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01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USB Type

C是一种USB接口外形标准,拥有比USB

A及USB

B均小的体积,既可以应用于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从设备,如手机)的接口类型,由于这种接口没有正反方向区别,可以随意插拔,不会再出现错插或者失误之后导致的部件受损情况,因此Type

C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需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技术专利号为CN201921960054 .7,名称为一种Type

C插座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Type

C插座,包括前壳、外座、屏蔽罩以及内芯,所述内芯包括绝缘体和连接端子,所述外座上开设有与屏蔽罩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屏蔽罩的两侧开设有通槽,所述安装槽上凸设有与通槽卡接的卡块,所述屏蔽罩的两端延伸有插脚,所述外座的底壁上对称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端部为锥状。在该专利公开的Type

C插座中,通过对称设置有所述插脚和所述定位柱,将Type

C插座固定在PCB板上,当需要将两个Type

C背靠背设计在同一块PCB板上时,对称设计的插脚和定位柱就会出现干涉而影响正常布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将两个Type

C背靠背设计在同一块PCB板上,结构优化的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
[0005]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包括Type

C本体和PCB板,所述Type

C本体包括两个,每个所述Type

C本体包括内芯、外壳体和屏蔽罩,所述内芯插入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屏蔽罩套设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屏蔽罩包括包围部、第一插脚以及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非对称设置,两个所述Type

C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背靠背固定于所述PCB板上,所述外壳体的底壁上非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提高所述Type

C本体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精准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脚由所述包围部的左侧壁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包围部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脚由所述包围部的右侧壁向外翻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插脚与所述包围部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脚沿着平行于所述包围部的左侧面方向延伸形成直板型插脚,所述第二插脚翻折形成L型插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脚的翻折间距设定为d1,d1>0以保证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第二插脚为非所述屏蔽罩的中心竖轴对称。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靠近所述第一插脚设置,且与所述包围部的左侧壁距离设定为d2,所述第二限位柱靠近所述第二插脚设置,且与所述包围部的右侧壁设定为d3,d2>d3以保证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为非所述外壳体的中心竖轴对称。
[0011]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焊接固定于所述外壳体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于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插入所述固定口,并与所述PCB板相焊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分别焊接于所述PCB板上。
[0015]上述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中,利用所述Type

C本体设置非对称的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以及非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使得两个所述Type

C本体背靠背安装于所述PCB板时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错位固定在所述PCB板的固定口上,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错位焊接于所述PCB板上,避免了干涉,以便正常布板,同时,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以及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非对称设置提高了所述Type

C本体的安装牢固性。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的Type

C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3,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100,包括Type

C本体10和PCB板20,所述Type

C本体10包括两个,每个所述Type

C本体10包括内芯11、外壳体12和屏蔽罩13,所述内芯11插入所述外壳体12内,所述屏蔽罩13套设于所述外壳体12,所述屏蔽罩13包括包围部、第一插脚14以及第二插脚15,所述第一插脚14和所述第二插脚15非对称设置,两个所述Type

C本体10通过所述第一插脚14和所述第二插脚15背靠背固定于所述PCB板20上,所述外壳体的底壁上非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6和第二限位柱17,所述第一限位柱16和所述第二限位柱17提高所述Type

C本体10固定于所述PCB板20上的精准度。
[0021]具体地,所述第一插脚14和所述第二插脚15与所述包围部一体成型,本方案优选所述第一插脚14由所述包围部的左侧壁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插脚15由所述包围部的右侧壁向外翻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一插脚14沿着平行于所述包围部的左侧面延伸形成直板型插脚,所述第二插脚15沿着所述包围部的右侧面翻折形成L型插脚,所述第一插脚14和所述第二插脚15为非对称设置。现有设计为所述第一插脚14和所述第二插脚15为对称设置,形状相同,当两个所述Type

C本体10需要背靠背插接固定于所述PCB板20时,其中一个所述Type

C本体10的所述第一插脚14和另一个所述Type

C本体10的所述第二插脚15就出现需要插接在所述PCB板20的同样位置上,导致互相干涉而无法正常布板。设置所述第一插脚14和所述第二插脚15为非对称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Type

C本体和PCB板,所述Type

C本体包括两个,每个所述Type

C本体包括内芯、外壳体和屏蔽罩,所述内芯插入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屏蔽罩套设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屏蔽罩包括包围部、第一插脚以及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非对称设置,两个所述Type

C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背靠背固定于所述PCB板上,所述外壳体的底壁上非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提高所述Type

C本体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精准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由所述包围部的左侧壁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包围部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脚由所述包围部的右侧壁向外翻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插脚与所述包围部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Type

C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沿着平行于所述包围部的左侧面方向延伸形成直板型插脚,所述第二插脚翻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军舒明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首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