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43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包括:承重架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旋转组件,可对同样数量的线缆原料进行较短时间完成全部上料,使得上料速度较快,上料所需时间较短,进而使得上料效率较高;过设置的震动组件,线缆较多时,通过震动可让线缆原料获得向下运动的力,进而加速滑落,不易导致堵塞,不需人工进行监测,使得该结构在使用时物料堵塞概率较小,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线缆生产中,绞成线束的铜丝经挤塑机实现整体表皮的包覆,随后冷却成型,在挤塑机出料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塑料颗粒原料,但是由于挤塑机的进料端较高,往往需要人工定时攀登高台向内部添加原料,十分费力,同时由于原料通常为袋装,开口处往往无法做到快速打开,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并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来方便对线缆原料进行上料。
[0003]公告号为CN218256662U公开了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包括绞龙,所述绞龙的进料端设有储料箱,且所述绞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连接座;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多个横向布置的第一通孔,上方设有多个竖向布置的第二通孔,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刀片。
[0004]其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绞龙上料为持续上料,这可能会导致对于同样数量的线缆原料,绞龙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全部上料,这可能会导致上料速度较慢、上料所需时间较长,进而使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架(1)和支撑框架(10),所述支撑框架(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支撑框架(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11),所述支撑框架(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仓(18),所述进料仓(18)的内部设置有线缆原料,所述进料仓(1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3);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安装在承重架(1)和支撑框架(10)上;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安装在进料仓(18)和支撑框架(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生产用提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2)、第一驱动轴(6)、第一齿轮(3)、第二驱动轴(5)、第二齿轮(4)、固定架(12)、第三驱动轴(13)、皮带(14)、套筒(15)、钢丝绳(16)和吊环(17),所述电机(2)固定安装在承重架(1)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一驱动轴(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轴(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承重架(1)的前侧内壁,所述第一齿轮(3)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轴(6)的外侧前后两侧,所述第二驱动轴(5)转动安装在承重架(1)的前后两侧内壁,所述第二齿轮(4)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轴(5)的外侧前后两侧,所述第一齿轮(3)和相邻第二齿轮(4)相啮合,所述支撑框架(10)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轴(5)的外侧,所述固定架(12)固定安装在承重架(1)的左侧前后两侧,所述第三驱动轴(13)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2)的内侧,所述皮带(14)张紧设置在第一驱动轴(6)和第三驱动轴(13)的外侧,所述套筒(15)固定安装在第三驱动轴(13)的前后两侧外侧,所述吊环(17)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1)的前后两侧,所述钢丝绳(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洋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