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754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包括主体支架和4个用于辅助分支支架进入开窗部位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可应用于涉及到重要分支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等腔内介入手术


技术介绍

[0002]腹主动脉是体内最大的血管,负责将氧化血从心脏输送到躯干和下肢

然而,各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或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腹主动脉壁的结构性改变,形成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夹层

[0003]在这种疾病的治疗中,腔内动脉瘤修复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
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

这种策略主要包括使用专门的支架,通过微创手术插入到腹主动脉,以此来恢复血管的正常功能

然而,当动脉瘤涉及到腹主动脉的重要分支时,例如肾动脉或腹肠干,传统的
EVAR
技术就会面临挑战,因为单纯的
EVAR
支架可能会阻止这些分支血管的血液供应,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000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分支支架技术,主要包括分窗式腔内动脉瘤修复
(fenestrated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FEVAR)
和分支式腔内动脉瘤修复
(branched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BEVAR)。
[0005]这种技术的支架设计包括一个或多个小窗口或分支,用于连接原本被动脉瘤影响的血管分支

通过这些小窗口或分支,可以将专用的覆膜血管支架插入到受影响的血管分支中,保持血液供应,从而保证分支器官的正常功能

[0006]然而,目前市场上的
FEVAR

BEVAR
支架仍有其局限性,例如支架设计不够个性化,可能无法适应所有患者的解剖结构,部署过程复杂,可能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准确进行

此外,市场上的产品可能无法适应所有类型的腹主动脉疾病,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

[0007]新型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的设计和开发,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设计以适应不同的解剖结构,易于部署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复杂性,高质量材料以保证长期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对各种腹主动脉疾病的广泛适应性

这种新型的分支支架有望为腹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有效

安全和易于操作的新选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改善现有的分支支架技术中分支支架在拉入分支动脉内时可能容易对动脉内壁造成损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有效

安全且易于操作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包括主体支架;
[0010]所述主体支架上开设有4个动脉开窗部位,所述4个动脉开窗部位分别为:与腹腔干动脉相对应的腹腔干动脉开口,与肠系膜动脉相对应的肠系膜动脉开口,与右肾动脉相对应的右肾动脉开口和与左肾动脉相对应的左肾动脉开口;
[0011]包括4个用于辅助分支支架进入开窗部位的
V
型内嵌附件;
[0012]每个
V
型内嵌附件包括上下两个圆管状侧壁,上方的圆管状侧壁倾斜向上,下方的圆管状侧壁倾斜向下,且上方的圆管状侧壁下开口与下方的圆管状侧壁上开口衔接为一体形成
V
型内嵌附件开窗出口,上方的圆管状侧壁上开口为
V
型内嵌附件上方入口,下方的圆管状侧壁下开口为
V
型内嵌附件下方入口;
[0013]所述4个
V
型内嵌附件设置于主体支架内,且4个
V
型内嵌附件的4个
V
型内嵌附件开窗出口一一对应可拆卸式插接于4个动脉开窗部位处

[0014]进一步的,所述
V
型内嵌附件整体为网状结构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支架内正常血液流动的影响

[0015]进一步的,所述
V
型内嵌附件开窗出口处设置有防止
V
型内嵌附件向主体支架内侧滑脱的环状防滑套圈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方的圆管状侧壁和下方的圆管状侧壁均为弯曲的弧形结构

所述
V
型内嵌附件上方入口朝向上方且中心轴线与主体支架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
V
型内嵌附件下方入口朝向下方且中心轴线与主体支架中心轴线平行

可进一步的方便导管和分支支架进入
V
型内嵌附件中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在上述血管支架及系统中,
V
型内嵌附件可以辅助分支支架进入分支,预留上

下双开口可以适应不同的重建方法
。V
型内嵌附件可更好适用于短瘤颈和肾周型腹主动脉瘤,有利于降低近端锚定点要求,有利于节省血管腔内介入手术中支架放置时间,有利于减少移植物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血管支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血管支架系统的内侧观

[0021]图4是图3中血管支架系统
V
型内嵌附件示意图

[0022]图5是图3中血管支架系统
V
型内嵌附件侧视图

[0023]图6是分支支架于动脉分支释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导管从人体上方血管入路进入开窗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导管从人体下方血管入路进入开窗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1、
主体支架;
2、
腹腔干动脉开口;
3、
肠系膜动脉开口;
4、
右肾动脉开口;
5、
左肾动脉开口;
6、V
型内嵌附件;
7、
主体支架内壁;
8、V
型内嵌附件开窗出口;
9、V
型内嵌附件上方入口;
10、V
型内嵌附件下方入口;
11、V
型内嵌附件的网状结构;
12、V
型内嵌附件开窗出口处的环状防滑套圈;
13、
主动脉内膜;
14、
分支动脉;
15、
分支支架;
16、
导管;
17、
腹主动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腹主动脉腔内治疗分支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
(1)
;所述主体支架
(1)
上开设有4个动脉开窗部位,所述4个动脉开窗部位分别为:与腹腔干动脉相对应的腹腔干动脉开口
(2)
,与肠系膜动脉相对应的肠系膜动脉开口
(3)
,与右肾动脉相对应的右肾动脉开口
(4)
和与左肾动脉相对应的左肾动脉开口
(5)
;包括4个用于辅助分支支架进入开窗部位的
V
型内嵌附件
(6)
;每个
V
型内嵌附件
(6)
包括上下两个圆管状侧壁,上方的圆管状侧壁倾斜向上,下方的圆管状侧壁倾斜向下,且上方的圆管状侧壁下开口与下方的圆管状侧壁上开口衔接为一体形成
V
型内嵌附件开窗出口
(8)
,上方的圆管状侧壁上开口为
V
型内嵌附件上方入口
(9)
,下方的圆管状侧壁下开口为
V
型内嵌附件下方入口
(10)
;所述4个
V
型内嵌附件
(6)
设置于主体支架
(1)
内,且4个
V
型内嵌附件
(6)
的4个
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清声赖以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