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73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罐体内插设有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第一吸管有间隙的套设于第二吸管,罐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一阀体,第一容纳腔和第一吸管之间滑动设有第一密封块以及驱动第一密封块遮闭第一容纳腔的第一弹性机构,第一阀体的两侧均滑动设有第一压杆,第一阀体上还铰接有压把,第一阀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二阀体,第二容纳腔和第二吸管之间滑动设有第二密封块以及设有驱动第二密封块遮闭第二容纳腔的第二弹性机构,第二阀体内滑动设有第二压杆,第一阀体上还铰接有握把,握把压靠第二压杆,从而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火灾进行灭火,节约灭火器的存放空间。放空间。放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器
,特别涉及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

技术介绍

[0002]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存放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但是现有的灭火器功能单一,需要放置多个灭火器来应对不同种类的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灭火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罐体内插设有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所述第一吸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二吸管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吸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吸管外,所述罐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吸管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一吸管之间滑动设有通过第一弹性机构驱动的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阀体的两侧均滑动设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块固接,所述第一阀体上还铰接有压把,所述压把压靠所述第一压杆;
[0006]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吸管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第二通道连通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吸管之间滑动设有通过第二弹性机构驱动的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阀体内滑动设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块固接,所述第一阀体上还铰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压靠所述第二压杆。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握把上安装有灭火器安全销。
[000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压把之间通过第一把手连接,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把手对应设置的第二把手。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可限位所述压把向上摆动的极限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第一吸管和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弹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槽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连通槽的顶部设有限制所述第一密封块运动的第一凸起。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容纳腔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连通槽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通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吸管,所述第一弹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槽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驱动所述第二弹性
块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块呈半球形设置。
[00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压把之间还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转动设有安全杆,所述第一阀门的顶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侧部设有卡槽,所述安全杆处于竖直向下的位置时,所述安全杆的活动端卡入所述卡槽,所述挡块和所述安全杆上设有对应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安装有锁止所述安全杆的卡扣。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由于在本技术中设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使得可以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填充不同类型的灭火材料,使得可以依据火灾的类型,来按压压把或握把,从而使第一喷嘴或第二喷嘴内的灭火材料喷出,从而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火灾进行灭火,节约灭火器的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压把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限位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罐体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第一吸管20,第二吸管30,第一阀体4,第一容纳腔40,第一通道41,第一密封块42,第一压缩弹簧43,第一压杆44,压把45,第一把手450,限位杆451,第二把手46,第一连通槽47,第一凸起470,安全杆48,挡块49,卡槽490,第三通道491,卡扣492,第二阀体5,第二容纳腔50,第一开口500,第二通道51,第二喷嘴52,第二密封块53,第二压缩弹簧54,第二压杆55,握把56,第一限位凸起57,第二连通槽5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技术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2]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包括罐体1,罐体1内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罐体1内插设有第一吸管20和第二吸管30,第一吸管20延伸至第一腔体2的底部边缘,第二吸管30延伸至第二腔体3的底部边缘,第一吸管20有间隙的套设于第二吸管30,罐体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阀体4,第一阀体4内设有连通第一吸管20的第一容纳腔40,第一容纳腔40通过第一通道41连通第一喷嘴,第一容纳腔40和第一吸管20之间滑动设有第一密封块42以及设有驱动第一密封块42遮闭第一容纳腔40的第一弹性机构,具体的,第一阀体4上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一连通槽47,第一连通槽47连通第一吸管20和第一容纳腔40,第一弹性机构为设置在第一连通槽47内的第一压缩弹簧43,第一连通槽47的顶部设有限制第一密封块42运动的第一凸起470,第一阀体4的两侧均滑动设有第一压杆44,第一压杆44的底端与第一密封块42固接,第一阀体4上还铰接有压把45,优选压把45的铰接端位于压把45的前端,压把45压靠第一压杆44,
[0023]第一阀体4的顶部固接有第二阀体5,第二阀体5内设有连通第二吸管30的第二容
纳腔50,第二容纳腔50通过第二通道51连通第二喷嘴52,优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52在罐体1的周向上呈90度分布,第二容纳腔50和第二吸管30之间滑动设有第二密封块53以及设有驱动第二密封块53遮闭第二容纳腔50的第二弹性机构,具体的,第二阀体5上设有底部开口的第二连通槽58,第二容纳腔50上设有连通第二连通槽58的第一开口500,第二连通槽58的底部连通第二吸管30,第一弹性机构为设置在第二连通槽58的第二压缩弹簧54,第二压缩弹簧54驱动第二密封块53封闭第一开口500,第二阀体5内滑动设有第二压杆55,第二压杆55的底端与第二密封块53固接。第一阀体4上还铰接有握把56,优选握把56的铰接端位于握把56的前端,握把56压靠第二压杆55。
[0024]握把56的结构为与常规灭火器的握把结构相同,在握把56上安装灭火器安全销,其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按压握把56之前需要,将灭火器安全销拉出后即可正常按压握把56。
[0025]优选的第二密封块53呈半球形,其顶部弧面端与第二压杆55底部固定连接,底部平面端与第二压缩弹簧54相抵。
[0026]优选第二阀体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7,第一限位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复合型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沿高度方向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罐体内插设有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所述第一吸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二吸管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吸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吸管外,所述罐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吸管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一吸管之间滑动设有通过第一弹性机构驱动的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阀体的两侧均滑动设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块固接,所述第一阀体上还铰接有压把,所述压把压靠所述第一压杆;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吸管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第二通道连通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吸管之间滑动设有通过第二弹性机构驱动的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阀体内滑动设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块固接,所述第一阀体上还铰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压靠所述第二压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复合型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上安装有灭火器安全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腔复合型灭火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把之间通过第一把手连接,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把手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宝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