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745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在某一工作模式下,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辆
(
例如电动汽车
)
的热管理统可以对乘客舱内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和对电池进行热管理

[0003]相关热管理系统中,通过冷却液回路的暖风芯体满足乘客舱的采暖需求,通过冷却液回路的冷风芯体满足乘客舱的制冷需求,电池换热装置与暖风芯体或冷风芯体并联,冷却液循环流动满足电池的换热需求

乘客舱和电池共同制热模式下,为了满足乘客舱采暖需求,冷却液温度较高,然而此时电池温度相对较低,较高温的冷却液流经电池会对电池造成热冲击;乘客舱和电池共同制冷模式下,为了满足乘客舱制冷需求,冷却液温度较低,然而此时电池温度较高,较低温的冷却液流经电池会对电池造成冷冲击,两种情况均会损坏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保护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系统,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

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

节流装置

第一泵

第二泵

第三换热器及电池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三换热部和第四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与大气环境换热;所述热管理系统在某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部

所述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三换热部连通,所述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

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或所述第四换热部与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压缩机

所述第一换热部

所述节流装置及所述第三换热部连通,所述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所述节流装置串接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出口和所述第三换热部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部与所述第四换热部进行热交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

电机换热装置和空调箱,所述第四换热器能够与所述空调箱的空气热交换;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一混合制热模式,在所述第一混合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四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

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

所述第四换热部

所述第三换热器及所述电机换热装置连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混合制热模式,在所述第二混合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四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

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

所述第四换热部及所述电机换热装置连通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乘客舱单热模式,在所述乘客舱单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泵

所述第四换热部

所述第三换热器及所述电机换热装置连通
。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能够与所述空调箱的空气热交换;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混合制冷模式,在所述混合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电池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泵

所述第二换热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奇昉王冬丽王希龙杨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绿能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