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99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方舱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包括顶盖、横移机构、升降机构及翻转机构。顶盖包括滑动盖、翻转盖,横移机构、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安装固定于方舱舱体顶部。横移机构由两侧横移电机减速机组提供动力,由齿轮齿条传动和摩擦传动实现滑移盖直线往复横移运动;横移机构展开横移到位后,滑移盖平移运动至升降机构升降托板上部并与横移机构机械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种机构实现了顶盖的横移、升降及翻转复合运动,运动灵活,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运动过程可靠性好。该装置所有运动均采用电动控制形式,自动化程度高,可在行车工作状态下实现自动展撤。可在行车工作状态下实现自动展撤。可在行车工作状态下实现自动展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方舱车
,具体涉及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方舱为车载武器装备提供了必要的操控和工作空间,是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型光电对抗类武器系统,其战斗模块即光电探测与发射分系统通常需外露于方舱车顶部视线范围良好的区域工作。光电探测与发射分系统在工作时需满足360
°
视线范围无遮挡且方位俯仰运动无结构干涉要求,运输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防砂石撞击和防雨防尘保护要求;同时,现代武器系统的高机动属性,要求装备具有行车工作状态下自动展撤的能力。
[0003]鉴于方舱车顶部安装空间有限,传统的方舱车顶盖滑移装置不适用于大体积战斗模块的使用要求;授权公开号为CN217022153U的中国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车顶盖翻转装置,在行车工作过程中回转展开半径大导致方舱车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超限;授权公开号为CN 209761160U的中国技术提出的一种滑动式开盖方舱无法实现全过程电动化和自动化。因此,为克服现有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存在的不足以适应光电对抗类武器系统的设计要求,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一种功能可靠、结构美观和满足行车工作要求的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顶盖1、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翻转机构4;
[0008]所述顶盖包括滑动盖11、翻转盖12,翻转盖12为复合材料单板结构,滑动盖11为复合材料多面立体结构;
[0009]所述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翻转机构4安装固定于方舱舱体5顶部,横移机构2实现滑移盖直线往复横移运动,升降机构3实现滑移盖轴向升降运动,俯仰机构4实现翻转盖0
°‑
90
°
俯仰运动;
[0010]所述横移机构2包括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直线导轨22、滚轮滑块23、齿轮齿条传动24、摩擦传动25、第一限位开关26、导轨安装座27;所述滑移盖11两侧同时布置有直线导轨22,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分别布置在滑移盖11左右侧,直线导轨22、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安装固定于导轨安装座27;滑移盖11底部左右侧对称安装有多组滚轮滑块23,分别与直线导轨22配合导向,共同约束其运动自由度以实现直线运动;滑移盖11底部左右侧对称安装有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分别由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共同形成平移运动部件;横移机构2由两侧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提供动力,由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
传动25实现滑移盖11直线往复横移运动,并使用第一限位开关26判断是否运动到位;
[0011]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电机减速机组31、升降托板32、梯形丝杠副33、立柱34、导套35、链传动36、安装板37、第二限位开关38;所述升降机构3采用“对称双导杆”结构形式,立柱34、梯形丝杠副33、链传动36通过安装板37固定在方舱车舱体5顶部;升降托板32两端分别通过导套35与立柱34配合导向,共同约束其运动自由度以实现轴向运动;升降托板32中部布置有梯形丝杠副33,通过链传动36驱动形成升降运动部件;升降托板32上平面安装有直线导轨22、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并与横移机构2保持一致;所述横移机构2展开横移到位后,滑移盖11平移运动至升降机构3升降托板32上部并与横移机构2机械断开;升降机构3由升降电机减速机组31提供动力,由链传动36驱动梯形丝杠副33实现升降托板32和滑移盖11轴向升降运动,并使用第二限位开关38判断是否运动到位;
[0012]所述俯仰机构4包括俯仰电机减速机组41、扭力弹簧42、俯仰轴43、第三限位开关44、安装轴座45;所述翻转盖12安装固定于俯仰轴43,俯仰轴43一端与俯仰电机减速机组4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扭力弹簧42自由端连接,扭力弹簧42套于俯仰轴43,其自由端可随俯仰轴43转动并提供一定的预紧力,固定端则固定于安装轴座45;俯仰机构4由俯仰电机减速机组41提供动力,推动翻转盖12围绕底部俯仰轴43与安装轴座45铰支点实现0
