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球铸造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耐磨球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耐磨球铸造模具通常都是单独设置,一次只能铸造较少数量的耐磨球,并且在浇筑后需要自然冷却,导致整个铸造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较低。
[0003]公开号为CN21451744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具体方案为:将多个模具本体两端的支撑块套在半丝杆二上,模具本体叠加在一起,用螺纹套二将支撑块与半丝杆二锁紧,使得模具本体固定,从浇注孔向模具本体浇注金属溶液,金属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金属溶液从下向上填充下模槽和上模槽之间的球形间隙,从而浇注成球状,一次浇注能生产较多的耐磨球。
[0004]结合文字部分描述,下模槽和上模槽配合构成一个圆形的腔室,但是首先进入浇筑孔的钢液必然会快速冷却,而这些钢液一但在进入连通槽或下模槽和上模槽配合构成一个圆形的腔室内固话,则必然会导致浇筑成型的钢球出现瑕疵。如空鼓、气泡或者半成型。
[0005]基于此,设计一种耐磨球铸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球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模板(1);侧模板(2);限位顶板(3);以及限位底板(4);其中,所述中模板(1)的两侧,以及侧模板(2)的对应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成型腔(5),所述成型腔(5)通过分布在中模板(1)两侧以及侧模板(2)对应侧的流道(6)连通,且流道(6)的两端延伸至对应的中模板(1)或侧模板(2)的上下端面,所述中模板(1)和侧模板(2)装配构成的整体底端与限位底板(4)卡接,顶端与所述限位顶板(3)卡接,且限位顶板(3)顶端的浇注口(7)与各个流道(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1)和侧模板(2)上的成型腔(5)均为半球形凹槽,且当中模板(1)和侧模板(2)上对应位置的成型腔(5)配合后构成球形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1)和侧模板(2)长宽高尺寸一致,所述中模板(1)和侧模板(2)上的流道(6)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萍,梁细水,邓彬,熊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集团东乡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