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38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并公开了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包括固定的导向座、与导向座滑动连接的支杆,所述支杆沿横向延伸并且可相对导向座横向移动,支杆上设有两个支臂,两个支臂共同承载横向延伸的磁力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通过可滑动的支杆带动磁力棒横向移动,巧妙地移开薄膜的遮盖,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磁力棒进行清理,大大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对生产节拍的影响。拍的影响。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膜在生产流转过程中,薄膜的表面容易附着微金属颗粒,对于需要隔离电极的薄膜(如锂电池隔离膜)来说,如果薄膜的表面容易附着微金属颗粒,将会使锂电池存在安全和性能的隐患,为此薄膜产品质检时需要利用磁力棒对薄膜的正反两面吸附微金属颗粒,如图3所示,支架11上固定设置设有导辊12、第一磁力棒13以及第二磁力棒14,导辊12引导薄膜15向上输送,使薄膜15依次途径第一磁力棒13和第二磁力棒14,第一磁力棒13用于对薄膜15的正面进行吸附,第二磁力棒14用于对薄膜15的反面进行吸附,当第一磁力棒13和第二磁力棒14经过长时间吸附后,第一磁力棒13和第二磁力棒14的表面会积累金属杂质,使磁力减弱,所以需要对第一磁力棒13和第二磁力棒14定期清理,第一磁力棒13位于薄膜的外侧,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毫无阻碍地清理或更换第一磁力棒13,但是第二磁力棒14位于薄膜15的内侧,而且第二磁力棒14距离薄膜15非常近,薄膜15遮盖住第二磁力棒14,工作人员难以操作清理第二磁力棒14,甚至需要停机撤离薄膜15才能对第二磁力棒14进行清理,影响正常生产节拍。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旨在使磁力棒从薄膜背后移出,便于对磁力棒进行清理。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包括固定的导向座、与导向座滑动连接的支杆,所述支杆沿横向延伸并且可相对导向座横向移动,支杆上设有两个支臂,两个支臂共同承载横向延伸的磁力棒。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座为滑块,所述支杆为导轨,导向座和支杆组合形成线性导轨副。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上设有与支臂配合的“凹”型座,所述支臂一端部嵌入“凹”型座上并且开设有沿支臂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凹”型座上设有与长形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支臂通过调节螺钉与长形孔和第一螺纹孔配合实现与“凹”型座的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臂的另一端部形成夹块并且夹块的侧面设有供磁力棒穿过的通孔并且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处配合有用于锁定磁力棒的锁定螺钉。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臂的另一端部形成第一夹爪和第二夹
爪,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收紧螺钉收紧实现对磁力棒的夹持。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的两端均设有推拉手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通过可滑动的支杆带动磁力棒横向移动,巧妙地移开薄膜的遮盖,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磁力棒进行清理,大大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对生产节拍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为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的俯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支杆的可移动方向。
[0015]图3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磁力棒和第二磁力棒对薄膜正反两面进行吸附的示意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导向座、2

支杆、21

安装孔、3

支臂、31

长形孔、32

通孔、33

第二螺纹孔、4

磁力棒、51
‑“
凹”型座、52

调节螺钉、53

锁定螺钉、6

推拉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以薄膜为锂电池隔离膜为例,如果锂电池隔离膜上附着微金属颗粒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0019](1)容易导致内部短路:微金属颗粒的存在可能在电池隔离膜上形成导电路径,导致正负极之间产生短路现象,这会导致电池失去控制,甚至引发电池过热、起火或爆炸等安全问题。
[0020](2)降低电池性能:微金属颗粒在隔离膜上的附着可能增加电池内部电阻,导致电池性能下降,这会影响电池的放电效率和储存能力,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0021](3)增加自放电率:微金属颗粒的存在可能导致电池的自放电率增加,即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电池容量逐渐减少,这会导致电池的续航时间变短,需要更频繁地进行充电。
[0022](4)可能引起电池故障:微金属颗粒存在时,随着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可能发生颗粒的移动或聚集,进一步增加了短路或其他故障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电池损坏或不可逆的性能损失。
[0023]所以通过磁力棒4对薄膜表面的金属颗粒进行吸附,但是磁力棒4经过长时间吸附后,磁力棒4的表面会积累金属杂质,使磁力减弱,所以需要对磁力棒4定期清理。故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磁力棒4的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包括固定的导向座1、与导向座1滑动连接的支杆2,所述支杆2沿横向延伸并且可相对导向座1横向移动,支杆2上设有两个支臂3,两个支臂3共同承载横向延伸的磁力棒4。
[0025]实际应用中,本技术提供的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主要用于对薄膜的内侧面吸附金属颗粒,薄膜的宽度延伸方向与磁力棒4的长度延伸相同,磁力棒4的长度长
于或等于薄膜的宽度,磁力棒4靠近薄膜的端面设置,当薄膜输送经过磁力棒4时,磁力棒4就会吸附薄膜表面的金属颗粒,确保薄膜产品表面无金属颗粒,达到使用要求。
[002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向座1正常情况下只设置一个,为了在工作期间,能够对磁力棒4进行平稳且可靠的支撑,因此导向座1设置在正对朝向薄膜中部的位置,即导向座1位于支杆2的中间位置,支杆2两侧的重量达到平衡。
[0027]当磁力棒4的表面会积累金属杂质,使磁力减弱,需要对磁力棒4定期清理时,工作人员先横向拉动支杆2的一端部,然后使得支杆2和磁力棒4共同往一侧移动,磁力棒4的一半部分移出薄膜的遮盖,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磁力棒4的移出部分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将磁力棒4推回复位;同样地,工作人员先横向拉动支杆2的另一端部,然后使得支杆2和磁力棒4共同往另一侧移动,磁力棒4的另一半部分移出薄膜的遮盖,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磁力棒4的移出部分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将磁力棒4推回复位,从而快速且无阻碍对整根磁力棒4进行清理,实用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导向座、与导向座滑动连接的支杆,所述支杆沿横向延伸并且可相对导向座横向移动,支杆上设有两个支臂,两个支臂共同承载横向延伸的磁力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为滑块,所述支杆为导轨,导向座和支杆组合形成线性导轨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表面金属微颗粒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设有与支臂配合的“凹”型座,所述支臂一端部嵌入“凹”型座上并且开设有沿支臂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凹”型座上设有与长形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支臂通过调节螺钉与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艳白汝佳黄卫扬于耀伟张春华杨丁卯陈城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