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19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属于摄影建模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摄影建模
,尤其涉及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体外观高质量建模在专业摄影行业和物体的三维建模
运用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物体外观图像的采集

当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逆向建模时,尤其是对物体的某一个面进行精细化地建模,首先要对这个物体所需要建模的面进行近距离信息采集

但是由于物体的表面不一定都是平滑的,所以如果要真实地反映物体表观的形状和纹理,我们往往需要对物体表面某个复杂纹理或者表面凹凸不平的区域进行多次重复和不同角度的拍摄

而传统的人工拍照方式工作时间较长,对重点建模区域进行拍照信息采集时的角度和数量难以把控,容易出现模型空洞

模糊等缺陷,不仅影响了物体逆向建模的质量,还大大增加了建模的工作量和后期处理的时间,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可以在任意角度对建模区域进行信息采集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底座

竖直运动机构

水平运动机构和照相机构,所述竖直运动机构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照相机构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运动机构上,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地与所述竖直运动机构垂直连接;所述照相机构上设置有:第三电机

支撑杆
>、
转盘

第三齿轮

第四齿轮

第四电机

齿轮箱

多个第五齿轮

相机座

相机螺丝和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齿轮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三齿轮贯穿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转盘同轴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所述转盘下方,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转盘为板状结构,所述齿轮箱为壳体结构,所述第四电机和所述齿轮箱均安装在所述转盘顶面,多个所述第五齿轮上下啮合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内,所述第四电机贯穿所述齿轮箱底端侧壁,并与位于所述齿轮箱最下端的所述第五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轴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三齿轮轴与位于所述齿轮箱最上端的所述第五齿轮贯穿连接,所述相机座为水平放置的拱形块状结构,所述第三齿轮轴贯穿所述齿轮箱顶端侧壁,所述第三齿轮轴左右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相机座内侧壁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相机螺丝安装在所述相机座顶面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有利于将照相机构移动至竖直运动机构和水平运动机构所形成的建模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建模点,并且可以利用照相机构中的转盘和相机座将连接在相机螺丝上的照相机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进而实现了在任意角度对建模区域进行信息采集的功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竖直运动机构包括:竖直基体

竖直固定块

第一齿轮轴

两个第一齿


两个连接杆

上下行皮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竖直基体为杆状结构,所述竖直固定块为块状结构,所述竖直基体顶面和底面一一对应与所述竖直固定块底面和所述底座顶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一一对应与所述上下行皮带的上端和下端啮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齿轮轴均为杆状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与所述竖直固定块左右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与位于所述上下行皮带上端的所述第一齿轮贯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左右两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竖直固定块端连接,位于所述上下行皮带下端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竖直运动机构有利于将照相机构进行上下移动

其中第一齿轮轴配合竖直固定块和连接杆有利于将第一齿轮和上下行皮带固定在竖直基体侧壁外,为水平运动机构和照相机构的上下位移提供运动载体;第一电机配合第一齿轮和上下行皮带则有利于为水平运动机构和照相机构的上下位移提供动力来源和动力传导

[0009]进一步,所述底座为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面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座有利于为竖直运动机构提供支撑作用,避免了照相机构在竖直运动机构和水平运动机构所形成的建模区域内进行移动和任意角度拍照采集信息时产生晃动,提高了信息采集的精准性以及建模的完整性

[0011]进一步,所述水平运动机构上设置有水平基体,所述水平基体为横截面是
L
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水平基体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为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平板为竖直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平板靠近所述竖直运动机构端与所述第二平板垂直连接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平基体上的第一平板有利于为水平运动机构中的其余部件和照相机构提供支撑,水平基体上的第二平板有利于将整个水平运动机构和竖直运动机构进行连接,进而实现水平运动机构以及照相机构的上下位移