°‑
90
°
翻转,并使用第三限位开关44判断是否运动到位。
[0013]其中,所述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1和第一减速机212,第一伺服电机211与第一减速机212固连并提供动力输出,第一伺服电机211末端安装有第一失电制动器213,可保证滑移盖11关闭状态下可靠锁定。
[0014]其中,所述摩擦传动25为聚氨酯摩擦轮251与钢摩擦条252传动,所述齿轮齿条传动24作为横移机构2的主动力源,聚氨酯摩擦轮251与钢摩擦条252传动作为横移机构2的辅助动力源,防止滑移盖11尺寸过大和刚性不足导致的运动卡滞。
[0015]其中,所述直线导轨22两端均安装有橡胶止挡块28,在滑移盖11横移运动极限位置起缓冲保护和机械限位作用。
[0016]其中,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组31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1和第二减速机312,第二伺服电机311与第二减速机312固连并提供动力输出。
[0017]其中,所述链传动36包括滚子链361、3个张紧轮362、1个主动链轮363和2个从动链轮364,滚子链361与各链轮及梯形丝杠副33配合形成链传动回路。
[0018]其中,所述梯形丝杠副33包含2个梯形丝杆331和2个升降丝母332,梯形丝杆331底部与从动链轮363固连,链传动驱动梯形丝杆331旋转并实现升降丝母332的轴向升降运动。
[0019]其中,所述俯仰电机减速机组41包括第三伺服电机411和第三减速机412,第三伺服电机411和第三减速机412固连并提供动力输出,第三伺服电机411末端安装有第二失电制动器413,可保证翻转盖12关闭状态下可靠锁定。
[0020]其中,所述横移机构2与升降机构3连接处设计有导向装置6,导向装置6由2个导向销61和2个导向套62组成;导向销61悬臂安装于导轨安装座27,导向套62安装于升降托板32,导向销61与导向套62配合完成升降托板32相对导轨安装座27的准确定位,实现滑移盖11横移运动与升降运动的可靠转换。
[0021]其中,所述方舱车舱体5为异形方舱,滑动盖11可通过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平降到异形方舱前端低位处。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采用三种机构实现了顶盖的横移、升降及翻转复合运动。该装置结构紧凑,可集成在方舱车顶部有限的空间内,横移升降翻转运动灵活且运动精度高,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运动过程可靠性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顶盖(1)、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俯仰机构(4);所述顶盖包括滑移盖(11)、翻转盖(12),翻转盖(12)为复合材料单板结构,滑移盖(11)为复合材料多面立体结构;所述横移机构(2)、升降机构(3)、俯仰机构(4)安装固定于方舱舱体(5)顶部,横移机构(2)实现滑移盖直线往复横移运动,升降机构(3)实现滑移盖轴向升降运动,俯仰机构(4)实现翻转盖0
°‑
90
°
俯仰运动;所述横移机构(2)包括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直线导轨(22)、滚轮滑块(23)、齿轮齿条传动(24)、摩擦传动(25)、第一限位开关(26)、导轨安装座(27);所述滑移盖(11)两侧同时布置有直线导轨(22),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分别布置在滑移盖(11)左右侧,直线导轨(22)、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安装固定于导轨安装座(27);滑移盖(11)底部左右侧对称安装有多组滚轮滑块(23),分别与直线导轨(22)配合导向,共同约束其运动自由度以实现直线运动;滑移盖(11)底部左右侧对称安装有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分别由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共同形成平移运动部件;横移机构(2)由两侧横移电机减速机组(21)提供动力,由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实现滑移盖(11)直线往复横移运动,并使用第一限位开关(26)判断是否运动到位;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电机减速机组(31)、升降托板(32)、梯形丝杠副(33)、立柱(34)、导套(35)、链传动(36)、安装板(37)、第二限位开关(38);所述升降机构(3)采用“对称双导杆”结构形式,立柱(34)、梯形丝杠副(33)、链传动(36)通过安装板(37)固定在方舱车舱体(5)顶部;升降托板(32)两端分别通过导套(35)与立柱(34)配合导向,共同约束其运动自由度以实现轴向运动;升降托板(32)中部布置有梯形丝杠副(33),通过链传动(36)驱动形成升降运动部件;升降托板(32)上平面安装有直线导轨(22)、齿轮齿条传动(24)和摩擦传动(25)并与横移机构(2)保持一致;所述横移机构(2)展开横移到位后,滑移盖(11)平移运动至升降机构(3)升降托板(32)上部并与横移机构(2)机械断开;升降机构(3)由升降电机减速机组(31)提供动力,由链传动(36)驱动梯形丝杠副(33)实现升降托板(32)和滑移盖(11)轴向升降运动,并使用第二限位开关(38)判断是否运动到位;所述俯仰机构(4)包括俯仰电机减速机组(41)、扭力弹簧(42)、俯仰轴(43)、第三限位开关(44)、安装轴座(45);所述翻转盖(12)安装固定于俯仰轴(43),俯仰轴(43)一端与俯仰电机减速机组(4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扭力弹簧(42)自由端连接,扭力弹簧(42)套于俯仰轴(43),其自由端可随俯仰轴(43)转动并提供预紧力,固定端则固定于安装轴座(45);俯仰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率军魏国贺廿六赵益雷晗周欣沂李绍民岳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