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汽车的悬挂系统中最为主要的部件,其起到缓冲作用
。
减震器的原理是通过缓冲介质接收汽车在碰撞过程中的动能,然后将动能用减震器吸收之后,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
[0003]现有的汽车悬架控制系统,一般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或者维修过程中完成了对减震器的调试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减震器的减震性能进行新的改变
。
最多在一些磁流体减震器中,会在不同的功能模式下,(如运动模式),改变减震器中磁流体的阻尼系数,从而起到控制减震器软硬程度的作用
。
[0004]在不同的路况下
、
车辆载重下,以及驾驶要求下,对于减震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
。
例如:车辆行驶的路况:如果车辆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或颠簸的路段时,需要增加悬挂的硬度,以减少车辆的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车轮的轮轴上设置第一检测装置,在车辆内设置在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第一震动数据;第二检测装置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第二震动数据;步骤2:获取车辆的硬件参数,硬件参数包括:整车质量
、
乘客质量,乘客位置,计算车辆的质量分布数据和重心位置;步骤3: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速率,得到车辆的动态数据;步骤4: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重心的偏移方向变化,以得到车辆偏移数据;步骤5:将第一震动数据
、
第二震动数据
、
动态数据
、
车辆偏移数据,以及车辆的质量分布数据与重心位置,导入到数据处理模型中,得到减震器的调整参数,并根据减震器的调整参数对减震器进行调整;其中,调整参数包括减震器的角度和减震器的硬度,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反馈机制,调整减震器的调整参数,以使得第二震动数据趋向于预定阈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11
:在车辆各个轮轴上设置第一震动传感器,获取各车轮轮轴上的轮轴震动参数
a1、a2、a3、a4,
a1、a2、a3、a4分别表示车辆的前左车轮
、
前右车轮
、
后左车轮,以及后右车轮的轮轴震动数据,将各车轮的轮轴震动参数的平均值作为第一震动数据;步骤
12
:在各个车辆座椅的头枕位置设置第二震动传感器,获取车辆座椅的头枕位置的头枕震动参数
b1、b2、b3、
…
、b
n
,其中
n
大于1小于或等于车辆核载人数;步骤
13
:给每个车辆的座椅分配权重
α1、
α2、
…
、
α
n
,其中
α1+
α2+
…
α
n
=1
;步骤
14
:根据分配的权重得到头枕震动参数
M
,
M=
α
1*
m1+
α
2*
m2…
α
n*
m
n
,将头枕震动参数作为第二震动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21
:在每个车辆的座椅上设置压力检测模块,根据压力检测模块获得乘客的体重;步骤
22
:根据每个座椅上的乘客体重和原始的质量分布情况,得到整车质量和车辆的重心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震动数据和第二震动数据均包括震动幅度和震动频率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车辆的动态数据包括车辆的速率和车轮的转弯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车辆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41
:根据车辆内置的陀螺仪,得到车辆在行驶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科,彭长军,张巍,雷晓琦,吴凤,马永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创一博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