚醚胺按照一比四的比例混合定量的2‑
丁醇溶剂后,放置于指定容器内待定

[0023]进一步,在制备完摩擦改进剂后,需要将其与定量的极压添加剂

石蜡油进行混合调配

[0024]进一步,所述极压添加剂包括二甲基多硫化物

氯化石蜡

油溶性磷酸脂和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且其添加比例不超过2%

[0025]进一步,将混合有极压添加剂

石蜡油的摩擦改进剂与溶解于2‑
丁醇的聚醚胺溶液混合,即可得到最终成品

[0026]进一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在成品的复合型燃油助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除锈剂,所述除锈剂包括
T551、T561、T746、T747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聚异丁烯琥珀酸酐

氢化椰子油酸

季戊四醇

己二酸

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后加入定量极压添加剂和石蜡油制成摩擦改进剂,可以有效改进发动机的润滑承载力

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并且该摩擦改进剂不含有硫





铅等元素,不会造成氯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30
重量份的聚异丁烯琥珀酸酐;
40
重量份的氢化椰子油酸;
12
重量份的季戊四醇;
10
重量份的己二酸;4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
40
重量份的聚醚胺;
200
重量份的2‑
丁醇溶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聚醚胺和摩擦改进剂结合的复合型燃油助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摩擦改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聚异丁烯琥珀酸酐

氢化椰子油酸

季戊四醇

己二酸

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加入合成催化剂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高并通入氮气,保持反应釜处于密闭状态并将反应釜连接真空阀;
S2
,待升温至
120
摄氏度时,控制升温时间在每小时升温
10
摄氏度;
S3
,待升温至
200
摄氏度时,保持该温度3小时;
S4
,控制真空阀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抽真空操作,检测反应釜内部反应物的
PH
值,待
PH
值小于5时,即可停止反应,此时最终所得反应物的粘度应处于
6000

6500mm2/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书坚兴坤洪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驾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