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21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插接有执法终端本体,所述基座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收束机构,所述收束机构与执法终端本体的上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在执法终端本体未使用时,可通过定位机构将执法终端本体稳固在基座中,而在执法终端本体的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时间,可启动收束机构,并松开执法终端本体,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收线轮起到收束拉绳的作用,即可通过收束机构起到拉动执法终端本体的作用,且通过软垫可避免执法终端本体与基座内部的上端发生碰撞,从而可将执法终端本体收入基座中,进而有效避免执法终端本体对执法人员的行动造成影响。人员的行动造成影响。人员的行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执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综合行政执法指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将原来由几个执法部门分别行使执法权的领域统一由一个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执法部门行使执法权的行政执法体制,综合行政执法也称“综合执法”,是以全新的行政执法体系和工作队伍在城市管理、文化市场管理、资源环境管理、农业管理、交通运输管理以及其他适合综合执法的领域统一执法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0003]在现有技术中,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常会配备手持移动式执法终端辅助执法,而现有技术中的手持移动式执法终端在未使用时,通常会放置在制服上的固定结构中,在使用时将其取出即可,但是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追击凶手、逃犯等突发情况下,工作人员需手持执法终端奔跑,或将其重新放置在制服上的固定结构中,因此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行动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手持移动式执法终端在使用时会从制服上的固定结构中取出,但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将执法终端重新放置在制服上的固定结构中,或持续手持执法终端,从而对工作人员的行动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插接有执法终端本体,所述基座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收束机构,所述收束机构与执法终端本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右侧壁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执法终端本体的右侧卡接。
[000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束机构包括电机、转轴、连接组件与定位组件,所述电机安装在基座内部的上端右侧,所述转轴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在转轴的外壁,所述连接组件与执法终端本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转轴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安装在转柱的一端,所述定位槽开设在基座内部的上端左侧,所述定位块转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000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收线轮、拉绳与通孔,所述收线轮安装在转轴的外壁,所述拉绳绕接在收线轮的外壁,所述通孔开设在基座内部的上端,所述拉绳的一端贯穿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执法终端本体的上端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内部的上端安装有软垫,所述软垫的下端
与执法终端本体的上端贴合。
[00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杆槽、弹簧、卡杆、卡槽与控制组件,所述杆槽开设在固定架的内壁,所述杆槽贯穿基座,所述弹簧安装在杆槽的内部,所述卡杆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卡杆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卡杆的一端伸入基座的内部,所述卡槽开设在执法终端本体的右侧,所述卡杆的一端插接在卡槽的内部,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固定架的外壁,所述控制组件与卡杆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与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安装在卡杆的外壁,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杆槽的内壁,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00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通槽与拉杆,所述通槽开设在固定架的外壁,所述通槽与杆槽相连通,所述拉杆滑动连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拉杆的一端伸入杆槽的内部,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弹簧,所述拉杆的外壁与弹簧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卡杆相连接。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第一、在执法终端本体未使用时,可通过定位机构将执法终端本体稳固在基座中,而在执法终端本体的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时间,可启动收束机构,并松开执法终端本体,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收线轮起到收束拉绳的作用,即可通过收束机构起到拉动执法终端本体的作用,且通过软垫可避免执法终端本体与基座内部的上端发生碰撞,从而可将执法终端本体收入基座中,进而有效避免执法终端本体对执法人员的行动造成影响;
[0016]第二、在收束机构将执法终端本体收入基座的内部时,通过执法终端本体的挤压使卡杆进入杆槽的内部,并在卡槽移动至卡杆的位置后,通过弹簧带动卡杆复位,即可使卡杆的一端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使定位机构可将执法终端本体稳固在基座的内部,避免执法终端本体脱落而导致执法终端本体损坏,而在需要取出执法终端本体时,只需通过控制组件使卡杆与卡槽分离,即可使定位机构不再稳固执法终端本体的位置,从而便于将执法终端本体取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基座,11、软垫,2、执法终端本体,3、收束机构,31、电机,32、转轴,33、连接组件,331、收线轮,332、拉绳,333、通孔,34、定位组件,341、定位块,342、定位槽,4、固定架,5、定位机构,51、杆槽,52、弹簧,53、卡杆,54、卡槽,55、限位组件,551、限位块,552、限位槽,56、控制组件,561、通槽,562、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参考图1

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内部插接有执法终端本体2,基座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收束机构3,收束机构3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基座1的右侧壁安装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5,定位机构5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右侧卡接;
[0024]通过定位机构5可将执法终端本体2稳固在基座1中,而在执法终端本体2的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时间,可启动收束机构3,并松开执法终端本体2,通过电机31带动转轴32转动,使收线轮331起到收束拉绳332的作用,即可通过收束机构3起到拉动执法终端本体2的作用,从而可将执法终端本体2收入基座1中,且通过定位机构5避免执法终端本体2出现脱落的情况。
[0025]实施例2
[0026]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将执法终端本体2收入基座1中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收束机构3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收束机构3包括电机31、转轴32、连接组件33与定位组件34,电机31安装在基座1内部的上端右侧,转轴32连接在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组件33安装在转轴32的外壁,连接组件33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定位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内部插接有执法终端本体(2),所述基座(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收束机构(3),所述收束机构(3)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右侧壁安装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定位机构(5)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右侧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机构(3)包括电机(31)、转轴(32)、连接组件(33)与定位组件(34),所述电机(31)安装在基座(1)内部的上端右侧,所述转轴(32)连接在电机(31)的输出端,所述连接组件(33)安装在转轴(32)的外壁,所述连接组件(33)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定位组件(34)安装在转轴(3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4)包括定位块(341)与定位槽(342),所述定位块(341)安装在转柱的一端,所述定位槽(342)开设在基座(1)内部的上端左侧,所述定位块(341)转动连接在定位槽(342)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3)包括收线轮(331)、拉绳(332)与通孔(333),所述收线轮(331)安装在转轴(32)的外壁,所述拉绳(332)绕接在收线轮(331)的外壁,所述通孔(333)开设在基座(1)内部的上端,所述拉绳(332)的一端贯穿通孔(333),所述拉绳(332)的一端与执法终端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芸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索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