[0013]进一步,所述水平运动机构还包括:两个水平固定块

第二齿轮轴

两个第二齿轮

左右行皮带

两个垫块

四个轴承

两个光轴和第二电机,所述水平固定块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左侧顶面的块状结构,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右侧顶面,所述垫块为设置在所述水平固定块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条形块状结构,所述左右行皮带设置在两个所述水平固定块和两个所述垫块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一一对应与所述左右行皮带左右两端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轴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二齿轮轴与位于所述左右行皮带左端的所述第二齿轮贯穿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两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水平固定块靠近所述左右行皮带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位于所述左右行皮带右端的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四个所述轴承一一对应安装在两个所述垫块左右两端的顶面上,两个所述光轴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垫块上的所述轴承适配连接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平运动机构有利于将照相机构进行左右移动

其中水平固定块配合第二齿轮轴

第二齿轮和左右行皮带有利于为照相机构的运动提供运动载体;第二电机配合垫块

轴承和光轴有利于为照相机构的运动提供动力来源和动力传导

[0015]进一步,所述照相机构还包括移动平台和两个滑槽,所述移动平台为板状结构,所述滑槽为开口向下的凹槽状结构,所述移动平台底面与所述滑槽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1)、
竖直运动机构
(2)、
水平运动机构
(3)
和照相机构
(4)
,所述竖直运动机构
(2)
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
(1)
上,所述照相机构
(4)
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运动机构
(3)
上,所述水平运动机构
(3)
可上下移动地与所述竖直运动机构
(2)
垂直连接;所述照相机构
(4)
上设置有:第三电机
(403)、
支撑杆
(404)、
转盘
(405)、
第三齿轮
(406)、
第四齿轮
(407)、
第四电机
(408)、
齿轮箱
(409)、
多个第五齿轮
(410)、
相机座
(411)、
相机螺丝
(412)
和第三齿轮轴
(413)
,所述第三电机
(403)
和所述第四齿轮
(407)
连接,所述支撑杆
(404)
和所述第三齿轮
(406)
贯穿连接,所述支撑杆
(404)
和所述转盘
(405)
同轴连接,所述支撑杆
(404)
和所述第三齿轮
(406)
设置在所述转盘
(405)
下方,所述第三齿轮
(406)
和所述第四齿轮
(407)
啮合,所述转盘
(405)
为板状结构,所述齿轮箱
(409)
为壳体结构,所述第四电机
(408)
和所述齿轮箱
(409)
均安装在所述转盘
(405)
顶面,多个所述第五齿轮
(410)
上下啮合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
(409)
内,所述第四电机
(408)
贯穿所述齿轮箱
(409)
底端侧壁,并与位于所述齿轮箱
(409)
最下端的所述第五齿轮
(410)
连接,所述第三齿轮轴
(413)
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三齿轮轴
(413)
与位于所述齿轮箱
(409)
最上端的所述第五齿轮
(410)
贯穿连接,所述相机座
(411)
为水平放置的拱形块状结构,所述第三齿轮轴
(413)
贯穿所述齿轮箱
(409)
顶端侧壁,所述第三齿轮轴
(413)
左右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相机座
(411)
内侧壁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相机螺丝
(412)
安装在所述相机座
(411)
顶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运动机构
(2)
包括:竖直基体
(21)、
竖直固定块
(22)、
第一齿轮轴
(23)、
两个第一齿轮
(24)、
两个连接杆
(25)、
上下行皮带
(26)
和第一电机
(27)
,所述竖直基体
(21)
为杆状结构,所述竖直固定块
(22)
为块状结构,所述竖直基体
(21)
顶面和底面一一对应与所述竖直固定块
(22)
底面和所述底座
(1)
顶面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
(24)
一一对应与所述上下行皮带
(26)
的上端和下端啮合,所述连接杆
(25)
和所述第一齿轮轴
(23)
均为杆状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杆
(25)
一一对应与所述竖直固定块
(22)
左右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
(23)
与位于所述上下行皮带
(26)
上端的所述第一齿轮
(24)
贯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
(23)
左右两端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连接杆
(25)
远离所述竖直固定块
(22)
端连接,位于所述上下行皮带
(26)
下端的所述第一齿轮
(24)
与所述第一电机
(27)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相机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
为板状结构或块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保燕黎志明徐郡彬张玉涛莫春华薛伟赵永健李炳豪王子扬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