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91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物浮选药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捕收剂由主捕收剂及协效捕收剂按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矿物浮选药剂
,具体为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辉铜矿的化学成分为
Cu2S、
晶体属于正交
(
斜方
)
晶系的硫化物矿物

自然界还发现
Cu2S
六方晶系的高温同质多象变体,称为六方辉铜矿

在所有铜的硫化物中以辉铜矿的含铜量最高,达
79.86


是提炼铜的重要矿物原料

辉铜矿呈暗铅灰色,风化表面呈黑色,金属光泽

摩斯硬度
2.5

3。
常呈致密块状见于某些铜矿床中

也常呈烟灰状产出,是由铜的硫化矿床氧化带下渗的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

斑铜矿及其他硫化物而形成

辉铜矿在地表易风化成赤铜矿或孔雀石

蓝铜矿

[0003]辉铜矿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氧化分解再经还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矿物

辉铜矿含铜成分高,是最重要的炼铜矿石,在中国云南东川铜矿等有大量辉铜矿

其最常见的共生矿物为黄铁矿,生产应用中通常采用添加大量石灰营造高碱环境以抑制黄铁矿疏水上浮,并采用捕收性能较强的捕收剂进行浮选辉铜矿

该方法应用简便,适用性广,但由于石灰添加量较大,长期使用易增加管道结钙的风险,同时,高碱的浮选环境可抑制伴生金矿物的回收,大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当总尾矿回水
pH
值大于
9.0
时,不仅会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更严峻的是,对于在国外生产的选矿厂,可能会触犯国外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导致停产停工,对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0004]目前,生产实际应用中为避免粗选混浮作业添加石灰,也常采用粗选混浮作业在弱碱环境下进行铜矿物的浮选,而在铜硫分离作业中营造高碱环境进行黄铁矿的抑制,最终混浮尾矿回水虽有明显降低,但由于分离尾矿的回水
pH
值过高,导致总尾矿回水仍高于
pH
排放规定限值
9.0。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以解决此类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中协效捕收剂与主捕收剂之间相互协同配合,能在低碱环境下进一步地改善对辉铜矿浮选的捕收性能,而且本申请中提供的复合捕收剂还具有选择性良好的优点,在辉铜矿浮选过程中可获得铜品位更高的铜精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所述复合捕收剂由主捕收剂及协效捕收剂按3~5:
1.0

1.5
的重量比复配而成

[0008]更近一步地,所述主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等摩尔量的反应中间体与氯苯甲烷一同转入反应设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物的温度升至
75

80℃
,并于此温度下保温反应2~
5h
;待反应完毕后,向其中加入与氯苯甲烷等物质量的氨基乙烷,
然后于
70

75℃
的温度下保温反应2~
3h
;待反应完毕后,向所得生成物组分中加入反应促进剂及氧化剂,然后于
25

35℃
的条件下保温反应2~
3h
;待反应完毕,所得生成物即为主捕收剂成品

[0009]更近一步地,所述反应促进剂选用四丁基溴化胺

四丁基碘化铵中的任意一种,且反应促进剂的用量为氯苯甲烷摩尔量的
1.8

3.5


[0010]更近一步地,所述氧化剂选用5~
8wt
%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且过氧化氢与氯苯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8

1.2

1。
[0011]更近一步地,所述反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配溶剂投入反应设备中,并向其中加入体积为复配溶剂
25

35
%的4‑
甲基
‑2‑
戊醇及
32

38
%的二硫化碳,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组分的温度自然冷却至
10

15℃
,然后向所得混合组分中加入摩尔量为4‑
甲基
‑2‑
戊醇
1.02

1.08
倍的碱性试剂,保温搅拌反应2~
3h
;待反应完毕后,分别向所得生成物组分中加入质量为其
1.2

2.5
%的3,7‑
二甲基
‑6‑
辛烯醛
、1.8

3.0
%的2‑
甲氧基
‑4‑
(2

丙烯基
)
苯酚,混合搅拌均匀后于
60

70℃
的温度下减压蒸馏3~
5h
,以脱除反应产物中的溶剂和水,待溶剂及水自然静置分层后将溶剂回收,最终剩余固体物料即为反应中间体成品

[0012]更近一步地,所述复配溶剂由二氯甲烷及二硫化碳按1:
0.8

1.2
的摩尔比超声混合均匀后制备而成

[0013]更近一步地,所述碱性试剂选用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0014]更近一步地,所述协效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胺化合物与亚磷酸按1:3~5的摩尔比一同转入反应设备中,然后于
25

35℃
的温度下向反应设备中保温滴加摩尔量为亚磷酸
0.8

1.2
倍的蚁醛;待滴加完毕后,将所得混合相的温度升至
105

115℃
并于此温度下保温反应2~
4h
;待反应完毕,将生成物组分自然冷却至室温,最终所得即为协效捕收剂成品;其中,蚁醛的滴加速率为
70

90

/min。
[0015]更近一步地,所述二胺化合物选用丁二胺

庚二胺

辛二胺中的任意一种

[0016]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的应用,所述复合捕收剂应用于辉铜矿的浮选作业,且浮选过程中,所述复合捕收剂相对辉铜矿的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捕收剂由主捕收剂及协效捕收剂按3~5:
1.0

1.5
的重量比复配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等摩尔量的反应中间体与氯苯甲烷一同转入反应设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物的温度升至
75

80℃
,并于此温度下保温反应2~
5h
;待反应完毕后,向其中加入与氯苯甲烷等物质量的氨基乙烷,然后于
70

75℃
的温度下保温反应2~
3h
;待反应完毕后,向所得生成物组分中加入反应促进剂及氧化剂,然后于
25

35℃
的条件下保温反应2~
3h
;待反应完毕,所得生成物即为主捕收剂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促进剂选用四丁基溴化胺

四丁基碘化铵中的任意一种,且反应促进剂的用量为氯苯甲烷摩尔量的
1.8

3.5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选用5~
8wt
%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且过氧化氢与氯苯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8

1.2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辉铜矿浮选复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配溶剂投入反应设备中,并向其中加入体积为复配溶剂
25

35
%的4‑
甲基
‑2‑
戊醇及
32

38
%的二硫化碳,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组分的温度自然冷却至
10

15℃
,然后向所得混合组分中加入摩尔量为4‑
甲基
‑2‑
戊醇
1.02

1.08
倍的碱性试剂,保温搅拌反应2~
3h
;待反应完毕后,分别向所得生成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张驰代献仁彭时忠陶如兵丁鹏李世男蓝庆滔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铜冠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